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愷欣
【摘 要】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臨床教學環(huán)節(jié)是護理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護理學科的不斷發(fā)展,護理學內涵也在逐漸拓展,且國內高等教育推廣程度也逐漸提高。多年來,我國各階層醫(yī)療機構在護理人員培訓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護理資源并不充分,這說明了加強我國臨床護理師資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從我國臨床護理師資隊伍現(xiàn)狀、培訓方案等方面,了解我國臨床護理師資培訓模式研究進展。
【關鍵詞】 臨床護理教學;護理師資;培訓模式
[Abstract] Nursing is a practical applied subject, clin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ursing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discipline in China, the connotation of nursing science is gradually expanding, and the degree of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promo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Over the years,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all levels in China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staff. But nursing resources are not sufficient. This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in China, training programs and other aspects,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training mode in China.
[Key words]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Nursing teachers; Training model
臨床護理教學是培訓臨床護理人才的關鍵途徑,也是醫(yī)院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目前,我國針對護理實習生、規(guī)培護士及??谱o士的培養(yǎng)開展了嘗試及探索[1-2],并以此為基礎,對護士培訓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此達到提高護理人員執(zhí)業(yè)水平及護理工作質量的目的[3-4]。而隨著我國護理學科的不斷發(fā)展,其內涵也在逐漸拓展,且國內高等教育推廣程度也逐漸提高。多年來,我國各階層醫(yī)療機構在護理人員培訓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護理資源并不充分,這說明了加強我國臨床護理師資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現(xiàn)對我國臨床護理師資隊伍現(xiàn)狀、培訓方案及常用培訓管理模式簡單闡述如下。
1 我國臨床護理師資隊伍現(xiàn)狀
護生是指護理專業(yè)學生從學校走向臨床崗位的過渡時期,而護生的培訓質量與護理師資力量關系密切。護理臨床帶教是臨床護理教學的重要方法和主要手段,其教學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所培養(yǎng)的護士素質和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5]。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將護理專業(yè)納入中等教育中。本世紀初以來,我國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速度逐漸提升,但由于上世紀對高等護理教育的忽視,使得護理師資嚴重不足,特別是臨床教學方面的護理師資缺乏程度更為明顯。
在傳統(tǒng)臨床教學中,主要由護士長牽頭,制定帶教方案,并指定帶教老師,但忽視了不同院校、專業(yè)及等級的護理培訓目標及方案,這對教學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6]。本世紀以來,我國頒布了護理事業(yè)發(fā)展綱要,尤其是2016~2020年期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以護理師資力量的提升為其中的重點內容。但我國臨床護理師資人員中,無論是學歷、知識結構,還是培訓經歷、臨床經驗、自身學習及科研能力,均參差不齊,而且其中很多人未接受過系統(tǒng)培訓[7-8]。
2 我國臨床護理師資培訓方案
目前,我國已經開展探索優(yōu)化臨床護理師資培訓模式,且逐漸開展多種形式的護理教學,在提升臨床護理教育水平及護理師資教學能力方面已經獲得比較好應用效果[9]。
2.1 臨床護理師資選拔
教育成功的前提是教師的合理選拔與培養(yǎng),因此,要保障我國臨床護理教學質量,就要對臨床護理教師制定合理的、科學的選拔標準[10]。目前臨床護理師資通常由科室護士長指定,一般由科室高職稱、高年資、理論操作水平較高,且有一定臨床帶教經驗的護士承擔。在國外,主要是由專職護理教師擔任,教師學歷都為本科或以上,且大部分為碩士研究生?;虿捎迷盒:献餍问剑葬t(yī)學院校護理教師為主,臨床護理教師為輔,同時承擔醫(yī)學院校的護理教育和臨床護理教育,以保證臨床護理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及教學技能[11-13]。國內學者[14-17]認為,臨床護理師資選拔應根據(jù)教師自身的學歷和工作經驗進行調整,不同護生帶教應配備不同學歷的臨床護理師資,在醫(yī)院內部采用培訓和考核或競聘等相結合的方式選拔臨床護理師資。
2.2 臨床護理師資培訓方案
目前,我國護理教育的重點已經從專業(yè)教育逐漸開展至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促使臨床護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使其成為“雙師型”教學人才[18]。
現(xiàn)代社會鼓勵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任務。但就總體而言,從對執(zhí)業(yè)核心能力要求模糊、缺乏因材施教要求,到了解教學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及培訓方案,是以此為基礎、對護理師資的培訓進行改進,且滿足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19-21]。
臨床護理師資需滿足教學與領導能力、科研及創(chuàng)新能力、推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判與溝通能力、人文關懷與循證護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為滿足上述要求及不同執(zhí)教地點和層次的要求,將護理師資培訓需求分成大專及以下、本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層次。其中,大專及以下層次,需護理師資具備教學能力與專業(yè)知識、臨床思維及專業(yè)價值觀、人際關系調節(jié)能力,這與大專及以下護生年齡多不足20歲、精力充沛、易沖動等特點有關,有助于夯實基礎、滿足臨床對護理人力資源的需求。本科階段則是由大專及以下學歷,向更高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邁進的中間階段,其核心在于在夯實基礎的基礎上,為培養(yǎng)研究型等高素質、創(chuàng)新力較強的護理人才做出貢獻[22]。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層次的培訓目標則是加強科研創(chuàng)新[23],提高專科培訓及MNS教育質量,為臨床提供思維活躍、專業(yè)素養(yǎng)過硬、具備良好創(chuàng)新性、科研能力強的護理高級人才。其中,為提高碩士研究生以上護理人員培訓師資力量,可將勝任力、人格、知識結構等作為研究生導師的篩選標準。
2.3 臨床護理師資培訓內容
張小蓉等以臨床護理教師在職業(yè)素質、專業(yè)態(tài)度、專業(yè)能力、教學能力、人際協(xié)調能力、人格特征等的崗位需求勝任力為導向[24],在課程內容上安排臨床護理師資所具備的教學管理、教學技能、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專題講授、現(xiàn)場示范、工作坊練習、情景模擬、成組討論、臨床實踐等方法,使臨床護理教師的教學理論知識和技能逐漸提高。譚嚴等培訓護理臨床師資以需求為導向的模塊教學方法,采用“一理論三技能”的模塊組織教學[25],在教育基本理論、交流技能與師生關系、現(xiàn)代教學方法、護理技能方面,采用講授、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成人培訓方法。
3 結語
綜上,我國護理學科在不斷加速發(fā)展,我國各階層醫(yī)療機構在護理人員培訓方面做出了貢獻,但我國護理資源并不充分,需要不斷優(yōu)化臨床護理師資培訓方案和管理模式,加強護理人員的培養(yǎng),為祖國醫(yī)療事業(y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吳金玉,周琴,紀璇,等.我國中醫(yī)??谱o士培養(yǎng)現(xiàn)狀[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09):645-648,662.
[2] 于恩光,許月萍,余秋燕,等.“學姐妹”帶教模式在新入職護士人文關懷能力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09):654-657.
[3] 王靜,楊亞平,方莉娜,等.傷口護理區(qū)域同質化聯(lián)動模式的構建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06):913-917.
[4] 威曉梅,任國琴,趙世娣.以專科護士為導向的醫(yī)聯(lián)體“三段式”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技術的推廣模式與效果[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8,38(01):120-124.
[5] 呂巖,于艷秋.本科護理專業(yè)臨床教師行為特質評價與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6,21(05):43-44
[6] 董婷婷,剛婷婷.新入職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模式及教學管理初探[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07):694-698.
[7] 何婷婷,李榮,李向青.我國三甲醫(yī)院??谱o士培訓認知及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8,33(19):1-4.
[8] 饒東,翁艷秋,席惠君,等.我國護理師資勝任力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03):12-16,24.
[9] 潘敏莉,王志堅,翁一冰,等.品管圈教學模式在助產士實習教學中應用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4):1104-1108.
[10]侯睿,張振香,楊培常.我國臨床護理教學師資隊伍組成及選拔現(xiàn)狀[J].護理學雜志,2013,28(17):88-90.
[11]夏晨帆.中美護理臨床實習情況比較與思考[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01):85-67.
[12]謝燕,于蘭貞,周寶尚,等.中美部分院校護理學碩士教育臨床實踐培養(yǎng)的比較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10):917-920.
[13]黃萌萌,溫賢秀.基于勝任力的臨床護理師資培訓模式研究現(xiàn)狀[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4,15(04):312-314,317.
[14]李莼,周春蘭,吳艷妮,等.臨床護理師資管理和培訓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報,2013,(12):14-16.
[15]金蓮.護理研究生帶教體會[J].護理研究,2009,23(24):2221-2222.
[16]侯曉靜.臨床護理教師核心能力評價模型的建構研究[D].四川大學,2005.
[17]梅曉芳,薛堅,明雅煜,等.護理本科學歷臨床帶教老師的選拔和培養(yǎng)[J].護理學報,2010,17(14):25-28.
[18]張珊珊,周利華,劉安諾.專科護士對“雙能型”教師的認知、態(tài)度與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28):3603-3605.
[19]葉富英,祝亞男,俞國紅,等.基于實踐為導向的中西醫(yī)結合??谱o士培訓方法及體會[J].中國醫(yī)院,2018,22(04):53-55.
[20]何海艷,段艮芳,吳學華,等.崗位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提高中醫(yī)護理大專生學習適應能力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02):118-121.
[21]朱平,劉芳,吳廣霞,等.高校護理教師循證護理教學能力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03):102-104.
[22]潘靖菁,高鈺琳,王惠珍.本科護生臨床帶教老師培訓大綱的構建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8,47(17):2382-2384,2388.
[23]楊志仙,趙紅云,陳蜀,等.護理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及思考[J].全科護理,2018,16(16):1943-1945.
[24]張小蓉,魏大瓊,羅玉琳.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臨床護理師資培訓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7,32(23):5-7,11.
[25]譚嚴,周密,向燕卿.模塊教學在臨床護理帶教師資培訓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2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