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wèi)
禍從天降,萬州知府陸地被革職查辦,如果不是他舅舅從中斡旋,花了千兩白銀,還會“交部議審”,部是刑部,進得去,出不來。
舅舅是商人,卻和很多官人結(jié)交,才將陸地這場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化為無形。但是,對飽讀詩書,以學包公為榮的陸地來說,無疑讓他一生完結(jié)——沒有了仕途,活著的肉體有何用呢?
引發(fā)這件事情的根由是救災(zāi)。
同治二年,大旱,萬州很多地方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噬舷轮季葹?zāi),從湖北經(jīng)三峽,運來大米10萬擔。按說有了這糧,加上蔬菜、野果,不至于餓死人??墒?,次年春,卻餓死百姓上萬。災(zāi)民說,他們得到的糧,全是苞谷不說,數(shù)量嚴重不足,上面說的一石,領(lǐng)到手的只有三升。道臺巡按后上報,按大清律例,知州得承擔責任??墒顷懙馗緵]有拿一粒糧,還拿出積蓄的白銀3000兩,相當于他5年的俸祿,襄助救濟。
那是誰得了好處呢?
細查,是自己的師爺徐正和本州的大戶李萬林、郝廉清、涂曉光、錢寧等人。雖然陸地知道了真相,但手中無權(quán)了,吃啞巴虧,出不了聲。舅舅也勸他,這年景,當官是高危職業(yè),不如做點生意,過得滋潤就行。
可是讀書人的理想,并不是錢,而是為了天下蒼生。
陸地很郁悒,一個人來到天寶寺。
天寶寺位于涪州苗人和漢人雜居地區(qū),占地200多畝,基石全是石條子,柱子全是一抱粗的楠木和柏木,整體宏偉森嚴,氣勢浩大。
陸地來這兒,是尋他的同窗好友,一個叫吳明清的人。吳明清考了20年,舉人也沒中,仍是白丁。不是他沒水平,是他運氣太差。一怒之下,出家為僧,法名化智。
故人北來,吳明清——現(xiàn)在叫化智的僧人,勸他不要在意。出家人不怒不嗔不喜,可是陸地沒有出家,不能做到僧人的“拿得起、放得下”。兩人一起品茶、讀詩、誦書、飲酒。僧人戒葷腥,但不戒酒,以素食佐之。
你心中郁悶,是不是想報仇?
化智哪壺不開提哪壺,弄得陸地不說真話對不起朋友,于是他講了自己如何被革職,要不是舅舅花錢,還會交刑部嚴審的事。他說:我并不是丟了官不爽,而是他們竟然把救災(zāi)糧貪為己有,讓上萬的老百姓餓死,實在太可惡,還讓我這個知州頂缸。當時萬州是散州,不管縣份,直屬川東道。
化智是跳出五行的人,但心仍是熱的。
這些人實在該死!我來幫你。
你是個和尚,難不成像魯智深幫林沖,大鬧野豬林?
陸地搖了搖頭,然后是一聲喟嘆。
你不會去使蠱吧?
不會,但我會紙殺!
相傳,天寶寺的第一代住持叫無心。其實,取名無心,實為有心。當年,他是太平天國的一員驍將,跟隨翼王石達開西征,到了涪水后,感到前途渺茫,于是脫離戰(zhàn)場,削發(fā)修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無心從師父那兒,學會了一招:紙殺。
就是把仇人的形象,剪成紙人,然后用七根鋼針釘在七個部位——頭部太陽穴,胸部膻中穴、乳根穴,肚子上的天中穴、四邊穴,以及左右腳的涌泉穴,然后念《阿不拉哼咕嚕經(jīng)》。此經(jīng)傳自西域,因其不是普通的經(jīng),一直被寺院束之高閣,嚴禁外傳。
當經(jīng)念到七七四十九天,那個紙人對應(yīng)的真人,就會七穴發(fā)疼,最后無疾而終。只是,從無心的師父,到無心,到化智,從來沒有念過此經(jīng)。
化智讓陸地畫出徐正、李萬林、郝廉清、涂曉光、錢寧的像。陸地書畫俱佳,畫像很逼真。
化智在天寶寺一里遠的地方,找了個山民狩獵的茅棚,然后在內(nèi)念經(jīng)作法。陸地每天給他送飯。
化智在茅棚內(nèi),念經(jīng)七七四十九天,人沒再出來,待第五十天,陸地入內(nèi),他已坐化。
陸地悲傷不已,不管結(jié)果如何,化智也是傾盡了心血。于是風雨兼程,半個月后回到萬州,得知徐正、李萬林、郝廉清、涂曉光、錢寧已無疾而終。
陸地笑不出來,雖然報了仇,也為百姓除了害,卻永遠失去了他最親密的朋友。
陸地后來剃度出家,在萬州的翠屏山玉觀寺削發(fā)為僧,僧名也叫化智。
《萬州方志·人物》曾立小傳,但語焉不詳,關(guān)于紙殺的事,更無記載,只在民間口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