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 朱 琳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各項生產過程中,都能體現數學的重要性。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思維嚴密,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運算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小學生初次接觸數學課程,對很多復雜的數學問題還不能有效解決。為了讓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愛學習、懂自律的好習慣,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并從日常的教學活動出發(fā),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學教育平臺。
根據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小學生思維的嚴密程度與成年人是無法相比的,但他們具有很高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習得比較快。鑒于這個現狀,教師要做好引導和教學的作用,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平臺,才能有效訓練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素質。從本質內容來理解,“數學思維”是學生客觀地認識世界的開始,是打開學生成長之門的金鑰匙。在數學課堂中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有助于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理性,在解決問題方面更能夠冷靜思考,切實地解決問題。
有的數學題往往和圖像結合在一起,考查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和洞察能力。比如這道例題,是關于陰影部分面積和三角形的問題:
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要從小開始,從細節(jié)入手,畢竟孩子們處于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缺乏實際的例題訓練,思維還不夠嚴謹。如果單純地給學生講解課本教材,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習的狀態(tài)也會日漸式微。所以教師要從日常的教學細節(jié)出發(fā),制訂出嚴密的課堂模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自身的學習和探究,才能獲得嚴密的數學思維。
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不僅需要學生記憶基礎的公式和概念,還要用謹慎的學習狀態(tài)去解決復雜的數學例題。數學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涉及各大行業(yè)的領域。只有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讓他們養(yǎng)成數學學習的好習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基礎,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值得教師注意的是,每個數學問題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且小學生的思維多變,各有各的想法和觀點。我們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數學題材,帶領學生尋找問題的根源。
初中階段的數學問題,計算起來比較復雜,極度考查學生的耐心和毅力,有的學生剛遇到難計算的式子就放棄、跳過,這顯然是不對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教師要利用一些實質性的例題,鼓勵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比如:已知有一個圓柱體,底面半徑和高都是5 厘米,如圖2。問一只螞蟻從A點爬到C點,最短的路徑是什么?
學生在思考這個題目的時候,可以列出多個爬行路徑,在簡單分析后可以得出兩個路徑:一是AB+BC,二是在圓柱體表面連接AC,如圖3。
根據直角三角形的特點,我們知道AC2=AB2+BC2。要比較兩個路徑,那也要計算(AB+BC)2,相比較可知AB+BC的路徑最短。如果學生覺得例題比較抽象,難理解,可以自行在筆記本上畫出圖像,將例題轉換成直觀易懂的形式,以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這一過程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完成,教師只需要做好監(jiān)督和引導的工作。
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至關重要的課程,是每個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內容,為他們今后的成長發(fā)展具有十分關鍵的鋪墊作用。數學這門學科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為他們今后更高級的學科學習做鋪墊。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強化數學課堂模式,引入各種有價值的題材來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數學課堂的教學優(yōu)勢,推動素質教育平臺的穩(wěn)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