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季
張先生今年56歲,他患有甲狀腺疾病,沒有其他特殊病史,沒有腎臟病,血肌酐一直是正常的。最近當張先生來醫(yī)院復查甲狀腺疾病時,一查血肌酐竟然升高到190微摩/升!嚇得他趕緊來到腎內科求診。
眾所周知,血肌酐大幅度升高,是腎損傷最直觀的表現(xiàn)之一。張先生這么高的血肌酐,估計腎臟功能只有同齡人的1/3了,可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出現(xiàn)這么嚴重的腎損傷呢?
一般來說,急性腎損傷,常見的原因有血容量不足、感染、腎毒性藥物、某些腎臟疾病,以及前列腺增生、結石、癌癥等引起的泌尿系梗阻。
經詳細詢問張先生的病史及用藥史,醫(yī)生了解到幾年前,張先生得了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后來因為甲狀腺相關性眼病,于前年開始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并且,為了預防激素的副作用如消化道潰瘍、出血,他同時還服用了胃黏膜保護藥奧美拉唑腸溶片。
通過對張先生病史詳細的梳理,我們認為,正是他吃的奧美拉唑“嫌疑”最大,于是建議他立即停用這種藥。
張先生在服奧美拉唑期間,他的血肌酐快速升高,停用奧美拉唑之后,他的腎功能逐漸恢復,這也證實了我們之前的判斷是對的:張先生的腎功能突然惡化,為藥物所致!
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它們都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因為抑酸效率高、患者耐受性好,臨床廣泛應用于抑酸治療。
而它們引起腎臟損傷的問題近年來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表現(xiàn)為兩類:一是急性間質性腎炎,二是直接表現(xiàn)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治療最主要是停藥。從患者開始吃藥到出現(xiàn)急性腎損傷,不同人的時間不同,文獻報道的是1周至9個月(平均9.9周)。
30%~70%的患者不能完全恢復至腎功能基線水平,也就是說腎臟病變有可能出現(xiàn)慢性化改變(間質纖維化)。如果患者須繼續(xù)抑酸治療,可以考慮改用H2受體阻滯劑,也就是“替丁”類藥物,或手術干預消化道問題。
張先生在服藥2個月后,開始出現(xiàn)血肌酐升高,3個月時肌酐水平達190微摩/升,停藥半年,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圍,但沒有完全降至原來的水平,存在腎臟病變慢性化的可能。
不但如此,長期使用拉唑類藥物,還與新發(fā)慢性腎病的風險增加有關。有些患者沒有急性腎損傷的過程,而直接表現(xiàn)為慢性腎病,目前還沒有特效治療手段。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不要隨意濫用拉唑類藥物,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其他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本身就有腎病、高血壓、糖尿病者,是發(fā)生藥物性腎損傷的高危人群。
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拉唑類藥物,應遵醫(yī)囑,按療程用藥,不要自己隨意延長服用時間。最重要的是,在服用這類藥物期間,一定要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