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卓
摘 ?要:隨著新課標深入推進發(fā)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已經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所認可。合作學習能夠營造積極和諧的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領導能力。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廣泛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交流,繼而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養(yǎng)。該文將圍繞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予以淺顯分析。
關鍵詞:小組合作 ?小學語文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c)-0178-02
隨著新課改逐漸深入推進,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涌入課堂教學當中。小組合作學習法是當前較為流行的課堂教學形式之一。其主要原因是這種教學方法,形式多樣,教學成效明顯。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并不是所有教師都能靈活運用,且學生學習成效不明顯。為此,筆者依照新課標明確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看法。
1 ?小組合作,營造積極和諧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營造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應采用和藹可親的教學態(tài)度,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所有學生都能踴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在注重師生關系的同時,還要將該課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為學生答惑解疑。由于小學生生性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法,以小組為單位,將教學問題拋給學生,學生在小組學習討論交流中尋找答案。這樣既能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還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認知方法,學些他人長處補己短處,強加學生記憶力,使其在活躍的思維中充分發(fā)揮自己智慧潛能[1]。
2 ?優(yōu)差結合,調動學生積極性
小組合作教學既不是制造熱烈教學氛圍的模式工具,也不是公開課教師調整自身狀態(tài)的借口。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正確理解“小組合作”含義,并依照該班學生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諸多方面因素將其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合作,實現(xiàn)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該種學習模式將原本在班級中的旁觀者轉變成積極參與者,讓學生明白學習動機的同時,還讓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轉變成團隊之間的競爭,強化學生團隊意識,培養(yǎng)學生人與人之間合作能力。為此,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以優(yōu)差結合法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劃分,強化學生責任感,讓學生意識到彼此合作的重要性,使其在小組合作中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依照該班實際情況采用1∶2∶1的形式對實施分組教學,也就是一個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帶領兩個中等生和一個學困生,這樣學習中等生與學困生在優(yōu)秀學生的帶領下調動學習積極性[2]。
3 ?分派角色,培養(yǎng)學生領導能力
小組合租學習實際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教師讓學生小組討論時,小組成員彼此大眼瞪小眼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道讓誰先說,浪費課堂寶貴時間;另一種情況小組討論開始后,每個組員都爭先恐后回答問題,互不相讓。為了避免上述兩種情況發(fā)生,教師應在小組合作中選出一名小組長,為每個人分配不同角色,定期輪換,這樣所有學生都能成為小組長、記錄員、資料查找員等。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以此高質量完成小組合作。這樣學生不僅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還能虛心聆聽別人的想法與意見,從而培養(yǎng)學生溝通交流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協(xié)調能力,為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奠定良好基礎[3]。例如,在學習《落花生》一課時,教師應在授課前,分派好每個學生角色,有的學生查找花生的生長資料,有的學生查找有關花生的資料,有的學生負責講解,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合作中得到學習與鍛煉。
4 ?討論問題,注重問題數(shù)量與質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三四次課堂教學討論,整個課堂教學效果已經呈現(xiàn)出“高潮迭起”的教學氛圍,致使小組合作討論時間少之又少,即便教師為學生留出小組討論時間,也常常因為時間有限無法深入討,很多學生剛剛進入討論角色,思維靈感乍現(xiàn)就得被迫喊停。針對這種小組學習情況,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深入探究的學習能力,每次討論時間控制在15min以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成效[4]。例如,在學習《落花生》一課時,該文點睛之句為:“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筆者帶領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先是將有價值的問題一一列在黑板上,保證每個問題都有討論意義,例如,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你覺得花生品質與做人品質相同嗎,為什么?待提出問題后,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討論興趣,掌握問題含量大小,倘若問題含量較小,學生討論個兩三句便無話可說,失去談論的意義,倘若問題含量過大,超出學生認知范圍,致使學生在討論中常常顯得無從下手,無法激發(fā)學生討論興趣。為此,教師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時應注重問題設計質量。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思維,強化學生各項能力發(fā)展。
5 ?小組評價,提升學生自身素養(yǎng)
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以后,許多教師常常只注重“討論問題”的結果與答案,忽略評價學生小組學習質量,未能對課堂討論效果,課堂討論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評論探析,未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教學作用。小組合作模式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尋找答案,而是讓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繼而提升自身素質。為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待學生完成小組合作之后,教師收到學生討論結果以后,應對學生學習情況予以及時反饋,并對其進行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思維方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中,能夠相互啟發(fā)后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火花,從而引發(fā)學生更多創(chuàng)設性暢想。正確的評價具有一定性的導向性,教師應認真聆聽學生的意見,并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指導性意見,每組討論完畢后,教師應對該組予以全面客觀的正確評價,促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競爭意識。在評價學生時應以表揚、鼓勵為主,提升學生自信心。
6 ?結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討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逐漸被廣泛應用與重視,其主要原因是該種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課堂單互動模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模式,為小學語文教學打開新的局面。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既能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又能深入挖掘每個學生自身潛能,讓學生在課堂探討互動中,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一同學習一同進步。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教學的作用,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能夠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高效率開展。
參考文獻
[1] 馬建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20(2):18.
[2] 唐芳.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137.
[3] 周華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13):58-59.
[4] 卞真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