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海 楊方喜 莊海濱 柴小沖 郝金平 張萌 李廣勝 侯卓成 陳瑤
摘? 要:北京鴨新配套系為烤鴨專用型三系配套,主要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烤鴨市場需求。本文分析其商品代的生長性能,旨在為確定最佳的出欄日齡提供參考依據(jù)。試驗選擇1日齡商品雛鴨300只飼養(yǎng)至42日齡,期間記錄初生重、1~6周齡末體重、每日耗料量和死淘數(shù),統(tǒng)計分析累計料肉比和每周料肉比、出欄體重均勻度、成活率,并采用3種生長曲線模型對0~6周齡北京鴨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進行擬合分析。結果表明:商品代肉鴨第4周的增重最大,達到了849g,第5周齡的鴨群體重均勻度(變異系數(shù)6.83%)要好于第6周齡(變異系數(shù)7.23%)。3種生長曲線擬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Gompert模型的生長拐點周齡為3.32周齡,推薦商品代肉鴨的最佳出欄日齡為35日齡,出欄體重為3116g,料肉比為2.0:1,成活率為98%。
關鍵詞:北京鴨;商品代;生長性能
中圖分類號:S834.2?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0)7-0015-04
北京烤鴨是一道著名的菜品,以往都是高端消費的象征,消費量少。但是最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費者對烤鴨的需求日益增長,而市場需求增大也吸引眾多養(yǎng)殖企業(yè)從以往櫻桃谷瘦肉型鴨的飼養(yǎng)轉向烤鴨專用商品鴨的飼養(yǎng)。目前市場上烤鴨專用型商品肉鴨的飼養(yǎng)效率比瘦肉型要低一些,這些養(yǎng)殖企業(yè)希望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烤鴨專用型商品肉鴨能夠縮短出欄日齡,提升飼養(yǎng)效率。本公司多年來專注于烤鴨專用型北京鴨品系的選育,通過對生長速度的持續(xù)選育以及配套繁育技術的應用,商品肉鴨的生長速度得到了極大提升。本文用的試驗鴨為北京鴨專用于烤鴨的新配套系商品代肉鴨,通過分析其商品代肉鴨的生長性能和生長曲線擬合,旨在為烤鴨配套系純系選育、商品代肉鴨確定最佳的出欄日齡提供參考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本公司選育的烤鴨專用北京鴨三系配套商品代肉鴨。選擇健康的1日齡雛鴨300只,公母各半,混合飼養(yǎng),試驗周期為6周。
1.2? 飼養(yǎng)管理? 1~21日齡為育雛期,采用高床網(wǎng)上平養(yǎng)22~42日齡為育肥期,采用墊料地面平養(yǎng)。飼養(yǎng)過程自由采食,使用水線乳頭飲水器飲水。
1.3? 試驗日糧及營養(yǎng)水平? 試驗日糧為四川鐵騎力士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全價配合飼料,按照肉鴨的生長飼喂分為3個階段:1~14日齡飼喂雛鴨料,15~35日齡飼喂中鴨料,36~42日齡飼喂大鴨料。3個階段之間有3d的換料過渡期。其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1.4? 試驗方法? 每日耗料量:每日早上8點稱重加入足量的飼料量,記錄加料重;第2日早上8點稱余料重,每日耗料為第1日加料重減去第2日的余料量。
每周體重:稱重前禁食6h;1~4周齡末,稱群體重,再除以個體數(shù),得出只平均重;5、6周齡末稱肉鴨個體重,計算平均重和體重的變異系數(shù)。
累計料肉比和每周料肉比:通過每日耗料量和每周齡末的體重進行統(tǒng)計。成活率:每日記錄死淘數(shù)量,最后計算成活率。
1.5? 統(tǒng)計分析? 使用Exce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的錄入和計算,用SPSS軟件(版本25)里3種曲線方程進行生長曲線的擬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每周齡末平均體重和每周增重? 商品代肉鴨5周齡平均體重為(3116±212)g,變異系數(shù)為6.83%;6周齡平均體重為(3621±261)g,變異系數(shù)為7.23%,說明5周齡鴨群的體重均勻度要好于6周齡。周增重最大為第4周,達到了849g,之后呈下降趨勢,見圖1。
2.2? 累計料肉比和每周料肉比? 商品代肉鴨累計料肉比1~5周齡為2.00:1,1~6周齡為2.29:1。第6周的料肉比為4.05:1,明顯高于第5周的2.65:1,說明第5周齡后料肉比增加速度明顯加快,飼料報酬效率變差,不適宜繼續(xù)飼養(yǎng),見圖2。
2.3? 體重生長曲線擬合分析? 用3種生長曲線模型對0~6周齡商品代肉鴨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進行擬合分析,結果顯示3種生長曲線模型都能很好地擬合北京鴨的生長曲線,擬合度均達到0.99以上,3種模型的擬合曲線與實際的生長曲線基本相符。就擬合度(R2)而言,Gompertz和Bertallanffy的擬合效果更好,兩者的擬合度(R2)為0.999,高于Logistic的0.997。Gompertz模型擬合的拐點周齡為3.32周,拐點體重為1860g,最大周增重798g,與實際飼養(yǎng)第4周為最大增重849g,基本一致,相關數(shù)據(jù)見表2。
3? 討論
在肉用動物育種中,生長速度是選育的重點,體重的遺傳力屬于高遺傳力性狀,擴大群體的選育規(guī)模和強度,就能得到較大的遺傳進展[1]。本文的試驗鴨為烤鴨專用型的三系配套的商品代肉鴨,其配套的終端父系專注于選擇生長速度,38日齡平均體重能達到3.6kg,與其他2個系配套以后生產的商品代肉鴨35日齡(3116g)就達到了目前烤鴨市場普遍需求的上市體重,極大地提升了飼養(yǎng)效率。
有研究表明飼料報酬與脂肪性狀為負相關[2],烤鴨需要有一定量的皮脂,皮脂率最好能達到32%才能滿足烤炙加工的要求。烤鴨專用配套系的選育要在飼料報酬和脂肪性狀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在保持適當皮脂率的同時,能夠降低料肉比。本文試驗鴨為烤鴨專用型的三系配套的商品代肉鴨,在保證皮脂性狀的同時,通過選育和配套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生長速度,間接降低了料肉比,在35日齡出欄肉鴨的料肉比為2.0,比櫻桃谷鴨等瘦肉型肉鴨普遍出欄1.8的料肉比僅僅高了0.2%。
畜禽生長曲線擬合分析是畜禽育種和生產的基礎工作,是研究畜禽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理想的生長曲線模型對指導畜禽飼料管理、育種實踐及控制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3]。朱祥云[4]等對北京鴨不同品系的生長曲線進行了擬合分析,顯示Gompertz模型適合描述早期生長速度較快的品種,和本文的生長曲線擬合研究結果一致。
4? 結論
通過北京鴨新配套系烤鴨專用型商品代肉鴨的6周齡生長性能測定和生長曲線擬合分析,結果顯示商品代肉鴨第4周的增重最大,達到了849g,第5周齡的鴨群體重均勻度(變異系數(shù)6.83%)要好于第6周齡(變異系數(shù)7.23%)。3種生長曲線擬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Gompert模型的生長拐點周齡為3.32周齡,推薦商品代肉鴨的最佳出欄日齡為35日齡,出欄體重為3116g,料肉比為2.0:1,成活率為98%。
參考文獻:
[1]? 李婉濤,張京和.動物遺傳育種[M]. 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7.
[2]? 楊方喜,郝金平,李國臣,等.北京鴨飼料轉化率與屠體性狀的相關關系[A].第六屆(2015)中國水禽發(fā)展大會論文匯編[C].北京:中國畜牧業(yè)協(xié)會,2015:207-211.
[3]? 楊運清,繆堯源.動物生長曲線擬合方法的探討[J]. 畜牧獸醫(yī)學報,1992(3):219-224.
[4]? 朱祥云,侯水生,劉小林,等.北京鴨生長曲線模型的比較和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7(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