郭潔玲
【摘 ?要】內瘺穿刺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護理操作方式,也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內瘺是動、靜內瘺的簡稱,通常由橈動脈以及其鄰近的淺靜脈吻合而成。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而言,是為維持血液透析患者能夠有充足的血量,達到充分透析的目的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是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的一種方式,但因多種因素影響,內瘺穿刺會有一定失敗率,故會增加患者痛苦,患者治療依從率也隨之下降 ,進而引發(fā)醫(yī)患糾紛[1]。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血液透析內瘺穿刺成功率,一直是血透護理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內瘺穿刺;靜脈壓; 護理;血液透析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9-0144-01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維持生命的一種替代療法,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療的前提,動靜脈內瘺是建立長期血管通路的首選方式。內瘺穿刺針作為血液體外循環(huán)回路,實行內瘺穿刺操作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穿刺操作技術,在穿刺血管時必須動作準確,完全在血管內,盡量避免穿刺過程中造成的輸液不暢、皮下淤血,操作熟練、快速,進而避免二次穿刺,減輕患者痛苦。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內瘺穿刺失敗率屢有發(fā)生,嚴重時會引發(fā)患者投訴,造成醫(yī)患糾紛。因此為了促使藥物能夠順利輸入患者體內,提升血液透析內瘺穿刺成功率尤為重要。故本文就內瘺穿刺失敗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
1 影響靜脈穿刺失敗因素
1.1 護士因素
1.1.1護士操作時間以及經驗不足
相對于新入職的臨床工作者,會缺少一定的工作經驗,信心不足,穿刺技術不嫻熟,在面對陌生環(huán)境以及患者時,心理常會引發(fā)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致使穿刺失敗。
1.1.2血管選擇不當
內瘺穿刺是一種侵入性治療方式,對機體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可能會引發(fā)內瘺堵塞、全身感染、皮下血腫、血栓、血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甚至會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內瘺穿刺失敗主要因素是血管以及部位選擇失敗,與關節(jié)部位、靜脈竇、穿刺部位有瘢痕、血管硬化等有關[2]。內瘺穿刺成功率與其使用時間具有顯著關聯(lián)。使用時間越長,穿刺成功率越高。內樓術成功后,主張4-8周可以適用,最好在8-12周再使用.但應依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若患者血管條件差,充盈不好、內瘺成熟不良等,穿刺會有一定難度,失敗率大。
1.1.3操作力度不當
靜脈壁有內膜、中膜以及外模三層,穿刺經過中膜會有一種突破感,能夠見到回血,液體可以順利滴入,這表示靜脈穿刺成功。在臨床實際操作中,如若操作力度不當,極易引發(fā)穿刺過深或過淺,針尖斜面未完全刺入靜脈中膜中,致使血管穿破,導致穿刺失敗[3]。
1.2患者因素
患者超重、皮下脂肪過剩,將靜脈覆蓋,護士難以用肉眼觀察。過度消瘦患者,皮下脂肪少,穿刺時靜脈極易滑動。對于受過嚴重創(chuàng)傷的患者,其血管在穿刺前已損傷。老年患者血管表淺、曲折、彈性差,穿刺時血管極易滑動、破裂,致使穿刺失敗。對于有精神疾病史、酒精中毒、躁動患者,無法控制自身情緒。皮膚松弛的患者血管彈性差且血管滑,實行穿刺時,皮膚沒有繃緊,血管固定不好,導致穿刺失敗。初期使用動靜脈瘺的患者,內瘺還未完全成熟,靜脈擴張并不理想 .通常新的瘺管管壁薄而脆,最初幾次穿刺很容易引起皮下血腫而影響下次穿刺.
2 護理對策
2.1提升護士素質,規(guī)范護理行為
護士穩(wěn)定情緒以及良好心理素質是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關鍵。因此護士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確保其能夠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在工作中能夠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以及良好的心態(tài)。確?;颊卟僮骷寄軏故?,避免應穿刺技術不嫻熟,致使醫(yī)患糾紛,規(guī)范護理行為。
2.2遵守內瘺穿刺原則
每次穿刺前應觀察瘺管有無炎癥、感染、狹窄及動脈瘤等并發(fā)癥,并觸摸吻合口有無震顫,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并做出相應的處理.作內瘺穿刺時,動脈應從遠離吻合口處開始選擇開始選擇穿刺點逐漸移向吻合口(但至少據(jù)吻合口3厘米);靜脈應向心方向穿刺.這樣由于整條動脈化的靜脈血管均等使用而充分擴張,經常更換穿刺點,患者常常因為疼痛而不愿接受,所以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釋,將整條血管擴張而延長內瘺的使用壽命,從而取得患者的配合.靜脈穿刺點距離動脈穿刺點一般在10厘米以上,最好不要在同一條血管,以減少再循環(huán)、提高透析效果.
2.3采取正確的穿刺方式
實行穿刺的第一步應暴露患者穿刺部位,對患者血管的走形掌握清楚,使用碘酒消毒后才能實行穿刺,穿刺針與皮膚應形成10°~15°角。相對于血管壁厚、血管硬化、易滑動的患者以及肥胖患者,進針角度可增大至30°~40°,刺入血管后,平行推針,應注意不可來回進針,避免反復穿刺導致血管破裂,穿刺成功后于穿刺點上貼上無菌創(chuàng)口貼,對穿刺點起到消炎以及促進愈合的作用 。對于首次進行內瘺穿刺患者,要確保穿刺技術熟練、精準,爭取一次成功。
3 小結
綜上所述,針對血液透析實行內瘺穿刺失敗的原因,與護士自身素質、患者因素等密切相關。因此,護士必須要有扎實的內瘺穿刺技術,確保做到一針見血,一次成功,避免二次穿刺,進而減少患者痛苦,提升血液透析的效果。在操作過程中,除了必須有嫻熟的技術,護士還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以此提升內瘺 穿刺成功率。
參考文獻
[1]陳玲.雙靜脈穿刺作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7): 1591-1592.
[2]王云燕,封蕾,付麗麗,等.影響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穿刺舒適度的因素分析及對相關不良事件影響的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7,16(5):343-346.
[3]陳筱.雙靜脈穿刺在血液透析中應用的護理體會[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4):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