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懼
從10歲喜歡上乒乓球,他一直打到了70歲。在寧夏的乒乓球界,人們親切地稱呼他“民間球王”,他就是李維新。以下就是他自己講述的他和乒乓球之間的故事。
記得我最早接觸乒乓球是在10歲,在銀川六小上四年級。上世紀60年代,學校里還沒有乒乓球桌,大家把課桌拼在一起,中間擺上一排磚頭,就是我們的球桌了。后來,我也加入了進去,一來二去,乒乓球就成了我課余最大的興趣。
“拼課桌”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后來我們又發(fā)現(xiàn)文化館院子里有一張木頭的乒乓球桌,這已經(jīng)算是銀川城里難得一見的打球場所,我們一幫愛好乒乓球的青少年就時不時聚在那里。
想打球的人多,球桌只有一個,于是經(jīng)常得“掛號”。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先來后到排好隊,輪到你上臺了,上一局贏了的擂主(我們叫“皇帝”),會給你打一個球的機會,這個球如果你輸了,馬上下臺;如果贏了,才有機會跟擂主正式打一局……
別小看這個簡陋的地方,后來許多乒乓球人就是從這里起步的。像邱應龍、李明、丁鈺、段淑芳等等。
1962年我12歲,考進了銀川的業(yè)余體校,正式開始學習乒乓球。兩年后,我參加了西北五省(區(qū))少年比賽,拿了亞軍。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參加大型賽事,我還記得賽前楊靜仁書記(時任自治區(qū)黨委第一書記)給我們講話,他說,你們不是代表你們個人,而是代表寧夏在比賽……當時我心里熱血沸騰,乒乓球第一次帶給我這么神圣的感覺。
因為對乒乓球的著迷,我樂此不疲地尋找著各種打球的機會。
當時,在一個醫(yī)院有個能打乒乓球的場地,設備比較好,于是每個周末,我就跟朋友騎車去那里打球。
那個乒乓球場地在三樓,二樓是醫(yī)院的停尸房,我們只能在人家下班后過去。從晚上7點打到10點鐘回家。晚上,整幢樓里就我們幾人,每次從二樓走過,心里都怕得要死,但為了打球,顧不了那么多。
1966年,我參加了自治區(qū)第三屆運動會,獲得了乒乓球少年組的冠軍。記得比賽剛結束,我和隊友們去照相館合影留念,照相師傅支好架子剛準備摁快門,在鏡頭里就找不見我了——貧血,人暈倒了。
那個年代很艱苦,我家里條件不好,經(jīng)常連肚子都吃不飽。幸好因為我球打得好,常有人找我一起玩,我就“嫌貧愛富”地專挑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對手。不為別的,就為輸了的人給我一塊點心……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這樣的家境,還迷上了打球,而且母親從沒干預過。
1971年,寧夏乒壇發(fā)生了一件比較大的事情——寧夏乒乓球隊成立。很遺憾,因為家庭出身不好,我沒能入選。這時,我也從交通學校畢業(yè),開始走上工作崗位。此后十年,我沒再打球。
那時,我的工作是汽車司機,一年有3至6個月的時間,在汝箕溝煤礦拉煤。每天奔波在崎嶇危險的山路上,乒乓球對于我已經(jīng)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再沒時間去想了。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80年代初,我不再做運輸工作了,才又將乒乓球慢慢撿了起來。1984年,寧夏乒乓球男隊解散,三年后,女隊也宣告解散。這段時期,我以業(yè)余選手身份參加的各種比賽陸續(xù)多了起來,也拿了不少獎項。
重拾球拍,已過而立之年,但對乒乓球的感覺并沒有變。我這人打球特別喜歡琢磨,而且很專注!
1998年,寧夏自治區(qū)職工錦標賽,打到最后,我們跟另一隊爭團體冠軍。決賽開始的前一天晚上,我母親過世了。比賽在第二天下午兩點舉行,大家都以為我不會來了。但我當天上午安葬了母親,下午就站到了賽場上。我想如果不去的話,大家期待的這個冠軍肯定是沒了。
到了球場,大家有點不敢相信他們的眼睛,我站在場地中間向四周鞠了個躬,馬上開始比賽……那次比賽,我打得非常投入,酣暢淋漓,最后我們取得了冠軍。化悲痛為力量,大概就是這樣吧!
也就是這一時期,有人開始叫我寧夏“業(yè)余王”“民間球王”,對于這種稱呼,我一開始不習慣,我覺得如果說球打得好,就要到外省、到全國去比,不要在寧夏“稱王”。
沒有了專業(yè)隊,乒乓球愛好者們只能在各種業(yè)余比賽中證明自己。2002年,我去了趟呼和浩特,參加中西部七省(區(qū))乒乓球比賽,獲得男子中年組單打、團體冠軍;2009年,參加西北五?。▍^(qū))“維雅斯杯”乒乓球比賽,我拿到了單打冠軍;2012年,中國乒乓球協(xié)會會員聯(lián)賽,我是男子單打50歲組亞軍……
現(xiàn)在,我去外地打比賽,單槍匹馬,包一背,坐上火車,去了找個旅館住下,到了賽場一聽喊到我的名字,就上場一輪一輪地往下打……
2014年,中國乒乓球協(xié)會會員聯(lián)賽平頂山站,打到最后,我跟一位姓鄭的河南省隊原教練爭冠軍。兩場過后,我0∶2落后,對方是主場作戰(zhàn),平頂山的體育館內一片助威吶喊聲:“(鄭)教練,加油!教練,加油!”我心里特別無助,全場就我一個寧夏人。我心里也閃過這樣的念頭:“看來是要輸了,得個亞軍也不丟人吧?!钡洲D念一想——怎么就不能是冠軍呢?
后來雖然過程非常艱難,我還是連續(xù)扳回了兩局!到了決勝局,我仍然一直落后,一直到追成了8∶10,輪我發(fā)球了,我連續(xù)兩個出其不意的發(fā)球強拉,追平了比分,并最終奪得了冠軍……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寧夏人,每次去外地打比賽,我最感動的時候,就是取得冠軍時,聽球場擴音器里傳出:“李維新,寧夏……”那時,盡管球場里除我之外,可能一個寧夏人也沒有,但一聽到這“寧夏”兩個字,我就激動得想哭……我想,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一直支撐我打到了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