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妮
[摘? ? ? ? ? ?要]? 在從嚴治黨背景下,加強對高職院校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過程教育、管理,能夠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因此建立 “一平臺、兩途徑、三反饋”的學習教育模式,對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 D267.6?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1-0186-02
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對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尤顯重要。實習階段的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群體中的特殊群體,由于未畢業(yè)不能辦理黨組織關系轉移手續(xù),仍需要學校持續(xù)的培養(yǎng)教育和考察。為實現學生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應加快構建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模式,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作用。
一、構建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模式的意義
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目前采用“2+1”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生在校外頂崗實習時間為3~6個月。頂崗實習要求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職責,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標?;诖?,加快構建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模式的研究,對充分發(fā)揮黨的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就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創(chuàng)新新媒體時代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管理方式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打破信息傳遞過程中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育管理設備。對實習階段學生黨員進行動態(tài)化教育管理,探索學生黨員新的學習教育模式,如可在新媒體學習平臺中共享學習內容,設立黨建教育專題模塊,定期更新黨建教育內容,讓學生可以及時瀏覽學校黨建工作的開展,增強黨性認識。
(二)有利于做好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發(fā)揮黨的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勢,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把優(yōu)秀大學生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遍_展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模式的研究,能讓學生在實習期間不僅以“企業(yè)準員工”的角色進行實踐還能使學生以一名黨員的身份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幫助學生黨員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永葆生機活力。
(三)有利于提高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做好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考察工作
實習期間,學生黨員因時間、空間的限制,不能及時回校參加黨支部會議和組織生活會等支部活動,而實習階段的學生黨員都為預備黨員,正是考察的關鍵時期,預備黨員思想是否懈怠、思想意識是否淡薄、政治理論是否缺乏,這些問題直接關系著預備黨員的轉正。建立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模式,能更好地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
二、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教育現狀調查及問題分析
習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贬槍Ω呗氃盒E囵B(yǎng)人才的特殊性,在對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習教育現狀調查
1.對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管理機制不完善
高職院校對在外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沒有形成完善的機制和管理制度,也沒有統一的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學生黨員在不同的實習單位實習比較分散,難以集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黨性修養(yǎng)方面,缺乏一以貫之。以寧波城市學院為例,有近60%的學生黨員要參與實習,導致與學生支部缺乏溝通,與入黨聯系人聯系不夠緊密,尤其在支部大會、黨員學習教育活動中,借以工作忙碌為由缺席黨支部活動,造成組織上無法密切關注黨員的思想動態(tài)。
2.實習期間的學生黨員學習主動性不強
我校學生實習的單位一般都是企業(yè)單位,黨員數量較少,大多數企業(yè)都沒有建立黨支部,傳統的學生黨員管理模式和集中整治理論學習形式很難實現,學生黨員缺乏歸屬感,加上企業(yè)文化氛圍的影響,有個別黨員放松對自我的提高,學習意識淡薄,在學習教育方面,出現重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而輕視黨員系統學習的現象,導致黨組織對學生黨員考察培養(yǎng)的脫節(jié),不利于學校的黨建教育管理工作。
3.對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學習情況監(jiān)測度不夠
我校學生的實習企業(yè)大多數比較分散,實習期3~6個月,流動率較高,難以集中開展教育活動。且由于實習單位實習模式不同,學生作息時間不一致,因此,實習階段的學生黨員以自學為主、集中學習為輔,黨組織要求黨員要自主向入黨介紹人匯報思想情況。但在實習期間,學生集中返校次數較少,因此很難保證黨員的學習效果,監(jiān)測力度不強,先鋒模范作用的發(fā)揮等情況缺乏深入了解。
(二)問題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對出現以上現狀進行分分析,主要集中為三個方面。
1.思想上
學生黨員因實習期間工作比較忙、任務較重,忽視了對自我的提高,出現重視專業(yè)技能的學習而輕視思想政治理論提高的思想;而且也會因為單位黨員數量的實際情況,放松對自我的嚴格要求。
2.學習上
學校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教育內容大多是理論性較強的文件,實習單位無法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學生業(yè)余時間學習興趣度不高,因此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也不強。
3.管理上
學生黨員在實習期間,學生黨支部對其缺乏有效管理措施。每次學習活動大多數通過在線的形式布置,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沒有進行跟蹤,反饋不及時,要求也不嚴格,而且對學生黨員在實習單位的表現,如工作表現、職業(yè)態(tài)度、組織紀律、志愿服務等沒有實質性的考量,難以監(jiān)測黨員培養(yǎng)過程。
三、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模式的研究
通過學習現狀調查和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學校應進一步完善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模式,結合本校的學生特點和頂崗實習的特殊性,試探性地建立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模式:一平臺、兩途徑、三跟蹤(如下圖所示)。
(一)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平臺的研究
按照正常的黨員發(fā)展程序,預備黨員有一年考察期,因此對學生黨員在實習期間的學習方式教育直接關系能否順利轉正問題,因此要選擇適合實習期間的學習平臺——依托互聯網、利用網絡資源建立“互聯網+學生黨建”的學習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保證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有平臺、有載體、有條件,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
目前學校各個學院的學生支部,大多數依托“學習強國”平臺,引導學生黨員每天進行學習,可通過集中學習與在線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要求黨員學習內容不落下、學習形式不單一、學習效果有體現,支部對學生黨員的學習效果也要及時反饋。
(二)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途徑的研究
學生黨員在實習期間與企業(yè)建立聯合培養(yǎng)機制,借助企業(yè)黨組織育人力量,在企業(yè)內共享黨建資源,發(fā)揮企業(yè)黨建優(yōu)勢,如學生黨員可以列席參加實習黨支部的政治學習、組織生活及“兩學一做”活動;可以根據地區(qū)成立黨員學習驛站等多種形式,采取集中學習、在線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營造黨員學習氛圍,健全學習制度,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養(yǎng)。
如我校旅游學院,積極與實習單位建立對黨員培養(yǎng)的長效機制,與兩家酒店一起制定管理措施,加強對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教育,學生黨員除了要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習之外,還要參加實習單位的政治理論學習,同時將學生黨員學習情況、實習表現、學習效果等如實反饋給學院,切實提高了學生黨員的學習意識。
如我校藝術學院,在學生黨員比較集中的實習單位成立了黨員工作站,以此開展學習服務工作,這就充分體現了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組織的模式,黨員工作站中設定主要負責的黨員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學生黨員要與黨員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系,確保學生離校不離黨組織。
如我校財金學院,根據本科學生和專科學生實習的情況,建立片區(qū)化小組模式開展學習教育培養(yǎng),根據實習單位的地理位置建立小組并指定小組負責人,由黨員教師進行牽頭指導黨員學習工作,實現學生黨員管理有保障。
如我校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雖然學生黨員較分散,集中學習教育比較困難,但我院學生支部充分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積極打造黨建學習平臺,共享學習資源,借助學習強國APP,對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進行過程監(jiān)測。而且學院與校企合作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定期反饋學生黨員的表現,同時實習單位也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認真、上進的優(yōu)勢,讓學生黨員帶動企業(yè)員工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勢頭。信息學院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極力構建全方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學習教育途徑。
(三)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效果跟蹤的研究
對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效果的跟蹤有三方面:首先,從“互聯網+學生黨建”平臺中定期統計學生黨員學習記錄和學時,嚴格按照黨員的學習要求及時反饋給學生黨員;如商學院由黨務助理統計學生黨員學習分數、心得體會發(fā)布次數以及學習效果的反饋。其次,通過黨支部,設計學習主題,運用在線討論、留言等形式,還可以在線上傳思想匯報,供入黨介紹人隨時查看。如信息學院充分利用學習強國視頻會議平臺,開展學習教育,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使得黨員學習有收獲,理論有提升。最后,建立校企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定期了解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學習情況,對學習不積極、思想懈怠的學生黨員及時進行教育與管理。
四、總結
建立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模式——“一平臺、兩途徑、三跟蹤”,該學習教育模式可以實現如下功能:(1)學習有平臺。讓學生黨員及時了解學生黨建開展情況,加強學生黨員與學院的聯系。(2)學習有途徑,根據實習情況進行小組劃分、成立臨時組織、建立校企合作黨建機制等,將是實習學生黨員重要的學習途徑。(3)學習效果有反饋,及時了解學生黨員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習效果,能提高學生黨員的質量。該模式旨在提高實習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實現對學生黨員的動態(tài)管理,打造具有高職特色的實習階段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王瑋.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途徑初探[J].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2):56-58.
[2]范春艷.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過程中的遴選機制探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3):34-36.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