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華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計劃生育服務站 甘肅山丹 734100)
在現代醫(yī)學中健康教育作為一個組成部分極為重要,作為一個重要手段可對健康進行促進和維持,人們可以通過健康教育,對健康生活和行為方式進行采納,對健康有益,可將對健康造成影響的危險因素進行消除和減輕,也可對疾病進行預防,對患者生活質量提升發(fā)揮促進作用。在預防出生缺陷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所呈現的效果較好。對育齡夫婦開展健康宣教十分重要,有助于預防出生缺陷情況,近年來,逐漸被推廣使用[1-2]。本文對2017 年01 月至2018年06 月共選擇50 對育齡夫婦予以數據值指標資料分析,對于育齡夫婦中實行出生缺陷預防教育干預的效果予以總結,希望進一步減少出生缺陷情況的發(fā)生。
將2017 年01 月至2018 年06 月共選擇50 對育齡夫婦納入指標數據值研究,包含準備要孩子和已經懷孕的50 名女性和50 名其配偶。對照組:女性的年齡最高值是43 歲,年齡最低值是23 歲,年齡平均值是(31.26±5.64)歲;男性的年齡最高值是45 歲,年齡最低值是26 歲,年齡平均值是(32.59±4.82)歲。試驗組:女性的年齡最高值是42 歲,年齡最低值是21 歲,年齡平均值是(31.33±5.52)歲;男性的年齡最高值是44 歲,年齡最低值是25 歲,年齡平均值是(32.64±4.77)歲。對試驗組和對照組育齡夫婦數據值基礎資料實施相比,未出現數據值指標測定和研究統計學差距(P>0.05)。
1.2.1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出生缺陷預防教育干預措施
對育齡夫婦予以簡單健康教育,告知其出生缺陷相關基礎知識等。
1.2.2 試驗組采取全面出生缺陷預防教育干預措施
對育齡夫婦予以優(yōu)生優(yōu)育知識和出生缺陷相關預防知識的健康教育,采取視頻、宣傳欄等方式予以宣教,下發(fā)宣傳品等實施現場知識教育,定期組織優(yōu)生優(yōu)育、懷孕期間保健、出生缺陷相關預防知識的健康講座,定期開展學習班,對高危育齡夫婦實施集中學習干預或是一對一的溝通指導等。
(1)統計育齡夫婦健康知識掌握合計值。
(2)統計育齡夫婦滿意狀況合計值。
(3)統計出生缺陷合計值。
計數資料(育齡夫婦健康知識掌握合計值、育齡夫婦滿意狀況合計值、出生缺陷合計值)以例數或百分率予以描述,采用X2檢驗法,育齡夫婦數據指標采用SPSS 23.0 予以測定,P<0.05,出現數據值指標測定和研究統計學差距。
數值予以統計學軟件處理后,對照組育齡夫婦健康知識掌握合計值是75.00%,試驗組育齡夫婦健康知識掌握合計值是94.00%,試驗組育齡夫婦健康知識掌握合計值相比于對照組育齡夫婦統計數據指標得到提升,出現數據值指標測定和研究統計學差距(P<0.05)。
?
數值予以統計學軟件處理后,對照組育齡夫婦滿意狀況合計值是84.00%,試驗組育齡夫婦滿意狀況合計值是96.00%,試驗組育齡夫婦健康知識掌握合計值相比于對照組育齡夫婦統計數據指標得到提升,出現數據值指標測定和研究統計學差距(P<0.05)。
?
數值予以統計學軟件處理后,對照組出生缺陷合計值是8.00%,試驗組出生缺陷合計值是0.00%,試驗組出生缺陷合計值相比于對照組育齡女性統計數據指標得到降低,出現數據值指標測定和研究統計學差距(P<0.05)。
?
出生缺陷為胚胎或是胎兒發(fā)育時出現結構不正?;蚴枪δ懿徽G闆r,影響出生質量[3-4]。所以,對育齡夫婦實施健康宣教非常關鍵,有助于增強育齡夫婦對出生缺陷的正確認知,積極預防出生缺陷的發(fā)生[5-6]。出生缺陷在臨床上尚沒有確切的病因,主要原因有兩個,即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一般情況受到兩種因素的協調作用。由于基因無法改變,然而環(huán)境因素卻是可以控制的,對不健康生活方式進行改變,以此將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盡量降低,因此,針對出生缺陷,必須做好一級預防,為將出生缺陷發(fā)生率降低,應將育齡夫婦的認知程度和健康水平提升,利用健康教育可對其不良態(tài)度進行糾正,對其健康行為進行培養(yǎng)。很多臨床研究中針對出生缺陷方面,對育齡夫婦健康知識了解程度進行調查,其中優(yōu)生知識了解程度也是比較高的,可見,近些年來育齡夫婦受教育程度較高,對出生缺陷有所了解,然而針對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了解程度并不高,比如,高齡產婦會增加出生缺陷風險,胃病長期存在會導致出生缺陷,補鈣對唇腭裂是否可發(fā)揮預防作用等,均呈現較低的答對率,證明育齡服務針對出生缺陷的影響因素仍然無法全面認識,因此,針對此現狀,需要針對出生缺陷,實施相應的干預,其中健康教育作為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針對出生缺陷最佳預防妊娠時期、在妊娠期青霉素類藥物使用對母嬰的危害、飲茶習慣會對胎兒發(fā)育造成影響、對射線進行接觸可導致出血缺陷、營養(yǎng)補充劑和葉酸補充可對神經管畸形進行預防、夫妻雙方最佳生育年齡等,以上問題針對文化程度不同,文化程度越高也會提升答對率。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夫妻越對孕前保健進行重視,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更好,預防措施也會主動開展[7]。產前檢查、孕前檢查、婚前檢查可對出生缺陷進行預防,可對出生人口質量進行有效控制,而出生缺陷與檢查率呈現正比。伴隨取消強制婚檢,在孕前實施計劃妊娠和孕期檢查極為關鍵,然而在現階段很多地區(qū)仍然呈現較低的計劃妊娠率和孕檢率,很多研究者認為計劃妊娠為科學認知生育行為,有生育計劃的夫妻雙方對妊娠行為主動、有意識地將安排工作做好,以男女生殖生理規(guī)律為依據,調整環(huán)境、身心,使其以最佳狀態(tài)對受孕時機進行合理選擇,保證妊娠環(huán)境良好,使得妊娠結局滿意,保證母嬰健康。然而現階段人們卻缺乏計劃妊娠的認知程度,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強化宣傳優(yōu)生優(yōu)育,針對育齡夫婦,對計劃妊娠理念進行倡導,讓育齡夫婦自主選擇計劃妊娠,保證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良好,對優(yōu)生工程的開展發(fā)揮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于育齡夫婦中實施全面出生缺陷預防教育干預體現出良好的效果,促使育齡夫婦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增強,促進育齡夫婦滿意狀況提升,有助于減少出生缺陷,表明一定干預優(yōu)勢和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