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
此所謂驗方,乃余在數(shù)十年臨床醫(yī)療中,根據(jù)自己體驗創(chuàng)制而確有效方,不包括屢用有效的古方。
1.甘寒養(yǎng)陰方
主治胃陰虛痛,胃痛每于饑餓時發(fā)作,有灼熱感,稍進飲食則熱痛緩解,小便黃,大便干,口干而渴,脈細數(shù)。
生地15克,山藥10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沙參10克,芡實10克,蓮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麥冬10克,甘草8克。
上10味,以水適量煎藥后,取汁分二次溫服,1日1劑。
2.冬瓜皮湯
主治全身水腫,膚色鮮澤,小便頻數(shù)短少,尿黃赤而感灼熱,或口渴飲冷,或脈數(shù)苔黃。
冬瓜皮20克,蘆根20克,茯苓皮10克,薏苡仁15克,白茅根15克,石韋10克,車前子15克,滑石10克,澤瀉10克,燈芯草10克,西瓜翠衣20克。
上11味,以水適量煎藥后,取汁分二次服。1日服1劑。
3.枇杷二冬湯
主治燥咳,頻頻干咳而無痰,喉嚨癢,口咽干燥。
炙枇杷葉10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核桃肉10克,炙甘草10克,桔梗10克,沙參10克,桑葉8克。
上10味,以水適量煎藥后,取汁分二次溫服,1日1劑。
4.加味葦莖湯
主治肺癰,咳唾膿血或濃痰腥臭,引胸脅隱隱痛,口中干燥,脈數(shù)實。
蘆根30克,冬瓜仁10克,薏苡仁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貝母10克,魚腥草30克,桃仁(去皮)10克。
上8味,以水適量煎藥后,取汁分二次溫服,1日1劑。
5.熱痹止湯
主治熱痹,肢體關(guān)節(jié)熱痛紅腫,或口渴欲飲,或小便熱黃,或脈濡數(shù),舌苔黃。天氣變化則疼痛加劇。
薏苡仁15克,蒼術(shù)10克,黃柏10克,川牛膝10克,老鸛草10克,桑枝15克,威靈仙10克,升麻10克,射干10克,木瓜10克,牛角片20克。
上11味,以適量水煎藥后,取汁分二次溫服,1日1劑。
6.加味膠艾湯
主治婦女崩中漏下,或月經(jīng)過多,小腹墜痛,心慌心悸,少氣懶言,肢體無力,苔薄,脈弱。
生地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艾葉10克,炙甘草10克,黨參10克,炒白術(shù)10克,炙黃芪10克,阿膠10克(烊化)。
上10味,以水適量先煎前9味,待水減半,納入阿膠烊化,稍煎,湯成去渣取汁分二次溫服,半日服1劑。
7.消疹湯
主治全身皮膚突然發(fā)生紅色小丘疹,如沙粒大,有癢感。
當歸10克,赤芍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茯苓10克,川芎8克,炒枳實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8克。
上9味,以水適量煎藥后,取汁分二次溫服。1日服1劑。如體弱脈虛,正氣不足,加黨參10克。
(溫馨提示:以上方劑均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下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