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振明
在寒地水稻種植過程中,防治病蟲害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隨著寒地水稻種植面積的增加,病蟲害的發(fā)生率也居高不下,對水稻的品質和產量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據測算,在病蟲害的影響下,水稻減產率達到10%-50%,嚴重時甚至會絕收。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綜合措施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降低病蟲害給水稻種植帶來的危害。本文對寒地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1、立枯病
(1)特征與危害
立枯病是水稻育秧階段經常發(fā)生的真菌性病害,對水稻秧苗的危害比較大。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水稻育秧期間遇到連續(xù)陰雨天,導致光照弱、氣溫低,或土壤偏堿性等。此病害的特征是病苗出現長勢差、莖稈脆弱,易發(fā)生折斷等,莖稈基部變成紅褐色,并產生霉變,逐漸發(fā)生腐爛,致使病苗整株枯萎,此病嚴重發(fā)生時,會出現大片秧苗死亡的局面。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農業(yè)防治:選擇種植抗病性強的水稻品種,播種前對種子進行適當處理,按標準進行催芽,4月中旬左右進行育苗播種,播種的密度要合理,每平方米播種300克左右,不能超過350克,否則會造成播種過密,不利于培育壯苗。同時要抓好苗期管理,控制好大棚內的溫度,防止低溫冷害,根據大棚內的溫度做好通風,育苗后期要適時進行煉苗,使秧苗適應自然氣候條件。另外,要科學施肥和澆水,為秧苗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和水分,保證秧苗健壯生長,達到壯秧的標準。二是化學防治:在稻苗一葉一針期,采用立枯靈兌水后制成濃度適宜的藥液進行噴施。
2、惡苗病
(1)特征與危害
惡苗病是水稻育苗期間經常發(fā)生的一種病害,此病害的危害范圍比較廣,全國各地稻區(qū)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此病害的顯著特征是,與健康苗相比,病苗明顯細高,葉片變成淡黃色,根系非正常發(fā)育。感染此病后,插秧前部分病苗會死亡,用未死病苗插秧,也會導致不分蘗、不結實。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農業(yè)防治: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種植,播種前將種子用浸種靈等藥物拌種或浸種。大棚育秧過程中,要對床土進行精心處理,確保床土中無病菌、無蟲卵,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后才可以使用。施肥時要減少氮肥的用量,增加磷鉀肥的用量。要及時發(fā)現病苗,并將其拔除在秧田外銷毀。二是化學防治:病害初期用惡苗靈兌水后噴施即可達到防治效果。注意施藥必須對癥和適時,保證用藥合理。而且配置農藥時不要使其濃度過高,減少對環(huán)境的危害。
3、稻瘟病
(1)特征與危害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因為害部位的不同而被分為苗瘟、葉瘟、節(jié)瘟、穗頸瘟和谷粒瘟等,遇到此病嚴重流行的年份,可造成水稻大幅度減產,甚至會出現絕產。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農業(yè)防治:要選擇種植抗病性強的品種,育苗床土要在育苗前進行消毒,將病菌和蟲卵消除,收獲后要將稻草清理出稻田,破壞病原菌和蟲卵的越冬環(huán)境。要通過科學施肥、合理澆水,使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充足,為水稻生長提供良好條件,提高水稻的抗病性。施肥時要注意不可偏施氮肥,應配合施用適量的磷、鉀肥,增施硅肥和鎂肥也可以降低水稻的發(fā)病率。二是化學防治:分別在葉瘟發(fā)生的初期,水稻的始穗期和齊穗期,用咪鮮胺配制成濃度適當的農藥溶液進行噴施防治。
4、鞘腐病
(1)特征與危害
鞘腐病是一種真菌型病害,主要對水稻葉鞘部位產生危害。病原菌主要來自病稻草及帶病菌的種子。病原菌在病稻草上越冬,在潮濕高溫的環(huán)境條件下會產生分生孢子,在空氣中傳播,引起此病的發(fā)生。此病較輕時會降低水稻產量,嚴重時可能造成水稻絕收,使種植戶蒙受重大經濟損失。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農業(yè)防治:水稻收獲后要將稻草清理干凈,將病菌的越冬環(huán)境破壞,可在源頭上預防此病發(fā)生。施肥時要合理分配氮磷鉀肥的占比,要采取深淺水交替的灌水方法,并適時曬田,使水稻健康生長,增強抗病能力。二是化學防治:可用施保克或咪鮮胺兌水制成濃度適宜的農藥溶液進行噴施防治。
5、負泥蟲
(1)特征與危害
負泥蟲是寒地水稻發(fā)生率較高的害蟲,會對植株的葉片和莖稈產生為害。負泥蟲大量咬食葉片,使水稻的光合作用被破壞。水稻植株受害后會變成白色,稻苗變得纖弱,甚至是不抽穗,導至產量大幅度降低。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人工防治:可用掃帚每天在植株上清掃,可將幼蟲掃落,10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使此蟲得到控制。二是化學防治:可用敵百蟲兌水配制成濃度適宜的農藥溶液進行噴施。
6、潛葉蠅
(1)特征及其危害
幼蟲以水稻的葉片為食,使葉片機體組織被嚴重破壞,葉片發(fā)生腐爛,蟲害嚴重時會導致整株稻苗枯萎并死亡,在此蟲害嚴重發(fā)生時,會造成水稻減產達30%左右。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農業(yè)防治:灌水時要注意不要一味深水,應深淺交替進行,淺水一方面可以避免淹苗,還可以控制潛葉蠅的落卵量。要及時清除田埂和田間的雜草,破壞潛葉蠅生存環(huán)境。潛葉蠅嚴重發(fā)生時,要及時排水曬田。二是化學防治:插秧前在苗床上噴灑艾美樂溶液,然后帶藥插秧。也可以在潛葉蠅落卵的高峰期,用吡蟲啉類藥劑兌水制成農藥溶液進行噴施防治。
總之,寒地水稻病蟲害的發(fā)生率比較高,如果防治不到位,會給水稻生產造成比較大的損失。針對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特征,應采取農業(yè)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防治,避免病蟲害嚴重發(fā)生,以確保寒地水稻獲得穩(wěn)產高產。
(作者單位:158419黑龍江省八五八農場第一管理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