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緒翠
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升,女性創(chuàng)造的財富也在日漸增多,如何提升資產的利用效率成為眾多女性關注的熱門話題。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在了解女性理財現狀的基礎上,發(fā)現女性理財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提升女性理財收益。
一、前言
女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還是靠自己最好。中國離婚率連續(xù)15年上漲,據統(tǒng)計,2019年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差不多2.3個人結婚的同時,就會有1個人離婚,要想擁有長期飯票的概率已經越來越低,因此女性要經濟獨立。隨著女性的“半邊天”地位日益顯著,從昔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居家大嬸到現在經濟職場的女強人,而且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女性的收入也日漸增多,在互聯(lián)網普及的大背景下,雖然很多女性已經開始提高對理財的重視程度,但是往往因為對自己及家庭缺乏全面客觀的認識,理財知識的匱乏,經常會出現財富的不斷縮水。本文以此為背景展開對女性理財行為的研究,指出女性理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女性的高效理財提供指導和幫助。
二、女性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發(fā)放25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28份,問卷有效率為91.2%。調查對象的年齡范圍從20歲到65歲,行業(yè)涵蓋了教育、金融、學生、制造業(yè)等。問卷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和理財行為兩部分。其中基本信息涵蓋年齡、學歷、職業(yè)、家庭情況等內容;理財行為包含對理財知識的了解程度、風險承受能力、所選擇的理財工具、理財收益等內容。所調查人群中年齡在25歲以下的有6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9.82%;25-35歲之間的有84人,占總人數的36.84%;年齡在35-50歲的有53人,占23.25%;年齡在50歲以上的有23人,占10.09%。對學歷層次的調查中,高中以下(包含高中)學歷的占14.04%,本科學歷的占76.75%,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9.21%。整體來看,調查問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女性在理財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缺乏系統(tǒng)的理財知識
在“對理財知識的了解程度”調查中,僅有21人選擇“非常了解”,占調查人數的9.21%,這些女性多數都是在金融機構工作的職員或者進行金融或理財研究的學生;有178人“了解一點”或“了解一些”,占78.07%;有50人“不了解”理財知識,占21.93%,她們僅依靠別人的經驗選擇了余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進行理財。對于大多數女性來說,她們表示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學習理財知識,自己所了解到的理財知識多數來自理財顧問的介紹或者進行股票或基金交易時的點滴積累,很少有女性去專門研究各種理財產品的相關知識,即使是經濟、金融或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的女性,對理財知識的理解也缺乏系統(tǒng)性。
(二)理財工具配置不合理
女性由于自身固有的敏感、保守等特征,使得她們在選擇理財工具時偏保守和謹慎,此外,由于女性在家庭中承擔了多數家務以及照顧子女的工作,加上缺乏充足的時間,因此在選擇理財工具方面過于單一,不敢涉獵股票、期貨等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在此次問卷調查的過程中針對理財工具的選擇問題上,選擇“儲蓄、銀行理財”的占69.3%,她們擔心其他的理財產品會有虧損,加之對其他的理財產品不熟悉,因此只配置了儲蓄或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兩者兼有;選擇“余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的占52.63%,這部分女性覺得余額寶較為方便,既可以保證資金的靈活性,又有超銀行活期利率的收益;選擇“保險”的占18.86%;選擇“債券”的占10.96%,這部分女性中絕大多數對國債進行投資,期限在1-5年不等;選擇“基金”的占10.09%,她們認為自己沒有很專業(yè)的理財知識,因此選擇了基金,但是收益并不是很理想;選擇“股票”和“房地產”的各占6.58%,選擇股票的女性希望能在股市中獲取較大收益,但是結果卻剛好相反,很多人都虧了本金,選擇房地產的女性由于房價的上漲而獲取了較好的收益;選擇“期貨”的占2.19%;選擇“其他理財產品”的占0.87%,只有2人,她們選擇了網貸等產品。由上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女性在理財工具的配置上缺乏合理性。
首先,不注重保障。在被調查的228名女性中,僅有43人購買了保險產品,這部分女性多數選擇了返還型的保險,有少部分女性選擇了分紅險或者投連險等理財功能類的保險,希望從中獲取一定的收益,而且在保險的選擇上并沒有覆蓋家庭的所有風險,僅僅針對壽命進行了保障,缺乏對養(yǎng)老、醫(yī)療和財產的保險,他們認為有社會保險來保障養(yǎng)老和醫(yī)療,而財產的損失概率比較小,可以不用保險。但是隨著人壽命的延長,尤其女性的壽命平均比男性要長3-5歲,僅依靠社會保險不足以支撐退休以后的生活,如果沒有商業(yè)保險作為保障,會導致退休后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甚至不能滿足日常的生活開支。
其次,理財工具的選擇太過保守。通常情況下,女性比男性更加謹慎,不喜歡冒險,因此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到超過一半的人選擇儲蓄和貨幣市場基金,雖然風險小,但是收益太低,由于通貨膨脹的影響,不但沒有收益,還會虧損本金,不利于財富的增值。
(三)缺乏對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評
在“對風險承受能力的了解程度”的調查中發(fā)現“不了解”的女性有41人,占17.98%;“了解一點”的女性有123人,占53.95%,她們對風險承受能力的了解較多通過銀行工作人員的測評以及自己買賣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時的網絡測評;“了解較多”的女性44人,占19.3%;“全面了解”的女性僅有20人,占8.77%。由此可以看出多數女性對自身或者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了解不全面,她們紛紛表示不知該如何評價風險承受能力,導致在進行理財的過程中,不能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進而導致理財收益甚微,甚至出現虧損。
三、提升女性理財收益的建議
(一)全面了解理財知識
隨著女性理財意識的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關注理財產品,同時各大金融機構推出了多種多樣的理財產品,甚至有些理財產品是專門針對女性的?,F在隨著投資理財方式的多元化,只要通過手機或者電腦就可以實現理財工具的投資,女性應該在休閑時間多閱讀理財或者投資相關的書籍,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相關的理財知識和投資經驗,例如在投資股票時,重點在于選股,對股票進行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通過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行業(yè)前景,財務狀況、股東情況、公司大事件等選擇發(fā)展前景較好的公司,通過多種技術分析手段綜合運用對股票未來的走勢進行基本的判斷,同時要嚴格遵守股票投資原則進行投資。此外還可以通過手機下載理財相關的APP進行學習,進行嘗試性投資,從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使自己具備系統(tǒng)的理財知識,為后續(xù)的理財活動奠定基礎。
(二)深入知曉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承受能力是能承受多大的投資損失而不至于影響正常生活。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只有對自己有客觀正確的認識,才能進行更加理性的投資理財活動。風險承受能力需要綜合進行考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根據家庭的收入支出情況,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職業(yè)情況、可能面臨的風險情況,綜合衡量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對風險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投資的成敗,只有充分認清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這樣才能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才能在有效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避免盲目投資,進而實現投資目標。
(三)合理配置理財工具
在理財的過程中,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來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進行配置。首先,根據生命周期理論選擇理財工具。女性的一生要經歷單身期、初建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五個生命周期,不同生命周期家庭具有不同的特征,女性在理財時應該根據家庭實際的收入支出情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的理財工具。單身期的女性由于風險承受能力強,可以適當選擇高風險的理財產品,進行嘗試投資;初建期的家庭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可以選擇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注意財富的積累,為子女的出生做準備;成長期的家庭由于子女教育以及各種貸款的需要,風險承受能力中等,應該配置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處于成熟期的家庭,由于子女完成學業(y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應該配置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到了衰退期,由于退休后收入的減少以及身體健康的需要,應該配置低等風險的理財產品。其次,保險是理財的基石,要注重保險產品的配置。所有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面臨各種風險,其中主要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和責任風險。在家庭中一定要先給大人投保,再給孩子投保,根據創(chuàng)造收入的大小進行保費的分配。要注重高額損失,通過保險的形式分散風險,保障家庭資產的安全穩(wěn)定。對于有很好的投資渠道的家庭只需要配置保障功能類保險即可,對于沒有很好投資渠道,或投資收益不理想的家庭可以適當配置理財功能類保險。第三,注意分散風險。由于風險和收益成正比,因此在選擇理財工具的時候要注意風險和收益的配比,構建最適宜的投資組合,分散風險,進而獲取更高的收益。(作者單位:山東女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