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值春節(jié),中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大學生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宅家的超長寒假和返校后的學習生活都表現出了復雜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基于此,筆者以所在學校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分析疫情時期的大學生心理情況,并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疫情時期;重大疫情;大學生心理
2020年春節(jié)前我國湖北武漢發(fā)現了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患者,短短時間內病毒蔓延至全國及全球,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感染。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防治,我黨和國家政府更是積極應對、主動出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對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和身體健康作出重要指示,打響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齊心協(xié)力,共克時艱抗擊疫情。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日前下發(fā)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面對宅家的超長寒假和新樣態(tài)的學習方式,大學生表現出了復雜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诖?,筆者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分析了大學生心理情況,并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以期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出有一定價值的參考。
一、疫情時期的大學生心理情況及成因分析
從對我校大學生發(fā)放2500份問卷,回收的2230份有效問卷情況來看,面對疫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大多數同學能夠密切關注,積極配合國家政府采取的各項應對舉措,努力做好個人的自我防護。多數同學雖表示出有些擔心,但相信通過國家人民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疫病,總體保持了樂觀、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同時,我們也看到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心存僥幸,惶恐不安、情緒煩躁,有少數同學對疫情甚至沒有什么感覺,不做任何防護,這些心理活動表現出的人格行為都影響到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我們有效抗擊新冠肺炎疾病的侵襲。
1.僥幸心理。妄圖通過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災害的同學認為新冠肺炎病患僅是少數人群,有國家、社會等積極的防控舉措,自己周圍也沒什么患者,個人不必過于擔心被感染。這些存有僥幸心理的同學,其中有35.84%同學佩戴了普通口罩就外出,有1.12%的同學不做任何防護就外出。外出回家后,25.94%的同學表示隨意洗個手即可,1.88%的同學表示不做任何處理。甚至還有1.75%的同學認為此次疫病和SARS疫病差不多,表現出對黨和國家采取的嚴格舉措不理解不支持,帶有或多或少的抵觸情緒。
2.恐懼心理??謶质侨说幕厩榫w,但長期恐懼或過度恐懼就會影響人的正常行為。調查中發(fā)現5.38%同學存有恐懼心理,他們認為新冠疫病很難治愈,談“疫”色變,表現為對新冠疫病感覺緊張焦慮、惶惶不安,疫情發(fā)生后在家經常使用消毒水打掃衛(wèi)生,有的對家人使用過的物品也要進行酒精消毒。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接收到的談及對新冠疫病有用的方法,統(tǒng)統(tǒng)兼收并蓄,成倍的吃維C或益生菌,情緒低落。
3.煩躁心理。只能宅在家里的超長寒假,很多同學都表現出了煩躁心理。數據顯示,疫情期間3.81%的同學無目的的外出閑逛只是為了解悶;3.81%的同學存在熬夜晚起的現象,生活毫無規(guī)律;24.78%的同學沒有任何運動量,4.57%的同學不做家務,25.67%的同學沒有閱讀任何書籍。在每日獲取疫情信息中,接受到負面信息約一半的同學高達22.49%。
4.期待心理。二月底以來,按照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工作要求,各級學校積極響應實施了線上課程教學。線上學習一個多月以來,學生對線上授課學習有著各種感受。問卷顯示只有7.24%的同學表示對線上教學“情有獨鐘”,對線上、線下教學都喜歡的同學為25.74%,而67.02%的同學則表示還是喜歡學校的線下學習。線下學習為優(yōu)選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學習更易集中注意力,互動積極有效,學習效率更高。而不喜線上學習原因當中,無教材、網絡不穩(wěn)定、不能很好監(jiān)管學習狀態(tài)和傷眼睛的占比排在了前位,75.34%的同學表示出了對早日回歸校園充滿期待。
5.放松心理。隨著5月中旬以來各地大學生陸續(xù)返校,大量的人口開始流動,民眾生活逐步開始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的恢復,人們對疫情的防控開始有了放松心理,特別是天氣的逐漸炎熱,許多人開始摘掉口罩,對疫情的防控掉以輕心。大學生校內的口罩意識、不扎推意識有些淡忘,甚至有個別學生開始不聽從學校管理,私自外出等都反映出持續(xù)的疫情期學生防控思想出現的放松現象。
存有僥幸、恐懼心理的同學大多是對新冠疫情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了解,不能正視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這些同學或以為自己年輕免疫力強,無所謂;或平時缺乏鍛煉,身體素質不是很好;或性格內向,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心理調適能力較弱。存有煩躁心理的同學往往是自律不強,在家嬌生慣養(yǎng),獨立性不夠,缺乏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的計劃。心懷期待的同學除反映出學習上自律缺乏的問題,也反映出目前在有效進行線上教學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持續(xù)的防控期也讓部分學生思想開始麻痹放松。
二、教育對策
1.加大宣傳,增強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及時發(fā)布疫情信息……,要加強輿論引導,加強有關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工作”,及時客觀全面地對新冠肺炎和疫情發(fā)展情況進行宣傳,這是提高大學生認識新冠疫病、增強疫病防范意識的直接途徑。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每天投放在關注新型冠狀病毒上的時間,一般的占比是36.2%,經常的占比是36.78%。對疫病疫情2個最常用的關注渠道分別是占比71.86%的社交平臺和65.41%的社交軟件,而通過電視關注的占比位居第三。由此,針對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喜好,一是可以從大學生喜歡關注的渠道和方式上積極思考,加大對疫病疫情內容宣傳普及的力度。二是對投放在諸多社交平臺和社交軟件上的信息來源、信息真實度等嚴格把關,避免負面信息對學生的干擾,增強大學生對新冠疫病疫情的客觀正確認知,堅定大學生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zhàn)信心。
2.了解情況,積極引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了解掌握所教授大學生的思想情況,積極學習信息技術做好“停課不停教”工作,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思政的優(yōu)勢。要深挖疫情防控戰(zhàn)中的感人先進事跡,通過思政課堂主渠道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學精神教育等,引導大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讀、寫、拍、畫、創(chuàng)等形式開展抗擊疫情主題的課堂實踐教學,宣揚正能量,提高大學生辨別是非的判斷能力,上好思政小課和新冠疫情應對這堂大課。同時,其他學科線上教學要不忘學科教學育人,形成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通向同行,做好特殊時期的教育工作。
3.在實踐中打造線上金課。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的有序開展和有效實施充實了長期宅家的大學生生活,舒緩了疫情應對中的學生的心理壓力。但線上教學如何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這給各科教學提出了亟待思考的問題,筆者就個人一個多月以來的線上教學談幾點想法:一是做好線上教學的精心設計。線上課堂缺乏傳統(tǒng)課堂實時監(jiān)管和反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實施有效的教學,這需要對線上課堂的設計進行精心的打造設計,通過順暢連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抓住學生的心。二是問題法教學、專題化教學效果良好。根據問卷顯示,學生在線上學習比線下課堂學習更容易走神,如何在隔空教學中有效的完成任務達到教學目標,讓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更加凸顯的問題法教學和專題化教學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三是增加互動做好成績管理。通過排麥搶答,文字區(qū)回答和作業(yè)反饋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對搶答、回答問題的學生的做好平時成績的管理,定時進行線上公布,良好的互動和有效的成績管理對增強線上課堂的親和力和實效性有積極作用。
4.廣泛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服務。針對疫情宅家的超長寒假和學習新樣態(tài),加上缺乏計劃、自身獨立性較差等原因,部分大學生出現了煩躁、易怒等心理問題,要積極對其心理進行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日前作出指示,各地、有能力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高校和心理工作機構都積極開展起了有關工作。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微視頻、知識問答、宣傳圖畫等引導大學生積極關注疫情,形成科學認知;重視疫情危害,做好自我防護;正視消極情緒,適時自我調節(jié);規(guī)律作息,掌控生活,強化心理保健。
5.積極做好學生返校后的防控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學校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舉辦大學生返校后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網絡培訓,形成以班級輔導員、宿管員、教學樓管理人員、教師和各級行政人員等各級的防控部署,做到疫情未解除,心理、工作都不放松,把控好各級關口為切實開展高校復學階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心理輔導工作,扎實做好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學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打贏疫情防控心理戰(zhàn)構建堅強壁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N].2020-2-12.
[2]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N].2020-2-15.
[3]中共中央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N].2019-11-12.
[4]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lián)防聯(lián)控工作機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N].2020-01-26.
作者簡介:
孫莉(1981年—)女,四川瀘州人,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
課題項目:
本文為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2020年院級課題《重大疫情應對中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RWB01)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