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春
摘 要:黨的力量來源于組織,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是做好基層黨建的著力點和關鍵。本文從組織力在高職院?;鶎狱h組織的具體表現,影響基層組織力提升的因素和提升高職院?;鶎狱h組織組織力的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述,不斷增強黨的組織優(yōu)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真正把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宣傳和貫徹執(zhí)行黨的決定,領導院(系)科學治理,團結動員師生,推動內涵發(fā)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堅強堡壘。
關鍵詞:高職院校;組織力;提升;措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盵1]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主要指基層黨組織為完成其目標任務、在自身職權范圍內,對自身網絡、資源和黨員群眾進行宣傳、引導、發(fā)動、凝聚、整合和干成事的能力。
一、高職院?;鶎狱h組織組織力的具體表現
高職院校二級黨組織是辦學治校的中間力量,要把其建設成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定有效宣傳和貫徹執(zhí)行,領導院(系)科學治理,團結動員師生,推動內涵發(fā)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堅強堡壘。高等職業(yè)院?;鶎狱h組織的組織力包括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師生員工凝聚力、組織號召力、發(fā)展推動力和自我革新力。
政治領導力是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通過增強政治功能,發(fā)揮黨的政治優(yōu)勢,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zhàn)斗堡壘,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教育教學、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服務師生的全過程中。
組織覆蓋力是指黨組織適應高職教育“雙高”計劃、產教融合等新要求,要在教研室、教學團隊、項目團隊、學生組織和頂崗實習中有效建立黨組織,實現全覆蓋。持續(xù)強化黨組織建設,有效融入學?;鶎又卫怼⒔逃虒W、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為堅持和落實黨的領導、發(fā)揮二級院系黨總支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奠定堅實基礎。
師生員工凝聚力是指堅持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組織引領師生,特別是青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師生的自覺行動。
組織號召力是指發(fā)揮黨總支的組織功能、組織力量、組織優(yōu)勢,做好組織師生、宣傳師生、凝聚師生、服務師生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師生組織起來,最廣泛、最有效地動員一切力量,共同推進院(系)建設改革發(fā)展。
發(fā)展推動力就要積極抓好本質工作,在落實完成好上級布置的每一項任務同時,主動作為推動發(fā)展;要著眼于院(系)當前眼下的工作,也是對未來的情況進行預判和謀劃,推動院系高質量的發(fā)展。
自我革新力是指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以正視問題的勇氣、以解決問題的擔當,建立工作督查和責任追究制度,經常性開展自查自糾,有針對性地解決黨總支自身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黨組織和黨員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二、影響高職院?;鶎咏M織力的因素
(一)黨組織自身不強
一些或個別基層黨組織存在黨的建設不夠深入扎實,工作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推動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夠到位,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組織師生、宣傳師生、凝聚師生和服務師生作用發(fā)揮不力等現象。一些黨組織建章立制、規(guī)范化管理有待完善,政治生活流于形式,“三會一課”形式單一,未能激發(fā)黨員和師生員工的興趣。
(二)黨務干部的能力不足
一些院系黨組織書記,主動學習不夠,思考不足,同時大部分黨支部是兼職支書記和委員,由于科研、職稱的原因,導致基層黨務精力投入不足、自身學習動力投入不足,黨務專業(yè)能力水平和能力還需提高。
(三)制度落實不到位
一些支部的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活動形式單一,質量不高,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未能很好發(fā)揮。
(四)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
消費主義思潮、西方憲政民主、西方新聞觀、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日常行為進行錯誤影響。
三、提升高職院?;鶎狱h組織組織力的措施
(一)夯實黨組織的建設
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要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要利用理論中心組、黨總支(支部)黨課學習,教職工政治學習、學習強國等APP,組織黨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圍繞院(系)教育教學開展工作,保證監(jiān)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校辦學目標定位、辦學理念、辦學精神、校訓、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黨委工作部署等在本黨組織內的貫徹執(zhí)行。加強對軟弱渙散黨支部進行集中補課,同時也要看到黨支部存在的個體現象,堅持差什么補什么,著力解決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力、戰(zhàn)斗堡壘作用發(fā)揮不明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不充分等突出問題,通過集中整頓,推進黨支部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牢固樹立民主意識,大力弘揚民主作風,完善并嚴格黨總支委員會議制度,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guī)則,確保重大問題由集體充分討論和決定,進一步提高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堅持公正、公開、公平原則,堅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著力形成以黨風帶校風良性循環(huán)。加強對群團組織的領導,指導群團組織依據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對教育教學理論和政策的研究,讓黨組織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具有話語權和領導力。
(二)健全組織
適應雙高計劃、產教融合、學徒制等要求和辦學方式的深刻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努力把黨的組織建到教學團隊、教科研重點項目、頂崗實習基地、學習寢室及學生組織中,實現黨的組織形式與黨的工作任務有機結合,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黨的工作覆蓋面。
(三)抓好“三會一課”
“三會一課”的內容包括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和按時上好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