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一、需要解決的問題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得不推遲開學,同時我們及時響應國家號召“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于是老師和學生就成了屏幕面前最熟悉的陌生人,看得見,摸不著。老師化身“主播”,每天在電腦前和學生們相約,網課剛開始孩子們的熱度高,新鮮勁兒足。時間一長,隨著疫情的得以控制,家長們開始復工,同時也少了一道監(jiān)督的屏障,有的孩子就開始玩起了自己的“小聰明”,網課成了附加的,游戲成了主角,慢慢的,作業(yè)提交成了大問題,網課不上也成了家常便飯,任憑老師在班級群里怎么提醒,就裝作看不見,這樣的現象不但困擾著老師,同時也很大程度上困擾著家長。
怎樣才能保證孩子們在家長上班之后按時學習呢?為此我們從“視頻班會”“標兵先行”“約會周末”“家訪報喜”四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視頻牽手”齊步走
特殊時期,不能像以前一樣按時開家長會,于是和家長的交流轉到了線上。網課伊始,首先召開了一次“視頻家長會”,參加人員為各科老師和家長,老師首先向家長說明網課的目的及要求,身為監(jiān)護人怎樣為孩子的學習鋪好路,打下牢固的基礎。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宅家好好學習就是對戰(zhàn)“疫”最大的貢獻。
(二)“標兵先行”快步走
俗話說的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根據網課的觀看次數和時長,作業(yè)提交的次數和質量,我們制定了“學習標兵”的評選,一個月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出來時候都會制成美篇發(fā)班級群,不但激勵其他同學向前奔跑,同時也起到了榜樣示范的作用。
與此同時,根據家長們的表現,例如平時的每日打卡、各種材料的提交,家長志愿者參與分發(fā)新課本,以及健康碼的匯總等各方面的工作,評選出優(yōu)秀家長。制成美篇發(fā)到班級群,這對其他家長也是一個很好的示范,正是驗證了心向陽光和孩子一起成長!
(三)“約會周末”穩(wěn)步走
家長群體職業(yè)背景豐富,教育需求多元。部分家長接受過高等教育,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每天的網課非常及時,作業(yè)也按時提交。但也有部分家長已經開始復工,對孩子的學習就沒有那么多充足的時間監(jiān)督和指導,為此我們制定了周末“約會”制度。
每到周末,語數英老師就會根據本周表現確定“約會”人選,邀請他們周日上午九點鐘準時來到校園和老師“相約”。之前我們會提前向通知家長并告知“約會”的目的,針對具體學生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有溫度的周末“約會”,讓老師與家長,與孩子坦誠交流,讓彼此更懂對方的冷暖。
(四)“家訪報喜”并肩走
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贊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特殊時期,老師和學生不能經常接觸,所以家訪便成了督促孩子認真學習的又一張“王牌”。
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教師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于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例如學生譚軍涵見到老師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老師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老師只字不提他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英語老師更是從感恩、學習、習慣三方面和孩子進行了聊天式教育,輕松和諧的閑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同時也把自己的想法統(tǒng)統(tǒng)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
三、取得的成效
有人說:“老師和家長,就像兩只船槳,只有雙方朝著一個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順利到達勝利的彼岸?!蓖ㄟ^以上幾點做法,家長對老師多了一些理解、信任和包容。孩子對老師更是多了一些尊重和敬仰,一份份書寫工整的作業(yè),一堂堂精彩的網課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沒有完美的家長,沒有完美的老師,我們都在努力,都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