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菜研究院
雪菜肉末手撕鹵豆腐
由來雪菜肉末手撕鹵豆腐,原汁原味,頗受老百姓喜愛。豆腐營養(yǎng)豐富,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肉末與雪菜可起鮮味,豆腐可吸收肉末的香味,雪菜又可消除肉末的膩味。鹵水豆腐、石膏豆腐、絹豆腐、內(nèi)酯豆腐、豆腐腦,每種豆腐都可與雪菜肉末相加成菜。舊時,江南的雨夜特別冷。百姓人家晚餐吃上一盤肉末雪里蕻撕豆腐,那個味無以言表。雪菜又稱雪里蕻,鄉(xiāng)村人家秋天都要腌上幾甕頭。有客人來就將雪里蕻切得細細碎碎的,油鍋一起,嗞啦一聲,蟄伏了一個冬天的鮮爽就發(fā)散了出來,再放一些肉末,翻炒一會兒,加入水豆腐,一會兒,撒入佐料蓋上鍋蓋。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這樣一道家常菜,胃和心都有了鮮美的著落,浸透了菜汁的豆腐,鮮得“咬了舌頭”。吃著豆腐和細細的雪里蕻,遙遠的鄉(xiāng)情就被勾了出來……《廣群芳譜·蔬譜五》中曰:“有菜名曰雪里蕻,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痹S多咸菜、腌菜南北各異,風味不同,但雪菜南北通吃,人人都愛。雪菜和豆腐相加,別有滋味。
【原料】
凍豆腐150克、榨菜10克、肉末20克、雪菜20克、精鹽10克、味精10克、黃酒10克、油10克
【制作過程】
1、將凍豆腐用冷水解凍,用溫水洗一下,撈出擠凈水分,用手撕成長方片。
2、榨菜切絲,雪菜切粒待用。
3、將鍋放火上燒熱,放油,加肉末和黃酒煸炒。再倒入雪菜稍炒一下放入凍豆腐、榨菜絲和清水燒制,最后調(diào)味出鍋。
【制品特點】
湯鮮味美、開胃爽口
夏暑干蒸雞
夏暑干蒸雞是夏天的一道營養(yǎng)菜。夏季,想有效解暑增加營養(yǎng)該怎么辦呢?多吃熱茶和夏暑干蒸雞。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干蒸雞這道菜,一向只能讓人口舌上火,怎么會解暑呢。夏季喝熱茶確實起到降溫的效果。將原料放進蒸籠里烹調(diào),特點是好吃、易做,使干蒸雞不走味,肉質酥爛、咸鮮適口,味道純正。
【原料】
竹園小草雞凈料700克、黃酒30克、精鹽15克、雞精30克、雞汁30克、蔥10克、姜10克、糖5克
【制作過程】
1、將竹園小草雞宰殺好,沖洗干凈,瀝干血水。
2、將竹園小草雞用姜、蔥、雞汁、雞精、精鹽、黃酒、糖和少量清水腌制。
3、最后放入蒸箱蒸一個半小時即可。
【制品特點】
香氣濃郁、肉質細嫩
寨橋老鵝
寨橋老鵝,是常州農(nóng)家的一道名菜。它和寨橋地名歷史一樣悠久。寨橋有“南寨橋”與“北寨橋”之分。相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后,與西施隱居在今天的寨橋一帶。范蠡死后,人們?yōu)榧o念他,便把這一帶稱作“蠡塘”,蠡塘一帶形成街市后,這里自然就成了蠡塘鎮(zhèn)。
據(jù)明史資料記載,元朝末年,朱元璋在攻取南京(應天府)后,派大將徐達為元帥,郭英為先鋒,率領五萬大軍東征常州。張士誠派足智多謀的親弟張士信為元帥,兒子張虬為先鋒,領兵十萬救援常州。兩軍在“蠡塘”一帶交戰(zhàn),張士信將徐達全軍團團圍困。徐達派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便令西征軍元帥常遇春與湯和各領兵五萬,分南北兩路向常州進發(fā),救援徐達。至“蠡塘”附近一帶的楊柳河兩岸,安營扎寨,稱作“南寨”?!绑惶伶?zhèn)”因常遇春長期扎寨于此,遂改名為“寨橋鎮(zhèn)”,位于鎮(zhèn)北的“蠡塘橋”,自然也被改稱為“北寨橋”。到了明朝崇禎年間,當?shù)赜凶R之士在這條新拓的南運河上又架起了一座木結構橋,人稱“南寨橋”。
寨橋周邊都是河網(wǎng),老百姓形成了在河邊放養(yǎng)老鵝的習慣。養(yǎng)鵝也是寨橋人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農(nóng)作飼養(yǎng)業(yè)。在寨橋人的心目中,老鵝的收入是全家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送鵝也成了寨橋人的風俗。每到端午時節(jié),人們走親訪友,總會送上一只鵝,待中午時分,主人便會端上一大盆冒著熱氣的鵝煲,吃著鮮嫩的鵝肉,喝著美味的鵝湯,仿佛是在品嘗世間最美好親情。烹制“寨橋老鵝”是寨橋地區(qū)的一道傳統(tǒng)絕技,因烹飪方式獨特,味道鮮美而聞名南北?!罢瘶蚶嚣Z”經(jīng)過多年傳承,漸漸成為一道地方名菜。
【原料】
本地老鵝500克、茭白100克、蔥10克、姜10克、精鹽15克、味精10克、糖20克、黃酒10克、醬油20克
【制作過程】
1、老鵝剁塊焯水洗凈,茭白切滾刀塊備用。
2、炒鍋留油燒熱,下蔥、姜等煸香,放入老鵝煸炒,加醬油炒上色,淋黃酒。
3、加水,大火燒開,小火慢燉3小時。
4、大火收汁裝盤即可。
【制品特點】
口味濃郁、咸鮮略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