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整本書閱讀能夠從整體上幫助學生進行語言構建、文化構建以及精神構建,有助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因此,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特別強調了高年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教學。隨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理念的影響不斷擴大,教師如何才能將整本書閱讀教學落實到位呢?
要想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學生就要具備閱讀的興趣和長時間閱讀的耐心。如果沒有明確的閱讀目標,小學生很難完整地讀完一本書。因此,教師必須從制定閱讀目標做起,帶領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敦促其完成整本書閱讀。為了讓學生堅定信念、高效率地完成整本書閱讀,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閱讀計劃進行指導。
例如,在學生自主閱讀《稻草人》時,教師提出了一系列與故事情節(jié)有關的問題——“稻草人在故事中碰上了哪些事?”“整個故事中有哪幾個情節(jié)讓你印象深刻?”“你能否簡單說一說這個故事講述了什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帶著目的進行整本書閱讀,并且在閱讀后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又如,一位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草房子》這本書時,由于學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讀完整本書,教師與學生共同約定每天堅持閱讀30頁,用10天時間讀完這本書。接下來,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閱讀能力與閱讀需求制定整本書閱讀計劃。在進行整本書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提煉一條故事發(fā)展的時間線,引導學生根據(jù)這一時間線進行閱讀,幫助學生理解整本書的內(nèi)容。學生對閱讀的作品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不知不覺就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之中。在此期間,教師每天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情況,鼓勵學生堅持閱讀。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夠在學到閱讀技巧的同時,帶著目的去閱讀,提升個人的閱讀水平。
由于書本的篇幅長、內(nèi)容多,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整本書閱讀。小學生活潑好動,生性好玩,難免會對閱讀產(chǎn)生懈怠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即“促讀”。那么,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保持閱讀興趣呢?
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借助故事接龍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隨機指定幾個學生,每人用一句話概括一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這樣做有幾個好處:一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能夠驅動學生主動了解故事內(nèi)容;三是可以鍛煉學生的復述能力。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精彩故事的吸引下,一定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整本書閱讀。
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搶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根據(jù)師生共同制定的閱讀計劃,定期開展“內(nèi)容知多少”的互動游戲,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進度。在游戲開始前,學生自由分組,每個小組通過搶答與文本相關的內(nèi)容來贏得分數(shù)。教師根據(jù)每個小組的得分情況,給予相應的獎勵。通過搶答活動,教師更加了解學生整本書的閱讀進度,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xiàn)閱讀成果的平臺,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獲得肯定與激勵,刺激其努力完成整本書閱讀。
教師要認識到,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并不是簡單地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nèi)閱讀完一本書,而是要點面結合,根據(jù)教學安排與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有節(jié)奏的閱讀。
到了高年級,學生會發(fā)現(xiàn)類似題材的課文會集中在某一時段進行學習。在引導學生完成同一或相似題材的課文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完有關動物的課文后,圍繞“動物世界”這一主題組織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要求全部學生用一個月的時間讀完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小說。由于涉及的文本較多,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閱讀水平及課余時間等因素,教師讓學生在相關主題范圍內(nèi)選擇兩本書進行閱讀,并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這樣一來,學生通過閱讀能更深切地感受生命的神奇。
在選擇整本書閱讀的素材時,教師也可以以某一個作家的作品為起點進行拓展閱讀,引導學生閱讀該作家的其他優(yōu)秀作品。例如,一位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曹文軒的《草房子》一書后,從作者著手進行拓展閱讀,引導學生完成《紅瓦》《根鳥》等作品的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注重不同的文章在寫作手法、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的差異,與學生共同欣賞這些文章,增強學生對該作者的印象,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被編入統(tǒng)編版教材的經(jīng)典名著,內(nèi)容豐富,寫作手法極具特色。但是,由于這些名著描繪的事情離我們生活的年代太遠,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針對這類課文,教師可以從部分章節(jié)切入,幫助學生化繁為簡,找準時機引導學生進行片段賞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一位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后,便以“諸葛亮神機妙算”切入教學主題,引導學生了解“孔明智激周瑜”“孔明定計捉張任”等其他片段,以此來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在教師的解說下,學生對《三國演義》這本書感到好奇,產(chǎn)生了強烈的閱讀欲望。最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讀完了《三國演義》。
綜上所述,高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完成閱讀任務,鍛煉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