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爽
(鄭州金水區(qū)總醫(yī)院 泌尿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腎細胞癌是臨床多發(fā)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疾病,多見于單側腎,需及時采取有效救治措施治療[1]。目前,臨床治療腎細胞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為外科手術,其中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術應用范圍較廣,可通過徹底切除腎組織達到根治效果,但對患者術后腎功能及生存質量具有不同程度影響。近年來,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逐漸應用于此類患者治療中,主要是在最大限度切除腫瘤組織基礎上保留正常腎組織,臨床關注度較高。本研究選取我院腎細胞癌患者68例,分組研究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的短期隨訪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腎細胞癌患者68例(2016-03~2018-05),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各34例。對照組女13例,男21例,年齡29~71歲,平均(54.29±5.08)歲,腫瘤直徑1.5~4.2cm,平均(2.80±0.43)cm。觀察組女15例,男19例,年齡30~70歲,平均(55.01±4.82)歲,腫瘤直徑1.3~4.5cm,平均(2.91±0.50)cm。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納入標準: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證實為腎細胞癌;均具備手術指征;均屬于單側發(fā)病;患者均知情,簽訂知情承諾書。(2)排除標準:存在解剖結構畸形或變異者;屬于良性腫瘤者;存在手術禁忌者;伴有尿路上皮癌者;存在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無法耐受手術者;凝血功能障礙者。
兩組均取健側臥位(墊高腰橋),給予氣管插管全麻,入路途徑選擇后腹膜,建立腹膜后間隙,將Torcar置入。推開腹膜外脂肪組織,充分顯露腎周筋膜與腹膜返折分界部位,分離背側腎周筋膜外間隙(沿腰大肌表面),直至腎門。兩組均于上述操作基礎上給予切除術。
1.3.1 對照組: 采取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術,游離腎蒂,分離腎動脈,采用三重血管夾于近心端依次夾閉腎動脈、腎靜脈,完全游離腎臟后壁(于腎周筋膜背側間隙、腰大肌表面),將后腹膜、腎周筋膜于兩者間隙分離,游離腎臟前壁,腫瘤若處于腎中下級,可考慮保留腎上腺;若處于腎上腺,則需從膈下游離腎周筋膜及腎上腺,向下分離腎周筋膜外側,直至髂血管水平,將輸尿管遠端游離后夾閉,離斷,游離、取出腎臟(擴大切口),留置引流管(腹膜后),縫合切口。
1.3.2 觀察組: 采取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游離腎蒂,分離腎動脈,血管阻斷夾備用,切開腫瘤區(qū)域腎周筋膜,游離腫瘤周邊,直至正常腎實質3cm左右位置,切除腫瘤及周圍部分正常腎實質(距離腫瘤邊緣約1.0cm),送檢。止血腎實質創(chuàng)面,連續(xù)縫合(2-0可吸收線),夾緊、固定線端(可吸收夾),填塞缺損區(qū)(止血紗布或腎周脂肪),若術中出現(xiàn)血管阻斷,則松開血管阻斷夾,直至創(chuàng)面邊緣無出血情況時取出血管夾。留置引流管(腎周),縫合切口。兩組均于術后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準確記錄引流情況,24h引流量<10mL時拔除引流管,并叮囑患者保持≥7d絕對臥床休息。
(1)手術指標。(2)術后恢復情況。(3)兩組手術前后尿Cr水平。(4)生存質量,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采用腫瘤患者生存質量評分(QOL)判定,總分0~60分,評分越高,則表明生存質量越好。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失血量較多,手術用時、住院時間較長(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尿Cr水平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尿Cr水平比較
觀察組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QOL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分)
腎細胞癌通常起源于腎實質泌尿小管上皮系統(tǒng),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在所有腎臟惡性腫瘤疾病中腎細胞癌發(fā)生率占80%~90%左右,防治形勢較為嚴峻[2]。目前,對于存在手術機會、具有手術指征的腎細胞癌患者而言,外科手術仍屬于首選治療方案。但手術方式的選取至關重要,對治療效果及預后改善具有重要影響。
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術是臨床常用術式,可徹底切除腫瘤病灶,手術效果良好。但相關研究顯示,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與腎癌患者術后腎功能密切相關[3]。多數(shù)患者接受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術后存在孤立腎臟高灌注血流動力學改變現(xiàn)象,可逐漸導致慢性腎功能損傷,從而造成腎功能障礙,影響生存質量及預后改善[4]。本研究針對腎細胞癌患者采用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尿Cr水平高于對照組,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該術式對腎功能影響較輕,可明顯改善生存質量。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術中腎血流阻斷時間相對較短,腎蒂采取阻斷措施后對腎功能僅具有短暫性影響,可成功避免長期干擾,從而有助于減輕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降低對腎功能影響程度[5,6]。同時,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可降低術后腎功能不全、尿毒癥等相關腎臟疾病發(fā)生風險,有利于改善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失血量多于對照組,手術用時、住院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術中操作較為精細且相對復雜,從而出現(xiàn)延長手術時間,增加術中失血量情況,并對術后恢復產生一定影響。
綜上可知,腎細胞癌患者應用腹腔鏡保留腎單位腎腫瘤切除術治療雖手術及術后恢復情況相對劣勢,但可顯著減少對腎功能的影響,還可明顯改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