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欣悅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0006-01
胃癌是常見惡性腫瘤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但是胃癌是能夠預防與治療的,若能早期發(fā)現(xiàn)并接受治療,治愈率能夠達到90%,所以當有相關癥狀時,應及時接受檢查,以便有效預防胃癌。那么什么樣的人需要預防胃癌,并接受胃鏡檢查呢?
1. 胃癌有哪些癥狀?
胃癌的發(fā)生存在多階段、多水平以及多因素,早期胃癌病人往往沒有較為明顯的癥狀,部分病人也可能僅有上腹部不適、食欲減退、噯氣、飽脹等,但是當癥狀明顯,則意味著病情已發(fā)展至中晚期,例如貧血、浮腫、嘔血、消瘦、低蛋白血癥、持續(xù)性上腹痛、黑便等,需要引起重視。
2. 胃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由于胃癌發(fā)生率較高,所以我們基本已經見怪不怪,但是我國胃癌早期診斷率卻較低,極大影響了病人5年生存率,因此,建議下列人群能夠早期接受胃鏡檢查,以便盡早明確病情,當發(fā)現(xiàn)有胃癌時,能夠及時治療,具體而言:第一,年齡。對于胃癌而言,年齡是一項重要因素,一般40歲以上的人群需要警惕胃癌,尤其是男性更需要重視胃癌,若是近期有上腹痛等癥狀,或是原有腹部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性質、程度方面的改變,也需及時就診,接受胃鏡檢查;第二,近親屬。若近親屬被確診為胃癌,當存在上腹部不適時,也應及時就診;第三,既往慢性萎縮性胃炎。若是曾被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定期入院進行胃鏡檢查,尤其是重度萎縮,并且還伴有重度腸化生者,更需要重視胃鏡檢查,通常而言,輕度萎縮性胃炎者建議隔5年進行1次胃鏡檢查,而中度萎縮性胃炎者可3年復查1次,重度萎縮性胃炎者應當1年復查1次,以便有效排除胃癌病變;第四,不良生活習慣。當長期有飲酒、吸煙、飲食無度等習慣者,需要重視胃鏡檢查;第五,胃癌高發(fā)區(qū)。若是居住在胃癌高發(fā)區(qū),受飲食、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也可增加胃癌發(fā)生風險,需要及時排查。
3. 胃部疾病與胃癌有什么關系?
當伴有胃潰瘍、慢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胃部疾病時,不一定會得胃癌,但是也會增加患癌風險。因此,若是胃潰瘍者,需要及時就診,并接受正規(guī)化檢查,避免病情惡化,發(fā)生胃癌;若是慢性胃炎者,尤其是長期慢性胃炎或是嚴重慢性胃炎者,當發(fā)生不典型增生、有腸化生、萎縮性改變時,必須警惕胃癌;若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并且檢查結果顯示陽性,加之合并有胃潰瘍、慢性胃炎等慢性胃疾病,容易罹患胃癌,需要及時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并且不僅需要本人清除,其家人也需及時檢查,避免發(fā)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4. 胃癌診斷方法有哪些?
病理活檢加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當然,之后還需進行分期診斷,所以目前來講,胃鏡是診斷胃癌的最佳方法,其診斷效果優(yōu)于CT、核磁共振、超聲等檢查,所以切勿因做胃鏡痛苦,而進行其他檢查,否則會直接影響治愈率。就胃鏡檢查而言,其可借助一條柔軟、纖細的管子,經由底部探頭觀察胃部,即便病變較為細微,亦能有效發(fā)現(xiàn),而且現(xiàn)在胃鏡檢查已經有了明顯進步,多數(shù)醫(yī)院均在開展超細內鏡、無痛胃鏡檢查,檢查痛苦大幅度降低,不過受檢者也需注意下列檢查前注意事項,以免影響檢查結果,詳細而言:第一,若是近期正在服用抗凝藥物,需要停藥7天后再接受胃鏡檢查;第二,接受胃鏡檢查前的8至12小時切勿進食;第三,若是受檢者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可在接受胃鏡檢查的當天正常服用擴冠藥、降壓藥。若是沒有其他特殊情況,接受胃鏡檢查后的2小時便能喝水、吃飯,不過建議水與食物以溫軟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溫度較高食物;此外,若是十分恐懼胃鏡檢查,也可與醫(yī)生進行溝通,在鎮(zhèn)靜狀態(tài)下接受胃鏡檢查,也即是無痛胃鏡,并且為確保檢查安全,進行胃鏡檢查前還需接受其他幾項化驗檢查,受檢者應積極配合。
5. 得了胃癌該怎么辦?
多數(shù)人認為得了胃癌后是被嚇死的,其實這種說法過于夸張,臨床中很少有過于恐懼而離世的病人,胃癌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恐怖,多數(shù)胃癌病人均能帶癌生存,所以建議得知自己患有胃癌后,切勿驚慌,需要積極調整心態(tài),而家人也不必將病人當做“瓷娃娃”,不然反而會讓病人有心理負擔,覺得人生沒有價值。除卻調適心態(tài),也需科學就醫(yī)?,F(xiàn)實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病人不規(guī)范治療,極易刺激腫瘤細胞生長,提升后續(xù)治療難度,所以首次診療至關重要,應引起胃癌病人的重視。關于首次診療,病人一定要明確兩點,其一是在消化腫瘤專科中就診,其二是配合醫(yī)生進行病情評估與檢查,之后再做治療決定。多數(shù)病人十分心急,總想著今天確診,明天便安排手術,其實發(fā)現(xiàn)胃癌時,距離胃癌發(fā)生已經有一段時間,所以并不急于這三五天,除卻有梗阻、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病人需要盡快手術外,有些等待其實是為了接受更好的治療,當醫(yī)生結合檢查結果全面了解病人身體狀況以及腫瘤時間后,才能量身打造科學治療方案,提升生存率,所以切勿應一時著急而影響整體療效。
總之,40歲以上的人群、近親屬被確診為胃癌、既往慢性萎縮性胃炎史者、存在不良生活習慣者、長期居住于胃癌高發(fā)區(qū)者更需要警惕胃癌,并通過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有效預防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