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平,馮潔美,陳昌枝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廣西 貴港 537100)
重癥肺部感染是臨床常見感染類型,也是一種臨床多見的急危重癥,后期可逐漸發(fā)展為急性呼吸衰竭、休克及意識障礙等,如不及時治療病情發(fā)展迅速且死亡率高[1]。重癥肺部感染多為強力致病菌、耐藥菌、多種細菌混合感染所致,而此病所產生的痰液多而黏稠,咳出困難,影響呼吸功能和治療效果[2]。且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對此類患者的治療,如僅采取抗菌治療,則其所獲得的臨床療效較差,究其原因,多因感染無法徹底清除所致。電子支氣管鏡灌洗針對性強,灌洗增加局部刺激,可準確吸出黏稠的痰液分泌物,促進排除氣道分泌物,減少局部炎性刺激,進而達到較好的療效[3]?;诖耍狙芯块_展電子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療,獲得滿意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4]:符合重癥肺部感染診斷;年齡18~80歲;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5]:肺部結核、異物及其他肺部疾??;其他惡性腫瘤;精神異常;肺泡灌洗禁忌證者?;颊呷朐汉蠼浕颊呋蚱浼覍僦橥獗狙芯浚⒑炇鹬橥鈺?,并且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7年0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重癥肺部感染患者12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61例),男37例(60.66%),女24例(39.34%),年齡35~78歲,平均(62.79±2.83)歲;觀察組(61例),男35例(57.38%),女26例(42.62%),年齡39~79歲,平均(63.26±2.78)歲。兩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行基礎治療,對照組予以吸氧、抗生素、化痰止咳、基礎疾病處理、痰培養(yǎng)等。觀察組在其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電子支氣管鏡吸痰,并將吸出物作為標本進行培養(yǎng)。生理鹽水分段行BAL,10~15毫升/次,時間一般在15 min內,一般每周灌洗2次。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炎癥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炎癥指標水平明顯降低,而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水平明顯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明顯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2.4兩組患者細菌清除率及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細菌清除率為93.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5.90%,且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細菌清除率及臨床療效比較
支氣管鏡作為一項內窺鏡技術,通過將支氣管鏡探頭經口、鼻或氣管導管置入下呼吸道,可以直接觀察到肺部直接情況,并且清晰的顯示出病變部位,并可發(fā)現許多隱匿性的疾病[7-8]。支氣管鏡檢查方便快捷,順應性好,一般人群可以耐受?;诖硕a生的采取電子支氣管鏡進行的BAL治療,向支氣管肺泡內注入適量的生理鹽水,一般是通過纖維支氣管鏡來完成生理鹽水的注入[9-11]??梢杂行У胤治黾毎煞趾涂扇苄猿煞郑诖诉^程中,采取直接灌注使用無菌的生理鹽水,可有效地清除呼吸道滯留物質,可以明顯地改善患者氣道阻塞的情況,同時可以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12]。而在灌洗過程中,可以將肺部的帶有細菌的痰液稀釋后,隨著管道吸出,使患者感染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BAL可以成為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肺部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具有非常明顯的無創(chuàng)傷性,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13-14]。本研究中,采取IL-6、TNF-α、CRP、WBC炎性指標的聯合檢測手段,其中IL-6是在內分泌、造血、呼吸、循環(huán)、免疫等各個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會因為多種感染性疾病而升高。CRP作為非特異性急性時相蛋白,在對是否存在感染做出評價時,常常將CRP視為敏感指標。TNF-α作為可靠的反應機體的炎性水平的指標,聯合WBC檢測,可對患者機體的炎性現象進行檢測,有效地表現出機體炎癥感染的嚴重性,獲得較好的效果評價。對肺功能、血氣指標的檢測,有效地反映了患者肺功能與呼吸系統(tǒng)健康程度,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姜俊廣等[15]研究中指出,選取嚴重肺部感染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結果患者加用經支氣管鏡BAL治療后血氣分析指標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組,總有效率88.6%高于64.7%(P<0.05)。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炎癥指標水平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炎性指標水平明顯降低,而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水平明顯少于對照組。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水平相比,無明顯差異。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水平明顯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相比,無明顯差異。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明顯改善,其中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細菌清除率為93.4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5.90%,且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0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組研究結果與姚長浩等[16]、楊東星等[17]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在重癥肺部感染患者治療中,采取電子支氣管鏡進行BAL,相對于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炎性指標水平,改善血氣指標與肺功能水平,提升細菌清除率與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