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泰安市衛(wèi)生健康監(jiān)督執(zhí)法局,山東 泰安 271000)
冠心病以老年人為主要發(fā)病人群,會導(dǎo)致心肌缺血、缺氧,嚴(yán)重的會引起壞死,危及患者正常生活,給患者的自護能力等帶來嚴(yán)重的影響[1]。目前,臨床常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yù),其具有一定的護理效果,但該方式只限于院內(nèi)護理。而基于時效性激勵理論的延續(xù)性護理將護理范圍延伸到出院后,通過時效性激勵理論,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自護能力等[2]。為此,本研究采用基于時效性激勵理論的延續(xù)性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探討對其自我效能和自護能力的影響,具示如下。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11月我院接診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62~82歲,平均(73.26±5.36)歲;病程2~4年,平均(2.16±0.56)年。觀察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61~83歲,平均(73.02±5.12)歲;病程1~3年,平均(2.14±0.61)年。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研究有可對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1)護理人員主動和患者交流;嚴(yán)格控制患者每日食物的攝入量,飲食要低脂、低鹽;對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使用方法、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出院時督促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按時用藥、按時復(fù)查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基于時效性激勵理論的延續(xù)性護理:(1)創(chuàng)建延續(xù)性護理小組,并培訓(xùn)相關(guān)人員關(guān)于時效性激勵的知識、護理流程和注意事項等。(2)按患者情況建不同微信群,通過人性化激勵方法激勵患者加強自身管理。(3)具體措施:①向患者疏入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對其不健康行為進行糾正,并及時解答其問題。②組織活動,教受患者自護能力技巧,讓護理能力較強的患者進行展示,及時給予肯定。③幫助患者制定計劃表: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6 g,脂肪量<30 g;輕體力運動30 min/d,3~5次/周;睡眠時間>6 h/d。(4)出院后電話隨訪,1次/月,按患者實際問題,針對性指導(dǎo)。兩組均護理3個月。
①自我效能:分別在護理前及護理3個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評估自我效能,共10個條目,各條目1~4分,總分40分,分?jǐn)?shù)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強。②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4]對護理3個月后患者自護能力進行測評,共43個條目,總分100分,分?jǐn)?shù)越高,自護能力越強。
觀察組護理后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對比(,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 t P對照組(n=40) 22.44±3.12 24.26±2.80 2.746 0.008觀察組(n=40) 22.35±3.23 28.82±2.64 9.809 0.000 t 0.127 7.494 P 0.900 0.000
觀察組護理后ESCA評分[(77.92±12.05)分]高于對照組[(70.46±12.1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t=2.755,P=0.007)。
情緒應(yīng)激、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是引發(fā)冠心病的重要原因,給患者生活帶來嚴(yán)重影響。目前,臨床上對該病患者實施的護理仍存在局限性,故找尋一個完整有效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GSES評分、ESC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基于時效性激勵理論的延續(xù)性護理能夠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其自護能力。在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人員通過主動和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通過嚴(yán)格控制患者每日食物的攝入量,并講解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督促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按時用藥、按時復(fù)查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該方式未注意到患者的主體性,患者的自主能力等得不到提高,且護理范圍只是在住院期間,具有局限性。而基于時效性激勵理論的延續(xù)性護理中通過微信群、組織活動等方式,激勵患者加強自身管理,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對其不健康行為進行糾正,并及時解答其提出的問題,且教授患者自護能力技巧,讓護理能力較強的患者進行展示,對患者給予及時肯定,增強其自信心,進而達到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同時,通過幫助患者制定關(guān)于飲食、運動、睡眠等方面的計劃表及出院后電話隨訪患者實際問題,并針對性指導(dǎo),從而激勵患者提高主觀能動性,達到提高其自護能力的作用。
綜上所述,基于時效性激勵理論的延續(xù)性護理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其自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