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琦琦
(安徽省寧國市人民醫(yī)院,安徽 寧國 242300)
糖尿病已經成為我國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1]。糖尿病患病原因與患者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均存在一定的聯系。糖尿病本身不可怕,隨著血糖的升高,無法有效的控制,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視網膜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之一,易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眼底激光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手段,在此基礎上如何提高治療效果成為關注的重點;曲安奈德是一種合成皮質類固醇,可用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視網膜病變治療中,將兩者聯合應用日益成為視網膜病變治療研究的重點[2]。本文以114例糖尿病并發(fā)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兩種治療方法收集、對比,分析激光聯合曲安奈德治療有效性。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時間2018年2月份至2019年4月份,以收治的114例糖尿病并發(fā)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配方法分為兩組,每組57例;對照組年齡38-79歲,平均(59.18±2.17)歲;男30例,女27例;糖尿病病程3-19年,平均(11.28±1.27)年。研究組年齡37-79歲,平均(59.42±2.03)歲;男31例,女26例;糖尿病病程2-18年,平均(11.41±1.02)年。經數理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基本信息差異不顯著,P>0.05。納入標準:收治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14 年)》中診斷標準;治療前均告知患者且經患者同意;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患者伴發(fā)肝腎功能障礙或嚴重性器質性疾病;有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病史;先天性眼部疾?。唤谟惺中g史;精神意識障礙。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激光治療,采用VITRA OptimisⅡ眼底激光治療儀進行眼底激光治療,首先,采用復方托吡卡胺散瞳進行治療,計量為5g/L,散瞳至直徑6-8mm;范圍:距視盤上方、下方、鼻側1個視盤直徑(PD)到視網膜周邊部,距黃斑顳側2個PD到視網膜周邊部,顳側上下血管弓之間的后極部視網膜不予光凝。設置參數為直徑200-500μm,曝光時間為0.2-0.4s,以灰白色Ⅲ級光凝斑為標準,根據患眼不同部位和屈光間質情況適當調整輸出功率;治療分為4次,每次300-600點,單次激光總量范圍為1200-1800 點。治療療程3-4期,每療程間隔1-2 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曲安奈德聯合治療,在激光手術過程中,向患者玻璃腔內注射1.50 mg曲安奈德,注射完成后及時用棉簽壓迫,并配合使用地塞米松眼膏包扎患眼。
1.3 指標觀察。為對比研究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觀察患者臨床改善時間,包括滲出吸收時間、視網膜水腫緩解時間和眼底出血吸收時間。同時,對比兩組患者患眼黃斑區(qū)視網膜厚度變化,采用3D光學干斷層掃描成像儀檢測,取3次檢測厚度平均值作為對比依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收集數據借助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書庫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對兩組數據進行t檢驗;以χ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作為兩組數據具有差異性的判斷依據。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研究組患者滲出吸收時間、眼底出血吸收時間、視網水腫膜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2.2 兩組患者黃斑區(qū)視網膜厚度變化比較。兩組治療前黃斑區(qū)視網膜厚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1個月、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黃斑區(qū)視網膜厚度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黃斑區(qū)視網膜厚度變化比較
糖尿病近幾年的發(fā)病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糖尿病不可怕,但是糖尿病并發(fā)癥直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5]。視網膜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質之一,由于糖尿病原因導致患者機體糖脂代謝紊亂,大量膽固醇沉積于患者血管管壁,引起患者血管硬化、微血管閉塞等病變,導致患者視網膜發(fā)生病變。
隨著臨床治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眼底激光治療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治療手段,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通過激光治療對患者的視網膜的水腫及滲出等情況有效的緩解,可以有效的提高視網膜皮層的營養(yǎng)情況。視網膜光凝治療是借助膠質組織替代患眼感受器,從而達到緩解視網膜需氧程度的目的,抑制視網膜病變缺氧情況,經臨床實踐證明,光凝治療對VGEF抑制作用明顯,對新生的血管達到抑制作用。但是臨床治療仍存在一定的問題,術后患者容易出現黃斑水腫[6-8]。
曲安奈德屬于長效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有效的抑制白細胞的移動黏附和纖維蛋白的沉積、抑制VEGF 等細胞因子的合成等作用,臨床用于起到積極的抗炎作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由于血糖指標高,炎性因子的指標高,血管的通透性高,激光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治療,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途徑起到抗炎作用,從而使 ICAM-1 水平降低,減輕血管內皮損傷,并可下調 VEGF 表達;對改善激光光凝術后視網膜的損傷可能引起的血管增生滲漏、周邊循環(huán)血量減少等情況也有一定幫助,達到緩解水腫、滲出等情況;同時通過調控血管通透性,有效的吸收滲液,達到提高視力的作用[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個月、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黃斑區(qū)視網膜厚度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滲出吸收時間、眼底出血吸收時間、視網膜水腫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應用眼底激光聯合曲安奈德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顯著縮短,黃斑區(qū)吸收程度較好,利于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