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櫻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發(fā)現(xiàn)和利用美,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才能使學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yǎng),這便是“美育”。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語文課堂教學經(jīng)驗,簡單闡述對“美育”的理解和體會。
【關鍵詞】初中語文;美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及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0)18-0151-02
面對一片樹林,有的人看到的只是春夏秋冬、葉落葉發(fā)的循環(huán)往復;有的人看到的卻是樹木在陰晴雨雪中的搖曳多姿?!吧钪胁皇侨鄙倜?,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么教師應如何讓學生欣賞美?如何通過課堂和師生互動構建理想和有效的美育教育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展。
一、布置課前演講,灑下美的種子
學生對課前演講的重視與喜愛,是筆者從他們初一入學就開始培養(yǎng)的。初三伊始,教室安裝了大屏幕的教學電腦。趁著學生充滿新鮮感時,筆者向學生宣布了初三這一年仍會按照學號進行課前演講的消息,又特別說明了內(nèi)容、形式不限,只要是積極向上的即可。如可以是欣賞一幅名畫、分享一首好歌,還可以是播放一段視頻再進行解說,時間不超過8分鐘。
筆者先讓兩位剛斬獲中英STEM大賽團體一等獎的語文課代表“打頭陣”。她們圖文并茂地生動講述了自己從準備到參賽的全過程,分享了這項賽事的神奇之處。之后,再讓班長按學號把每周要演講的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以提醒學生做好準備。結果開學不到一個月,這短短的課前8分鐘便成了學生最期待的時刻,學生準備的主題也五花八門。如有用一雙籃球鞋科普力學知識的;有大談街頭籃球與NBA賽事對球員素養(yǎng)的不同要求的;有憂思環(huán)境問題的;也有播放暑期舉辦的“智博會”的視頻、展望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還有慨嘆“開學考試,如臨大敵。下定決心,好好復習。但是結果,不盡人意?!?,繼而以“愿時光不負努力,愿青春不負自己”自勉的;更有結合歷史課剛學過的希臘知識,補充有趣的希臘神話的[1]。
不管是什么主題的演講,筆者都會在結束后用1分鐘進行簡要點評,在肯定學生的同時引導學生從向上、向美、向善的方面思考。筆者深信:美,不是大張旗鼓地強加于人,而是潛移默化地潤物無聲。更堅信:每天的演講,一定能使更多的學生自發(fā)地觀察、思考,保持敏銳的思維、細膩的感觸和獨立的人格,而這些都是書本知識無法賦予他們的素養(yǎng)。
二、用心設計,發(fā)現(xiàn)美的萌芽
初三年級是畢業(yè)年級,學生每天的作業(yè)較為繁重。為讓學生在作業(yè)中找到美、體會美,筆者作了一些
嘗試[2]。
(一)字跡的工整就是美
“練好字”雖說是老生常談,但學生中總有幾個“冥頑不靈”的“筆記潦草專業(yè)戶”。隨著各科作業(yè)的增加,為了趕作業(yè)而寫字“龍飛鳳舞”的學生也增加了好多。于是,從初三開始,筆者就特別注意學生的卷面整潔。對于寫字漂亮、書寫有進步的學生,筆者都會在作業(yè)評講時有意識地表揚;而對于書寫潦草的學生,筆者也會在評語中加以提醒。如果有“累教不改”者,便罰以重做作業(yè)。針對每次的月考,筆者也會積極依據(jù)各科老師的推薦,評出優(yōu)秀答卷予以嘉獎,目的是讓學生做到書寫規(guī)范、整潔,自信地走進中考的考場。
(二)合理質(zhì)疑就是美
“別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獨立思考、不盲目參考答案,也是學生應具備的重要能力。筆者布置了做練習并完成自改的作業(yè)。當學生完成這類作業(yè)時,筆者會鼓勵學生思考參考答案的“不合理性”,并在有疑之處做標記。在講評時,筆者則側重講解學生有疑之處,肯定合理見解,對“參考答案”適當修正。同時對于那些“鉆牛角尖”的問題,筆者也會一并糾正。此舉雖小,卻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獨立性,有助于學生提出并甄別有價值的
問題。
(三)角度新穎、言之有據(jù)就是美
有時換個角度能發(fā)現(xiàn)新的風景。在學習駁論文之后,筆者布置了小練筆,讓學生就“逆境是否有利于成才”這一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舉出道理論據(jù)或事實論據(jù),簡要說明理由。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逆境有利于成才”,只有十來人認為“逆境不利于成才”。筆者決定在這“少數(shù)派”中做文章,翻閱了他們的練筆,發(fā)現(xiàn)他們都用了解構法對“逆境”一詞做詳細分析。雖然這可能只是一種無意識的字斟句酌,甚至是故意與別人唱反調(diào)。但在需要結合上下文或整個句子對詞語進行理解的常規(guī)審題步驟中,單獨讓某個詞脫離語境,使其意義多元化、分層化,確實是對常規(guī)思路的一種有益的突破與更新,值得一試。
(四)感情真摯、語言講究就是美
帶學生時,聽到的最多的話或許就是“老師,我不知道怎么寫作文了”。確實,每天“兩點一線”,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與想象,使得學生的作文往往流于形式、很難有質(zhì)的提高。對此,筆者采取了“三管齊下”的方法讓學生“留住生活的美”。首先,讓學生寫不少于500字的周記,既可以寫自命題的作文,也可以寫發(fā)泄、吐槽的文字。此舉乃“以我手寫我心”,是抒發(fā)真情實感。其次,讓學生寫命題作文。相比寫周記,命題作文就屬于“同唱一首歌”了,不過每次寫作前,筆者會就某一個小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如審題、立意、首尾段的打磨等,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后,是讓學生寫“摘抄+點評+仿寫”的讀書筆記。讓學生在課余閱讀名家散文,并選擇其中的一段文字進行摘抄,繼而品味其美感與亮點,最后仿寫[3]。令筆者感慨的是,有了名家的散文做范本之后,平時“泯然眾人”的那些學生仿寫起來幾乎都妙筆生花,令人刮目相看。此時,評改作文已然成了一大享受。這便是感情真摯、語言講究之美的魅力了。
總之,正如席慕容所言:“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里出現(xiàn)。我真喜歡那樣的夢,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里,卻又覺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惫P者認為,在語文教學中,“美育”并非高不可攀的空中樓閣,只要對語文教學葆有“初相遇”的情感,“美育”就能在語文課堂中慢慢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郭珺.高職院校教師美育素養(yǎng)提升途徑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0).
[2]石心,蘇國華.試論校園戲劇對學生美育素養(yǎng)的提升作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8(2).
[3]吳濤.淺談農(nóng)村學生美育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