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寅虎
摘 要 標準合同是一方為通常和重復使用的目的而預先準備的合同,自世紀末世紀初以來在交換領域被大量采用,是交易中最主要的締約模式。標準合同在國際貿易各個領域的運用十分廣泛,其中在國際貨物買賣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并形成國際貿易標準合同。
關鍵詞 施米托夫 國際貿易 標準合同
1標準合同的主要類型
1.1定型化合同
施米托夫教授認為,由單獨的企業(yè)或企業(yè)集團制定的定型化合同對于剝削弱方當事人的危險性顯然比采用示范合同格式要更大些,這是我們在考察國際貿易關系中對標準合同中的弱方當事人予以保護問題時不得不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但另一方面,施米托夫教授也提出定型化合同最常見的領域是國內市場,因為這種合同以壟斷或支配性的經濟地位作為先決條件,而在對外貿易的國際競爭環(huán)境中,這樣的條件并不經常存在。當然,國際貿易中不經常存在定型化合同,并不表示貿易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合同。對于定型化合同,施米托夫教授指出了兩點考慮:一是在經濟上無害的法律是可以允許的;二是對于國際上出現(xiàn)的一些國際定型化合同需謹慎對待。
1.2示范合同格式
國際貿易中使用的示范合同格式要比定型化合同多得多。主要有如下三種分類方法:
(1)完全的示范合同格式與部分成套標準條件。完全的示范合同,其目的在于實現(xiàn)全部標準化,即對合同的全部或大部分條款都作出規(guī)定。各國際貿易協(xié)會和聯(lián)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制定的多數標準合同都屬于這一類。成套標準條款涉及的只是合同的一部分,只將那些典型的和經常使用的條款標準化。國際商會制定的1953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就是合同中部分條款標準化的例證。
(2)根據制定示范合同格式的主體不同,可以將國際貿易標準合同做如下劃分:第一種是由單個企業(yè)制定的國際貿易標準合同。第二種是由企業(yè)集團制定的國際貿易標準合同。第三種是由作為制法機構的國際組織制定的國際貿易標準合同。
(3)根據貿易種類的不同,可以將國際貿易標準合同做如下劃分:
第一種是針對某一種商品或某一特定種類的商品擬定的標準合同。第二種是針對某一組商品擬定的標準合同。第三種是針對毫無例外的各種商品擬定的標準合同。
從總體上看,施米托夫教授認為,示范合同在經濟上是無害的。示范合同通常被用于平等當事人之間的討價還價,在談判中常常被加以修改,以便在談判當事人之間達成經濟利益上的平衡。定型化合同很可能因提出合同條件的一方處于壟斷地位而濫用其經濟實力,從而犧牲經濟上較弱的一方當事人的利益。因此,他認為,現(xiàn)代國際貿易中使用的標準合同屬于示范合同,而不是定型化合同。
2標準合同中的經濟平衡
施米托夫指出,國際貿易中要求保護的利益與國內市場有很大的區(qū)別。在國際貿易中,弱方當事人是發(fā)展中國家當地的地方企業(yè),如原材料的出口商和工業(yè)品的進口商,以及希望自行開業(yè)的地方運輸公司或保險企業(yè)。而在國際上,工業(yè)高度發(fā)達、國際貿易上有著長期經驗的銀行、保險和運輸等輔助性服務設施完善和相當富有的國家所面對的事一些或者根本不具備發(fā)達國家的上述各項特征,或者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的國家。特別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因此,國際貿易中需要保護的利益主要是已獲得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和其他落后于美國、蘇聯(lián)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國家的利益。
因此,施米托夫借助前面提到的關于示范合同的分類,并把它擴大適用于包括定型化合同在內的各種類型的標準合同是適當的。這些合同可分為:
2.1由單個企業(yè)制定的合同
就單個企業(yè)而言,如前所述,必須重點關注那些在國際上,有時在全球范圍內經營業(yè)務的大型跨國公司的行為。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到以下兩點:
(1)多數跨國公司已經意識到其合同對經濟上的弱方當事人應盡的義務和應具有的良好表現(xiàn)。這類的跨國公司比較開明,深知保護國際貿易中弱方當事人利益的重要性,因此不是我們所操心的對象。
(2)部分跨國公司無節(jié)制地濫用它在海外市場上的支配地位的情況是我們必須著重考察的。幸而其中的某些情況已經由歐洲共同體揭露出來。奇奎塔香蕉案就是一個典型。如果委員會的調查是正確的,而此項市場行為在具有完善的管理限制性貿易做法和壟斷的法律的共同市場的工業(yè)國是可能發(fā)生的。
2.2由企業(yè)集團制定的合同
這類合同在最初無疑是偏向各該組織成員的。但是近年來,許多組織在態(tài)度上都有所轉變,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對經濟上的弱方當事人所承擔的責任,并且準備接受更加公證和利益平衡的合同條款。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癮歸因于聯(lián)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活動。
2.3由國際機構倡導的合同
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合同與國際公約從整體上所代表的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要強于單個企業(yè)或各貿易協(xié)會的合同格式。這是由于國際組織的目標本來就是為了公平地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國際機構所倡導的合同應是最值得期待和令人放心的。
3結語
國際貿易中的標準合同的產生,本質上是出于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其主要包括定型化合同和示范合同格式兩大類。其中,定型化合同傾向適用于那些基本上形成交易習慣、國際組織為了平衡合同雙方利益而特別制定的必須使用的條款,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雙方訂約效力、促進國際貿易,還可以避免很多國際貿易中不必要的爭議和糾紛。示范合同格式則更傾向對尊重雙方在貿易活動中的意思自治,以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英)施米托夫.國際貿易法文選[M].趙秀文選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