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寶寧
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該貫穿音樂教學的全部過程,因此,人類的本能——聆聽不僅是音樂教育的主要審美活動之一,還是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在日益追求音樂有效教學的今天,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聽覺、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聆聽的有效性,是音樂教學中必須關注的問題。
所謂“有效”,是指通過教師的教學后,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得好不好。從廣義的教學層面來說,是指學生實際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fā)展。聯(lián)系到音樂教學中的有效聆聽,“有效聆聽”能使學生形成更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即有效聆聽能從某一方面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并使學習輕松、高效,使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根據(jù)音樂教學的特點,新課程指出要注重有效聆聽。音樂的音響只是一種客觀形式,如果沒有審美主體聆聽、接受,就失去了音響的意義。而聆聽的有效性又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審美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聆聽,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和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挖掘“聽”的內(nèi)涵,提高文化素養(yǎng)
音樂的內(nèi)涵都滲透在音樂里,只要會聽,聽者的心靈就會與音樂產(chǎn)生共鳴,享受到音樂所表達的每一種情緒和美感。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挖掘音樂所發(fā)出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意識,感受、理解音樂。
1.聽“情緒”
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和弦、每一段旋律都表達著不同的情感,但往往音樂所外露的情感又都是多樣的。由于聽者在欣賞音樂時心境不同,對于不同聽者,他們所感受的音樂情緒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欣賞音樂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作品的時代背景、地域特點等,喚起學生們的情緒,使之產(chǎn)生碰撞和共鳴。
2.聽“文化”
音樂反映的是時代的風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音樂,所要表達的精神與風貌肯定也不同,教師可以根據(jù)多元的渠道,收集音樂背后的故事,這些文化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開闊視野,拓展思維。
音樂教學中的“聽”有別于其他場合的“聽”,它是有計劃有目標的聽賞。因為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所以“聽”的方法尤為重要。
3.把握聆聽重難點,培養(yǎng)聆聽習慣
完整聆聽可以整體感覺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在完整聆聽后要抓住聆聽所要解決的問題,抓住難點、重點樂段進行聆聽,要注意完整聆聽樂段,而不是一句一句地分解聽。相對完整和連貫的聆聽首先要尊重音樂作品,也要培養(yǎng)學生聆聽的良好習慣。
4.抓住音樂基本元素,表現(xiàn)音樂之美
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往往通過音樂的基本元素:旋律、力度、速度、曲式、配器等方面表現(xiàn),我們應結合聽、唱、動等一系列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感受與理解音樂元素中體驗音樂的美。旋律是音樂的靈魂和基礎,在欣賞課上我常常選擇“唱”,來加深學生對旋律的印象。
5.以趣激學,強化聆聽效果
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完全運用放松的聽賞,把聽到的音樂唱出來的方式。運用感知運動式聽賞,以身體動作對音樂做出反應,邊聽邊唱做動作,運用聯(lián)想想象式欣賞,隨音樂進入回憶、聯(lián)想或者想象,然后根據(jù)語言、文字、色彩、圖畫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表達出來。運用認識記憶式欣賞,要求進入音樂所表達的情緒與內(nèi)容之中,描述聽過的音樂等,這些綜合方法的運用,不但會激發(fā)不同學生的聆聽興趣,更能進一步增強聆聽的有效性。
二、遵循“聽”的原則,促進聽覺發(fā)展
1.尊重聆聽的個體性
音樂欣賞雖是集體聆聽,但因欣賞者水平差異便有了明顯的欣賞層次的個體差別。這是因為音樂信息是一種模糊信息,所以決定了音樂欣賞感覺的模糊性質(zhì)。音樂主要訴諸情感,情感的激發(fā)必然有強烈的主觀性,不同的個體聆聽同一音樂作品,感受必然不同,甚至同一個體在不同時間里對同一樂曲的感覺也可能不同。課堂上教師千萬不能忽視鮮活個體的存在,不可扼殺不同個體產(chǎn)生的主觀情感。
2.了解聆聽的多樣性
安靜地聆聽音樂是欣賞活動的基本方式。由于小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必須重視欣賞音樂的參與形式。新課程中欣賞內(nèi)容比重較之以往明顯加大,教師安排進度,有所側(cè)重地完成所有曲目的聆聽,采用消遣式欣賞、運動式欣賞、結構式欣賞、記憶式欣賞等,了解多樣化的欣賞方式對于有效完成教學目標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美國著名的音樂家科普蘭說:“你要理解音樂,再沒有什么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培養(yǎng)學生有效聆聽的習慣和能力是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一個必須長期努力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音樂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倡導“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fā),以聽賞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們學會聆聽,有效聆聽要伴隨音樂教學的始終。我們要讓學生們學會聆聽,運用有效聆聽,感悟音樂的真諦,享受美好人生。
音樂課堂上,追求聆聽的有效性具有針對性,現(xiàn)實意義重大,有利于明確教師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的聆聽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共同發(fā)展。通過聆聽有效性解決了小學生往往比較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問題。提高小學生聆聽音樂的有效性,引導學生深入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為學生的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