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祎蔓
2020年8月13日,被譽為“新冠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諾(688185.SH)正式在A股科創(chuàng)板掛牌。2019年初公司就已在港股成功上市(康希諾生物,06185.HK),一年多的時間,其受到全球投資者的熱烈追捧和大量資金的加持,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從最初的每股30港元左右已達到了最高近300港元,成為了十倍牛股。此次登陸A股,正值新冠疫苗II期臨床試驗順利通關、即將進入III期臨床試驗之際,康希諾更是受到了萬眾矚目,上市發(fā)行價高達209.71元/股,成為了投資者心中名副其實的“超級大肉簽”,甚至有投資人給出了其千億市值的預期。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8月初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顯示,全球新型冠狀肺炎(以下簡稱“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800萬例,死亡病例近70萬例。當前,要想真正有效、快速地制止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的大幅蔓延,新冠疫苗無疑成為了對抗疫情最有效的“大殺器”。而疫苗早一天研制成功,就能早一天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因此,當前全球疫苗研發(fā)組織都在爭分奪秒,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國內外已有超過100多種新冠疫苗處在研發(fā)進程中,但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還僅個位數(shù),康希諾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lián)合開發(fā)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以下簡稱:Ad5-nCoV)就是其中之一,據媒體報道,Ad5-nCoV于今年6月得到了II期臨床試驗研究數(shù)據,結果顯示該疫苗十分安全,且一針接種即可引起顯著免疫反應,因此支持該疫苗進入III期有效性研究。
當前,全球進入臨床試驗的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RNA疫苗3條不同技術路徑的疫苗,而Ad5-nCoV采用的就是腺病毒載體的創(chuàng)新技術路徑,與其他技術路線的疫苗相比,Ad5-nCoV呈現(xiàn)出的優(yōu)勢在于它既可誘導體液免疫應答,也可以誘導細胞免疫應答,其中體液免疫的作用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細胞免疫的作用是清除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而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在預防和清除新冠病毒的過程中共同起著關鍵作用,因此,Ad5-nCoV的技術先進性不言而喻。且值得一提的是,Ad5-nCoV已于今年6月25日獲得了軍隊特需藥品批件,這使得大家對Ad5-nCoV的盡快問世更加充滿了信心。
同時,更令廣大投資者欣喜的是,伴隨著新冠疫苗的誕生,百萬億級的企業(yè)利潤也將隨之產生,據華西證券的研究報告測算,我國擁有14億的人口基礎,如果新冠疫苗接種率最保守達到WHO推薦的25%、中性40%、樂觀60%,每人接種2支,單支凈利潤為15元,單人份凈利潤為30元,中性假設下凈利潤就達到了168億元,而發(fā)展中國家超40億人,中性假設下達到25%,70%選擇中國生產的低成本疫苗,對應凈利就高達210億元,因此,國內新冠疫苗企業(yè)凈利潤有望達到378億元。而當前康希諾已經成為我國最有希望提供安全、有效新冠疫苗的企業(yè),接下來,如果Ad5-nCoV的III期臨床試驗如期完成并最快獲批上市的話,就意味著,康希諾不僅將為我國抗擊新冠疫情貢獻非常大的力量,更將為自身贏得“長?!钡睦麧櫩臻g。
此次,康希諾能在新冠疫苗全球研發(fā)競賽中成為佼佼者,無疑是由于其具有強大的科研團隊和超前的國際視野,據了解,康希諾是由宇學峰博士、朱濤博士、邱東旭博士和毛慧華博士4位海歸科學家共同攜手創(chuàng)立,更匯聚了眾多疫苗行業(yè)的資深專家,在他們的帶領下,康希諾擁有了超強的研發(fā)實力,并把產品定位在了更新?lián)Q代的疫苗產品、進口替代的疫苗產品以及全創(chuàng)新疫苗產品,比如,針對流行性腦膜炎疫苗市場,公司開發(fā)了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以替代目前國內市場的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而針對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疫苗市場,公司則開發(fā)了DTcP疫苗,以替代國內目前主流的共純化DTaP疫苗。又比如,針對肺炎球菌疫苗市場,公司開發(fā)了PCV13i 和全球創(chuàng)新疫苗PBPV,以替代目前國內市場的PPV23和進口PCV13疫苗。而強勁的科研實力自然離不開大量的科研投入,據了解,康希諾近三年的研發(fā)費用已分別高達0.68億元、1.13億元和1.52億元,預計2020年到2022年還將陸續(xù)投入9億-12億元左右,而大量的投入也為康希諾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康希諾已取得19項授權發(fā)明專利,其中16項為境內發(fā)明專利,2項為美國發(fā)明專利,1項為歐盟發(fā)明專利。
不僅如此,經過十余年的技術沉淀,當前,康希諾在疫苗研發(fā)和生產領域更成功建立起了四大領先核心技術平臺,包括多糖蛋白結合技術、蛋白結構設計和重組技術、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和制劑技術,這四大平臺技術基本涵蓋了疫苗研發(fā)中的主要先進技術。就具體應用來講,通過多糖蛋白結合技術平臺,康希諾成功生產出了多種載體蛋白和多糖,更研發(fā)出了安全性更好、免疫原性更強的多價結合和聯(lián)合疫苗。而通過蛋白結構設計和重組技術平臺,康希諾也研發(fā)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肺炎新型抗原及百日咳新型重組生產菌株。且憑借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平臺,公司更開發(fā)出了結核病、帶狀皰疹、埃博拉病毒等疫苗,其中,其研制的埃博拉病毒已于2017年獲得了中國新藥申請批準并完成了新藥注冊,當前已成為中國第一種經批準作應急使用及國家儲備的埃博拉病毒疫苗。此外,憑借先進的制劑技術,康希諾在研疫苗也更大幅度地提高了安全性。
可以看到,承載著“健康、希望、承諾”的美好愿景,康希諾不僅努力為國人提供著對標國際質量標準的優(yōu)質疫苗,更在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等瘋狂來襲時,憑借著先進的核心技術平臺和雄厚的研發(fā)實力,竭盡所能地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據了解,自2000年起全球范圍內已上市的創(chuàng)新疫苗有16款,其中多項疫苗是全球重磅疫苗,且以總銷售收入計算,2019年全球十大重磅疫苗的總市場份額占比高達60%左右。而康希諾自成立就一直致力于研發(fā)、生產和商業(yè)化對標國際質量標準的創(chuàng)新疫苗,如今已經擁有了豐富的在研產品,研發(fā)管線已成功涵蓋預防腦膜炎、埃博拉病毒病、百白破、肺炎、結核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狀皰疹等多個適應癥的臨床接種量較大的重磅疫苗,招股說明書顯示,康希諾針對13種適應癥已成功研發(fā)出了16種疫苗,預示著擁有創(chuàng)新技術且致力于創(chuàng)新疫苗研發(fā)的康希諾未來發(fā)展空間將十分廣闊。
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當前康希諾的兩個腦膜炎球菌疫苗產品MCV2 、MCV4已成功提交了新藥申請并獲得受理,MCV2為中國潛在的最佳雙價腦膜炎球菌疫苗,MCV4為中國預防腦膜炎的首創(chuàng)疫苗。而具體產能方面,康希諾在天津已經基本建成了總建筑面積達38000平方米的生產廠房,設計、建造和運營均達到國際標準,設計年原液產能約7000萬劑至8000萬劑,完全可以滿足臨近上市疫苗產品MCV2、MCV4等商業(yè)化生產。
不僅如此,除了備受大家矚目的新冠疫苗,康希諾還有多個項目也成功進入了臨床試驗:其中DTcP預計2020年完成Ⅰ期臨床試驗,2022年完成Ⅲ期臨床試驗,屆時有望成為中國最佳的嬰幼兒用DTcP疫苗;DTcP加強疫苗也預計2020年完成Ⅰ期臨床試驗,2021年完成Ⅲ期臨床試驗,屆時有望成為中國首創(chuàng)的DTcP加強疫苗;PCV13i預計2020年完成Ⅰ期臨床試驗,2022年完成Ⅲ期臨床試驗,未來有望成為中國最佳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13,包括PBPV疫苗目前也進入了I期臨床試驗,該疫苗為全球創(chuàng)新疫苗,目前國內暫無相同概念的上市產品及在研產品。與此同時,康希諾還擁有6種臨床前在研疫苗,包括帶狀皰疹、腦膜炎、脊髓灰質炎、腺病毒等,在研疫苗品種可謂十分豐富。
憑借著廣闊的市場發(fā)展空間,疊加自身豐富的在研品種,當前的康希諾無疑已經駛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對此,康希諾也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接下來公司將盡快推動臨近商業(yè)化階段產品的上市銷售,著力開拓市場,加強疫苗研發(fā)管線的建設,構建覆蓋全國乃至境內外的銷售網絡,全面提升市場占有率,最大程度地提高盈利水平。同時,結合國際優(yōu)質的研發(fā)資源,致力于持續(xù)推進創(chuàng)新疫苗的研發(fā),從而成為一家立足中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疫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