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鋒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在西安與國民黨展開國共合作、聯(lián)合抗日談判。會談期間,國民黨空軍第6隊奉命多次接送周恩來等人往返西安和延安兩地。一次,時任第6隊飛行員的李學炎在護送周恩來回延安時,有幸得到毛澤東、朱德、林伯渠、林彪、羅瑞卿、徐向前、羅炳輝、蕭勁光等中共黨政軍首腦人士的接見和留言紀念。延安之行,徹底改變了李學炎對共產(chǎn)黨被“妖魔化”的認識。
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李學炎先后在作戰(zhàn)部隊、空軍軍官學校、中美空軍混合團、中國空軍第二路司令部等任職,積極參加對日作戰(zhàn)。他多次經(jīng)歷險情,九死一生。
出師不利遇險情
李學炎,廣東梅縣人,1912年出生,畢業(yè)于中央航校第3期。1937年7月1日,奉命至杭州筧橋的中央航校(空軍軍官學校前身)任教官。幾天后,盧溝橋事件爆發(fā),李學炎隨即加入暫編大隊第32中隊,準備對日作戰(zhàn)。暫編大隊由航校教官擔任飛行員,下轄第32中隊(轟炸)、第34中隊(戰(zhàn)斗)、第35中隊(偵察),駐守杭州。
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空軍迅速向華東各機場集結(jié)。次日,出動飛機76架次,分九批轟炸上海敵軍司令部、彈藥庫以及停泊在黃浦江上的敵艦,予敵以沉重打擊。這一天,暫編大隊第34中隊出動戰(zhàn)斗機6架,對敵軍設在上海公大紗廠的陣地進行攻擊;第35中隊分兩批,出動偵察機8架,每機攜帶35公斤炸彈4枚,對公大紗廠進行轟炸。
當晚,航空委員會發(fā)布《空軍作戰(zhàn)命令第3號》,李學炎所在的第32中隊將于次日協(xié)助陸軍攻擊上海虹口方面的敵軍。接令后,第32中隊向嘉興機場轉(zhuǎn)場。
8月15日下午2點30分,第32中隊正在機場加油掛彈,忽聞敵機16架向嘉興機場飛來,立即起飛疏散。在空中盤旋一個小時,不見敵機飛至,才紛紛降落,當天出擊計劃流產(chǎn)。
8月16日拂曉,嘉興機場上空突現(xiàn)不明飛機6架。為防止意外,李學炎與后座機槍手盧惠民趕到停機坪,發(fā)動飛機。頃刻間,敵機已俯沖下來投彈和掃射,而李學炎的飛機已滑行至機場跑道中央。這時,李學炎看見一架友機與他交叉而過,在起飛不及數(shù)十米,即中彈起火,機毀人亡。事后得知,這是同隊一架編號為“118”的輕型轟炸機,駕駛員為分隊長黃保珊,后座機槍手為吳紀權(quán)。
李學炎駕機起飛后,遭敵機追擊。當天嘉興下雨,云層較低,李學炎將飛機駛進云層,才躲過追擊。其后,李學炎轉(zhuǎn)飛南京,隨友機飛往上海完成任務后,奉命飛往安慶機場。
是役,在嘉興機場僅有暫編大隊第34中隊的1架霍克Ⅱ戰(zhàn)斗機,分隊長楊慎賢駕駛該機升空迎戰(zhàn),擊傷敵機數(shù)架,他的飛機亦中數(shù)彈。
晚上12點,航空委員會發(fā)布《空軍作戰(zhàn)命令第4號》,令暫編大隊除了第34中隊駐杭州警戒外,第32中隊、第35中隊撤至湖北孝感機場休整。
由于暫編大隊的作戰(zhàn)效果不理想,同時為保存航校的后續(xù)力量,航空委員會不再給暫編大隊安排作戰(zhàn)任務。不久,暫編大隊解散,所有飛行員返回航校任教官。
此后,李學炎在柳州和昆明從事飛行員培養(yǎng)和訓練工作。
飛機跑警報的日子
1939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李學炎調(diào)任中國空軍第2大隊第11中隊副隊長。他由昆明出發(fā),乘卡車經(jīng)貴陽到達重慶。在重慶滯留一周后,到成都所在的部隊報到。
在重慶暫住的日子里,李學炎目睹了日機的大轟炸。他在回憶錄《藍天飛虎九十回憶》中描述:“但見市內(nèi)民眾對逃警報已習以為常,每日早餐后即攜帶茶水、便當或干糧,手挽一張小扎椅往城郊預逃警報,留在市區(qū)民眾,警報時就逃往市區(qū)防空洞躲避?!?/p>
李學炎還記錄了一件趣事:由于重慶當?shù)厝似胀ㄔ捳f得不標準,導致了一場誤報敵機來襲事件的發(fā)生?!坝幸淮?,川東監(jiān)視哨報告有日機1架西飛,重慶防空指揮部詢問確定數(shù)量是幾架,監(jiān)視哨回答:‘是1架。指揮所人回應說:‘11架嗎?監(jiān)視哨說:‘不是11架,只是1架。指揮所人再回應:‘是71架嗎?監(jiān)視哨頗不耐煩地回答說:‘不是71架,就是1架。指揮所人說:‘91架,知道了。于是對話終止,市區(qū)隨即發(fā)出敵機91架來襲的空襲警報?!?/p>
中國空軍第2大隊下轄第9、第11、第30中隊,原駐防地為成都的太平寺機場和雙流機場。因成都累遭轟炸,該大隊于1939年8月1日移駐宜賓。
自9月28日起,敵機趁中秋滿月之際,每夜出動飛機,對重慶的白市驛機場、廣陽壩機場,成都的鳳凰山機場、太平寺機場,以及周邊的梁山機場、遂寧機場、宜賓機場等中國空軍基地進行轟炸。
10月2日深夜,敵機48架分五批對宜賓和瀘縣進行轟炸,在宜賓機場投彈180余枚。宜賓機場原本停有輕型轟炸機13架、戰(zhàn)斗機16架,幸好事先被轉(zhuǎn)移至機場外掩護起來,僅有6架E-15戰(zhàn)斗機的尾部受炸彈破片損傷,均可修復。
10月3日中午,敵偵察機一架飛至宜賓上空偵察,我戰(zhàn)斗機起飛攔截時,敵機已飛遠。不久,航空委員會主任周至柔到宜賓機場視察。聽取匯報后,決定將機場的所有飛機進行疏散,以防被襲。周至柔令戰(zhàn)斗機立即起飛,轉(zhuǎn)移至遂寧機場,轟炸機轉(zhuǎn)飛云南昭通機場。
周至柔對李學炎頗為關照。李學炎夫人的家族,曾將位于四川灌縣蒲陽鎮(zhèn)的私家院落借給航空委員會創(chuàng)辦中國空軍幼年學校。李學炎結(jié)婚時,周至柔還特意派其夫人到場祝賀。因此,周至柔想讓李學炎率領轟炸機隊前往昭通。不過,超過一個中隊以上的飛機,交由一名副中隊長帶隊,顯然不符合中國空軍管理體制。李學炎婉言謝絕了周至柔的好意。
因大隊長、副大隊長不在,周至柔又令第2大隊第9中隊中隊長梅元白領隊。梅元白曾參加1938年5月19日中國空軍遠征日本的軍事行動,具有長途飛行的經(jīng)驗。
梅元白也沒飛過昭通,遂令隊中曾去過該地的趙文瑞領航。下午3點30分,各機編隊向目標飛去。缺乏領航和帶隊經(jīng)驗的趙文瑞起飛后,竟顧自向前飛,很快將全隊飛機拋在身后。梅元白不見領航機,只好冒險前進。跟在身后的李學炎,感覺梅的航線有些偏左,但機上沒有通訊設備,雙方無法聯(lián)系。飛機進入昭通上空,始終找不到機場的具體位置。梅元白帶領的分隊飛機,漸漸消失在李學炎的視線中。
已是日落時分,李學炎一邊飛,一邊向四周觀察,東望視線遼闊,盡是崇山峻嶺、連綿不斷;西望陽光照射,視線不清,朦朧中隱約可見群山中似有一盆地。李學炎判斷,此處應為昭通機場所在地,遂朝該地飛去。李學炎降低飛行高度,發(fā)現(xiàn)機場內(nèi)到處是積水。為避免落地危險,他決定改飛昆明。他的僚機也跟著飛,半小時后,他們在昆明附近的機場降落。
梅元白率領分隊始終未找到昭通機場,決定返回宜賓。此時天色已晚,四川各地誤認為他們是敵機,并發(fā)出空襲警報,實行燈光管制,致使梅元白等無目標可循,只好盲目迫降。其中,兩機迫降宜賓江安,一機迫降合江上北沙江中,一機迫降瀘縣藍田壩江邊,一機迫降江津金剛沱長江中。梅元白、韓金榜等八位飛行員及機組成員不幸遇難。
1940年,第2大隊仍留守宜賓機場。全大隊僅有六七架輕型轟炸機供飛行訓練,無作戰(zhàn)行動。此時,李學炎已升任第30中隊隊長。11月,全大隊移駐溫江機場。由于日本研制出零式戰(zhàn)斗機,中國空軍使用的戰(zhàn)斗機均不是其對手。每當零式戰(zhàn)斗機出現(xiàn),中國空軍被迫采取“避戰(zhàn)”策略,疏散飛機,與老百姓一樣“跑警報”。
參戰(zhàn)以來,李學炎一直沒有機會建功立業(yè),這讓他感到窩囊和不甘心。1940年6月,航空委員會籌辦空軍參謀學校,李學炎報名考試,被錄取為第一期學員。
率隊赴美訓練飛行
1941年11月,李學炎突然接到調(diào)令,提前畢業(yè)。他作為領隊,帶領空軍軍官學校第12期的50名學員(第一期)赴美國訓練飛行。12月1日,李學炎一行從香港飛菲律賓的馬尼拉。
12月3日,李學炎登上美國大來公司的總統(tǒng)號克魯茲郵輪。同行的,除由他帶隊的第一期學員外,還有由賴名湯帶隊的第二期學員,以及翻譯、隨從人員等。為了防范日本海軍發(fā)起襲擊,郵輪啟航后并沒有按常規(guī)航線直航夏威夷,而是繞道澳洲,再向東行駛。
12月8日,由船上無線電廣播得知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消息后,船上的人都陷入一片恐慌。郵輪繼續(xù)行駛,船上人員不分晝夜,不論工作或睡覺,均穿上救生衣以防發(fā)生意外。入夜后,門窗一律緊閉,不許有絲毫光線外泄,以防敵軍偵察。
李學炎對這次航行記憶猶新:“在這段航行期間,不分日夜曾幾度舉行郵輪遇襲逃生演習,每遇警報發(fā)作,真假莫辨,使人人驚恐異常,幾至于精神崩潰狀態(tài)?!?/p>
12月20日,郵輪抵達珍珠港。由于陸上尚未完全恢復秩序,乘客不得下船活動。同時,郵輪得到美軍通知,空出部分艙位,裝運被日機炸傷的傷員回國治療。郵輪在燃料、食物和水得到補充,并在傷員登船后,由3艘美國驅(qū)逐艦護航,終于在圣誕節(jié)前夕抵達舊金山港口。下船后,李學炎一行被安排乘火車直奔鳳凰城,當晚到達目的地——雷鳥機場。
中國飛行員首先進入預備班學習語言、數(shù)理知識、美國人文歷史、美國陸??哲娭贫鹊龋瑫r間為2個月。預備班課程結(jié)束后,學員轉(zhuǎn)到雷鳥機場開始初級班飛行訓練,時間為3至4個月。初級飛行訓練結(jié)束后,學員轉(zhuǎn)入威廉姆斯基地接受中級飛行訓練,時間為2個月。中級飛行訓練結(jié)束后,學轟炸機的學員留在威廉姆斯基地接受戰(zhàn)斗訓練;學戰(zhàn)斗機的學員前往路克基地受訓,時間為3個月。
1942年11月,第一期赴美學員完成學業(yè),其畢業(yè)典禮成為當?shù)氐囊患⑹?。航空委員會專門派副主任沈德燮少將到鳳凰城主持儀式,當?shù)氐闹蓍L、市長、各界名流、華僑代表等受邀參加了畢業(yè)晚宴。畢業(yè)典禮在市政大廳舉行,貴賓致詞祝賀后,李學炎以學員領隊的身份登臺致答謝詞。
李學炎回國后,就任航空委員會組織訓練科科長。
迎來戰(zhàn)斗的高峰
1943年10月中美空軍混合團成立后,李學炎出任第1大隊中方首任大隊長,率隊進駐桂林二塘機場。這是他第三次調(diào)入作戰(zhàn)部隊。
中美空軍混合團第1大隊的主要任務分三類:一是對所負責區(qū)域(華南地區(qū))內(nèi)的重點目標進行打擊,如機場、交通運輸中心、碼頭、船塢和特定作戰(zhàn)目標等;二是協(xié)助地面部隊作戰(zhàn);三是捕捉敵海上目標的出擊。
因資料欠缺,筆者無法完整地還原李學炎在這一時期的情況,只能通過零星的記載,一窺他藍天作戰(zhàn)的英姿。
1943年11月16日上午10點45分,中美空軍混合團第1大隊的美方大隊長布蘭奇(Lrving Branch)和中方大隊長李學炎同乘一架B-25轟炸機,與另一架由柯瑞特(Corrat)駕駛的B-25轟炸機,自桂林起飛,襲擊敵軍海上運輸線。中午12點20分,我機在距離廣東陽江東平鎮(zhèn)外約12海里的南鵬島附近海面,發(fā)現(xiàn)行駛的敵油輪和敵商船各一艘。我機俯沖下去,將油輪擊沉,重創(chuàng)商船。
這是李學炎在抗戰(zhàn)時期第一次親自駕機摧毀敵軍目標。他在回憶錄中專門提到這次行動:“另一批由我和美方大隊長Branch同機率作戰(zhàn)官Corrat上尉所駕一機同往東京灣外海馬來與海南島之間海面活動,配合當天多云天氣,在云層下面約800呎高度飛行,果然發(fā)現(xiàn)一艘日本商輪,這正是我們所獵取的目標,便毫不猶豫的低飛離水面約50呎接近目標,以超低空加速對準輪機部位投彈后掠過船桅脫離,迨回首觀察時,只見目標中彈后水柱高達船桅之上,人員紛紛落水求生,此情此景,真是一幕最生動刺激的場面?!?/p>
11月19日凌晨5點35分,李學炎再次與布蘭奇合作,同乘一架B-25轟炸機,與另一架由美軍飛行員駕駛的B-25轟炸機一道,前往南鵬島附近海面搜尋目標。他們在南鵬島西北發(fā)現(xiàn)兩艘敵軍輪船,立即展開攻擊,予敵重創(chuàng)。
11月20日,李學炎再次出擊,在海面上未發(fā)現(xiàn)目標,卻遇見敵運輸機一架,由香港向西南飛行。李學炎接近敵機,機上的6挺機槍齊射,將其擊落。此時,敵戰(zhàn)斗機兩架從后下方向李學炎襲來。李學炎迅速爬高,躲進云層,甩開了敵機。其后,李學炎駕機飛至南鵬島上空,對敵軍倉庫進行投彈,炸毀敵倉庫一座。
11月23日,中美空軍混合團奉命支援堅守常德的中國陸軍作戰(zhàn)。早上6點30分,李學炎率領7架B-25轟炸機自桂林起飛,經(jīng)衡陽機場加油后,于10點40分抵達岳陽上空,對敵軍車站和倉庫等目標進行轟炸。
12月1日,李學炎率領17架B-25轟炸機,在中美空軍混合團第3大隊24架P-40戰(zhàn)斗機以及美軍10架P-51戰(zhàn)斗機掩護下突襲香港,對九龍碼頭及船塢進行重點轟炸,予敵以沉重打擊。我機群返航至廣東中山上空,遭到10架敵零式戰(zhàn)斗機攻擊??諔?zhàn)中,擊落敵機兩架,我方擔任掩護任務的P-51戰(zhàn)斗機被擊落一架、重傷迫降一架,其余安全返回基地。
12月15日,李學炎率領兩機于凌晨4點50分自桂林起飛,于6點40分在海南島西海岸發(fā)現(xiàn)敵軍商船和貨輪各一艘,當即發(fā)起攻擊。敵商船中彈兩枚,起火下沉,敵貨輪受重創(chuàng)。
1944年5月3日,李學炎率7架B-25轟炸機于上午10點05分,自梁山機場起飛,分別轟炸河南許昌以西郟縣、高縣、密縣一帶敵軍陣地及中牟附近的橋梁,支援陸軍作戰(zhàn)。由于采取低空投彈和掃射,我機5架被敵地面炮火擊傷,射擊手李東潤、機械士蔡元德、通訊士張國慶等受微傷,但全部安全返回基地。
7月7日,李學炎率6架B-25轟炸機分六批從桂林起飛,對岳陽敵軍軍火庫、油庫和倉庫進行轟炸。這是李學炎在抗戰(zhàn)時期最后一次親自駕機執(zhí)行任務。當晚9點15分,他在桂林起飛,轟炸岳陽城南敵補給總站及器材庫。
為適應戰(zhàn)局的變化,從1944年4月起,中美空軍混合團第1大隊逐漸從桂林轉(zhuǎn)移至梁山機場和白市驛機場。在重慶期間,李學炎領導的第1大隊發(fā)生了一次嚴重空難事件,成為他一生的傷痛。
6月7日,3架B-25轟炸機從白市驛機場飛往梁山機場,突遇天氣驟變,在大霧中迷失方向,相繼在長壽麒麟寺附近撞山,機毀人亡。楊天雄、陳國英、李頌英、曹光桂、陸鉅熙、胡曦光、林汝澄、褚臺夫、易瑩貞、黃漢儒、郝德榮、梁兆琛、劉毅、趙鳳歧、張鉅熙、夏訓典等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不幸遇難。
8月1日,李學炎接到航空委員會調(diào)令,辭去中美空軍混合團第1大隊大隊長職務,出任中國空軍第二路司令部(桂林)參謀長一職,直至抗戰(zhàn)結(jié)束。
李學炎因在抗日戰(zhàn)爭中作戰(zhàn)有功,先后被國民政府授予勝利、云麾、忠勤、乾元、河圖、一等宣威、陸海空甲等25座勛、獎章,并獲美國政府頒發(fā)的“Flying? Distinguished? Medal”一座。
(作者系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特邀研究員)
編輯/韓西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