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
一、網絡發(fā)展改變生活方式
網絡最早的發(fā)展方式是通過網線將電腦和電腦直接聯系起來。計算機網絡發(fā)展至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沒有計算機網絡的時代,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是聚集性的、多元化的,比如相互串門、看露天電影、打麻將等,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很緊密,但是,人們的信息來源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電視了解信息。然而,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我們進入為“網絡時代”,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大多是電子設備?;ヂ摼W時代下的今天,各行各業(yè)都深受其影響,尤其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fā)生,體現了互聯網信息的強大。這次疫情是對各行各業(yè)的一次挑戰(zhàn),如果說,以往的互聯網是“個人化”,這次體現了互聯網的“群體化”。公司通過網絡展開會議,教師通過網絡開展教學,這對各行各業(yè)來說都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與嘗試,尤其是教育領域。
二、中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與中國現代教育模式
放眼整個世界,中國從古至今,都是為數不多極重視“教育”的國家之一。互聯網的發(fā)展,也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產生了影響,進而形成了中國現代化教育模式。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具有其鮮明的特點:以“做人”為教育的根本,以“知識”為教育的手段,這種教育理念至今未曾改變。縱觀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我們可以發(fā)現,古人最重視的便是如何做人,在《禮記·大學》中有記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小家;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小家,就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就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知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看出,“修身”就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根本,與現代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
基于現代教育理念,提出了很多新型的教學方法,比如BOPPPS有效教學法、PAD對分課堂教學法、PBL問題導向教學法、OBE成果導向教學法、GTM游戲教學法等,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BOPPPS有效教學法、PBL問題導向教學法和OBE成果導向教學法。無論是BOPPPS有效教學法、PBL問題導向教學法,還是OBE成果導向教學法,我們可以發(fā)現,其圍繞的中心都是學生,一切以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質量、學習興趣等為出發(fā)點,教師是領導、輔導、指導的作用,這些教學方法深刻反映了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導向”的教育理念。
三、網絡對中國現代教育的影響
在網絡信息時代下,網絡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舉國上下一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zhàn)爭中,網絡教學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在未有疫情發(fā)生之前,網絡教學的運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僅僅是輔助作用,而這次的疫情,使得網絡教學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這讓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認真思考網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
但是,在互聯想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我們已經適應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突然的轉變,可能讓教師和學生在一段時間內,不能夠適應這種轉變,并且,網絡教育雖然也是教師對學生的授課,但是,缺少了一些真實性。比如:人是一種社會性的群體,而網絡教學很可能會讓人的群體意識、社會意識和集體觀念越來越淡薄,僅僅是通過網絡進行溝通和交流,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缺失,這很可能導致一些悲劇的發(fā)生,不僅不利于個人的發(fā)展,也不利于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比如:考試管理監(jiān)督很困難,學生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這就嚴重影響了考試成績的真實性,因此,很多高校頒發(fā)的畢業(yè)證書的真實性也會受到質疑,這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即某些高校的畢業(yè)生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不能夠就業(yè),很可能變?yōu)樯鐣亩玖觯虼?,這不利于整個國家的發(fā)展。還有一些建設性的問題,比如:有些在山區(qū)的學生,他們可能沒有網絡或者網絡極差,或者家庭極其貧困,買不起電子設備,如果教育都是網絡化的,那這一部分學生,該將何去何從,所謂的“知識改變命運”,在純網絡教學的背景下,也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需要國家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地區(qū)網絡的普及,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學習的機會。在網絡教學發(fā)展不久的今天,教學軟件不完善、各有優(yōu)缺點的問題普遍存在,教師可能需要幾個教學軟件才能完成教學,這導致學生需要下載各種不用的學習軟件,這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包括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因此,學習軟件的整合和升級是勢在必行的,尤其是在實驗課的教學中,因為實驗課程的特殊性,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看,而不讓他們動手實際操作,這對于一些需要實踐操作的課程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培養(yǎng)出的人才也是不健全的。
四、結語
在沿襲傳統(tǒng)教育精髓下,網絡教學展示了其獨特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從網絡上獲取各種各樣的資源信息,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還得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面對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國家、學校、社會、家庭和教師共同解決,這樣才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人格健康德行高尚的人才,營造干凈綠色的網絡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