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玉昌 陳家敏
【摘 要】智慧課堂是“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互動課堂,以學習者為中心,基于數據明確學情,分析數據精準施教,網絡延伸實現個性化學習。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學自2016年實施智慧課堂以來,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數據為支持,準確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構建良好的學習場域,實施看得見的個性化學習,為學生的終身成長奠基。
【關鍵詞】智慧課堂;個性化學習;精準教學;同伴互學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50-0058-02
【作者簡介】1.卞玉昌,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學(合肥,230000)黨總支書記、校長,高級教師;2.陳家敏,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學(合肥,230000)課程與教學部副主任,一級教師。
智慧課堂是“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互動課堂。教師基于數據分析,精準設計并實施教學,學生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全程、全員參與互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互聯(lián)教學助手、雨課堂等教學軟件,實現師生、生生、人機等立體化的互動交流,實現對學生個體學習效果的即時評價和反饋,完成智能化的學習資源推送,實現個性化學習。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學自2016年實施智慧課堂實驗以來,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開展開放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精準施教,動態(tài)施教,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一、收集數據明確學情:助力個性化學習
小學階段,所有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經驗為基礎,只有準確判斷、全面把握學情,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情分析主要依靠教師平時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基于個人教學經驗的積累,主觀、感性的因素較多。這樣的教學是基于教師主體、知識本位來進行的,背離了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也造成了教學活動的低效。
而在智慧課堂教學實施前,教師首先需要通過訪談、問卷等方式對學生基礎掌握情況、對新知識的了解等進行教學前測。前測內容涵蓋新知識點的學習需求等,前測題型以選擇題為主。學生完成提交后,系統(tǒng)即可自動生成統(tǒng)計數據。教師可以查看單個學生和全體學生的前測數據,全面了解本班學生整體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需求。以數據為支持,準確判斷當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水平,理性細致地掌握學情,在此基礎上設計和實施教學,指向精準教學,讓課堂教學更精準、更有效。
二、分析數據動態(tài)施教:實現個性化學習
在智慧課堂集體學習的環(huán)境下,學習內容、學習難度有針對性、可選擇性,學生可以主動選擇和獲取信息資源,因需而學,實現個性化學習。
首先,推送分層任務單幫助學習。前測的學習中,教師分析數據,判斷學生個人知識基礎,從而在課堂教學練習環(huán)節(jié)智能推送分層學習任務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A(優(yōu)秀)、B(良好)、C(一般)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單,定向推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對于優(yōu)秀學生,任務單上僅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解決,而對于良好和一般的學生,任務單則給出不同程度的學習支架以幫助學生思考。實際教學中,教師還結合前測數據,找出前測表現較弱的學生,在課堂中給予更多關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長。
其次,高效即時反饋系統(tǒng)的應用。常態(tài)教學中,學生完成的練習不能當堂反饋,教師批改完的作業(yè)第二天甚至更遲才能反饋,影響教學效果。而智慧課堂采用高效的即時反饋系統(tǒng),學生完成習題后,系統(tǒng)會自動判斷正誤,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立即查看并訂正。教師可以看到每道題的正確率和單個學生的答題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就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即時反饋和糾正,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最后,智慧課堂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促進同伴互學。教學中使用iPad投屏功能,能夠實現動態(tài)、靜態(tài)展示,實現學生個體對全體的溝通,擴大交流范圍。教師與學生的iPad終端均可以實現投屏功能,即將設備上的幻燈片、文稿、視頻等一切設備使用情況直接顯示在大屏上,方便全體師生觀看、學習。教師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業(yè)拍照、編輯,并在教室大屏上進行展示。學生對這些作業(yè)進行比較,實現方法的優(yōu)化。教師還可以在照片上通過繪圖編輯功能添加標記、獎章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網絡延伸在線學習:保障個性化學習
常態(tài)教學實施后,學生課后“單兵作戰(zhàn)”,無法獲得有效的交流和指導。智慧課堂學習平臺支持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和接受在線指導,實現課堂學習的延伸。
學生課后可以利用智慧課堂教學平臺自主學習。智慧課堂選用“互聯(lián)教學助手”等教學平臺,支持同步錄音和錄屏。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全部或部分過程進行錄制,學生在課后根據需要回放教學視頻,因需而學,直到真正掌握學習內容。
多平臺實現在線交流和指導。智慧課堂教學平臺中,師生無懼空間距離,可以隨時對話,學生即使在課后也能夠得到教師的悉心指導。課后利用班級微信群等社交平臺,學生可以隨時以語音、圖片等形式發(fā)送自己的思考、作業(yè),也可以在群內與同學交流,看到所有同學的作業(yè),包括完成時間、書寫工整度、正確率、不同的解答方法等,彼此喚醒,互相啟發(fā),讓同伴間的學習隨時隨地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