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婷
【摘要】 ?我校依托社團活動開展電腦小報培訓,因其制作簡單,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原創(chuàng),培養(yǎng)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綜合運用,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內容廣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能很好地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編寫校本教材、完善教學內容;依托社團,加強學生管理;結合項目,促進小組合作;組織比賽,激發(fā)學習動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電腦小報 信息素養(yǎng) 社團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6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225-02
0
《初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以進一步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為宗旨,強調通過合作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信息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同時強調關注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充分考慮初中學生起點水平及個性差異,提倡通過課程內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在新課程標準思想的指導下,我校在信息技術的常規(guī)課堂教學外,依托社團活動,開發(fā)校本教材,積極開展電腦小報培訓活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電腦小報,是指整合文字、圖形、圖像等素材,并綜合應運用相應的處理軟件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電子報紙。電腦小報內容豐富,能科學、完整地表達主題思想,整體美觀、色彩和諧、風格協(xié)調、圖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讀,素材獲取、內容創(chuàng)作要求原創(chuàng)。電腦小報作為常見的多媒體作品,它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了確定主題、分析與策劃、收集素材、設計版式、制作作品、修改與完善等環(huán)節(jié)。在電腦小報制作中,最常用的軟件是Word和Power point,同時用到圖片處理軟件如畫圖、Photo shop、美圖秀秀等。
信息技術課程的拓展項目不少,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途徑也有很多,為什么選擇《電腦小報制作》作為社團活動的主要內容呢?
1.制作簡單,容易激發(fā)學習興趣
電腦小報只有一頁A3紙,一般2-3張大圖,3-4篇文章就足以充實一張電腦小報,不需要大量的材料和積累,避免了學生的畏難情緒,可以幾節(jié)課內完成指定主題的電腦小報的制作。電腦小報制作培訓不需要額外增加設備,也不需要安裝新的軟件,在電腦室即可進行,降低了活動開展的成本和難度;學生在小學已經接觸過word文檔的使用,知道如何插入文字、圖片、藝術字等,具備創(chuàng)作的基本知識;但大部分學生對軟件操作不夠熟練,對文字和圖片處理、圖文混排的細節(jié)不了解,這就給了社團培訓課程學習的空間,深入學習Word和PowerPoint的功能,提高軟件使用水平,而不會覺得無從下手。
2.注重原創(chuàng),加強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
電腦小報注重原創(chuàng),杜絕抄襲,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熱點亮點,文章主要以學生自主寫作和同學供稿為主。同時需要學生積極做好素材的收集工作,平時多留意與電腦小報制作相關聯(lián)的素材,包括報紙排版素材、版式設計素材、模板素材、圖片素材、字體素材等,學習搜索信息、辨別信息、篩選信息、下載保存不同類型文件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要善于對素材進行整理和加工。
3.綜合運用,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電腦小報是綜合操作技能的展示, 是課堂內容的升華。在資料搜索過程中,使用了初中信息技術第一冊中《網(wǎng)上收集信息》的知識,下載過程中鞏固了windows文件夾管理、文件和文件夾命名、文件類型和擴展名等知識;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多媒體作品制作的一般過程,同時需要學生學會綜合運用Word、PowerPoint等軟件對電腦小報所需要的文字、圖片、花邊底紋等進行創(chuàng)作和編輯,靈活運用畫圖、美圖秀秀、Photo shop等圖片處理軟件,繪制和編輯圖片素材,鞏固圖像的采集與簡單加工、圖像格式的知識。同時讓懂得電腦小報排版的基本常識,包括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圖文混排、刊頭與內容的有效統(tǒng)一等,評價與優(yōu)化多媒體作品。
4.內容廣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中提出鼓勵以跨學科活動為主題,實現(xiàn)技術學習與技術應用的整合,以此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在學科學習中的價值的理解,推動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整合,實現(xiàn)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對象與學習工具的雙重價值。電腦小報制作過程中可以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主題,實現(xiàn)信息技術的學習與不同學科融合、與德育教育融合、與時事熱點融合、與學生興趣愛好融合,引導學生對不同領域的問題進行探究,使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升華思想、增廣見聞、培養(yǎng)興趣。
綜上所述,電腦小報作為社團培訓項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強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掌握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既符合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也可提升信息素養(yǎng),促進全面發(fā)展。那么在社團活動中,如何開展課程教學、加強學生管理、保證教學效果、展示學科特色呢?
4.1編寫教材、完善教學內容
目前市面上并沒有針對中學生電腦小報制作輔導的完整教材,為此,教師立足本校情況,根據(jù)本校學生水平設計開發(fā)校本教材。教材的內容包括:電腦小報簡介、電腦小報評價標準 、確定電腦小報主題、內容分析策劃、素材收集技巧、版面設計技巧、色彩搭配技巧、電腦小報制作過程、文字加工技巧、圖片加工技巧、word排版中常見問題、作品修改反思、學生優(yōu)秀電腦小報賞析等,把已有的教學素材整理升華,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教材,同時也是對上一階段輔導成果的展示和總結,把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整理成冊,提升學生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形成學科教學特色成果展示的一個窗口,為以后電腦小報以及電子報刊比賽輔導提供參考和指引。
4.2依托社團,加強學生管理
社團活動課的學生來自不同年級不同的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之間相互不熟悉,而且有些學生覺得這個課不考試也不重要,容易出現(xiàn)遲到、缺交作業(yè)、違反課堂紀律等現(xiàn)象,一定要根據(jù)學校社團管理規(guī)定,嚴格管理紀律,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對每次違反課堂紀律行為進行登記和跟蹤,累計遲到或缺交作業(yè)達到三次以上,屢教不改態(tài)度惡劣的學生則令其退出本社團,并不允許參加其他社團。采用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系統(tǒng),對學生社團活動課的課堂表現(xiàn)、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作品質量等進行評價,每次評價積分可以累計,定期公布積分排行榜,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競爭意識,維持學習動機。
4.3結合項目,促進小組合作
PBL項目教學法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通過采用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圍繞問題進行分析、收集資料、小組合作解決問題、評價反思,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變?yōu)橹鲃犹剿髡?。電腦小報社團培訓以小組為單位,把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每4-5人劃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小組長統(tǒng)籌、各成員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電腦小報項目,這種學習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學習知識和技能,從而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信息素養(yǎng)。
4.4組織比賽,激發(fā)學習動力
開展不同主題的電腦小報制作比賽,結合學校德育計劃、時事熱點、學科教學進度等制作電腦小報,如《齊心抗疫》、《低碳環(huán)?!?、《動手動腦學物理》、《生活中的數(shù)學》、《我們的節(jié)日》、《校園生活》等,評出一二三等獎,在學校宣傳欄和電子顯示屏展示優(yōu)秀作品,增加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形成展示我校信息技術教育成果的窗口。同時選取優(yōu)秀作品參加市電腦小報比賽。近年來,我校學生累計獲得廣州市低碳校園系列科技教育活動電腦小報制作項目一等獎2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3人,教師競賽輔導經驗論文獲廣州市二等獎。在此基礎上,選取優(yōu)秀苗子進一步學習電子報刊制作,參加中小學計算機作品比賽的作品。
春華秋實,我校開展電腦小報社團培訓已有四年,從零經驗開始探索,不斷積累教學素材、完善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設計、組織社團活動課開展教學、開展電腦小報制作比賽,提升了學生信息素養(yǎng)、增強學科融合能力、滲透德育教育,并且參加市電腦小報比賽,取得了豐碩果實。
【注:本文系廣東學校特色研究“十三五”教育規(guī)劃課題“《電腦小報制作》校本教材的開發(fā)與應用探究”成果(課題編號:GDTSZX02746)】
[ 參 ?考 ?文 ?獻 ]
[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2]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
[3]王艷艷.基于項目學習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4]陳珍珍.小學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之我見[J].小學教育.2016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