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鋼
[摘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以精準點撥,可以為學生提供頓悟的力量。預習任務布設時、課堂閱讀導入時、語言鑒賞操作時、讀寫訓練設計時,都是有效的教學切入時機,教師要做好學情調(diào)查,進行精準點拔,促使學生順利完成認知內(nèi)化。
[關(guān)鍵詞]精準點撥;閱讀體驗;認知內(nèi)化
[中圖分類號]
C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 2020)22-0057-0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閱讀引導時給學生以更多的點撥,讓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核心,形成閱讀思維的瞬間頓悟,完成閱讀認知的內(nèi)化。預習時、導學時、鑒賞時、讀寫時,都屬于精準點撥的最佳時機,教師在點撥內(nèi)容和點撥方式上應有所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自然而然的閱讀思考中形成頓悟。
一、預習布設時點撥,預熱學生的閱讀思維
閱讀教學之前,教師要給學生布設一些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形成一些前置性認知,為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邦A則立,不預則廢。”閱讀教學不能沒有預習,教師不妨給學生設計一些內(nèi)容梳理、信息整合、識字釋詞的學習任務,并給出必要的提示和啟迪,引導學生做圈點勾畫式閱讀,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覺閱讀的習慣,還能夠促使學生形成學習頓悟。
如教學第九冊《白鷺》一課,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準備了預習任務,并給予了精準點撥:課文中的白鷺是非常美的,找出相關(guān)的精彩描寫,作者用“一首詩”來歸結(jié),如果讓你來作比,你會想到什么呢?作者從哪些方面寫白鷺的呢?不妨用一些關(guān)鍵詞進行總結(jié),看誰歸結(jié)得更為精準。詩由語言精華構(gòu)建,有著豐富的意象之美,意在詩外是對詩的解讀,將白鷺比作一首詩,可謂韻味十足。學生根據(jù)教師的點撥展開預習,不僅要對文本展開細致閱讀,還要對相關(guān)的輔助材料進行搜集和研究,對白鷺的形象展開感知性思考,從而形成獨特的學科閱讀認知基礎(chǔ)。
教師為學生布設具體的預習任務,給學生一定的引導,讓學生有了清晰的操作路線,在完成預習任務的同時,學生深入到文本之中,對白鷺形象產(chǎn)生了直觀感知。學生對白鷺這種鳥不是很熟悉,需要對相關(guān)材料進行整合處理,借助更多學習契機展開思考,以便形成有形認知。這個自主閱讀梳理的過程,本身就可以形成一種頓悟。
二、閱讀導學時點撥,啟動學生的閱讀意識
閱讀教學啟動后,教師需要借助多種輔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閱讀的情境,以提升閱讀適合度。多媒體展示圖片、動畫、視頻、音頻、文字等信息,教師再適時點撥,可以對閱讀形成強力支持,使學生在直觀感知體驗中形成閱讀感悟。教師在懸疑設計、故事講述、示范解讀中滲透點撥意識,也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體悟的力量。小學生閱讀關(guān)注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教師對此需要有清醒認識,不時給學生一些提醒,深入觀察學生的閱讀反應,為教學點撥找到適合的切點。
在教學《四季之美》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為學生做示范誦讀,并要求學生展開仿讀,體會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啟示,教師進行了點撥: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在閱讀文本時,不妨對每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進行歸結(jié),用上一兩個關(guān)鍵詞,最后將所有季節(jié)特征進行總結(jié)對比,便能夠建立清晰的閱讀認知。學生根據(jù)教師指導展開閱讀操作,很快就進入了文本核心,通過對關(guān)鍵詞的對比分析,建立了個性閱讀認知。
教師讓學生找關(guān)鍵詞,對每一個段落內(nèi)容進行歸結(jié)整理,促使學生順利理順了閱讀路線,形成了嶄新的閱讀體驗。提煉關(guān)鍵詞是整合性閱讀,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清晰的閱讀路線,還能夠讓學生在整合過程中形成頓悟,自然進入文本核心,形成閱讀感悟。
三、語言鑒賞時點撥,觸動學生閱讀心理
語言鑒賞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閱讀發(fā)掘時,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法指導,這是最為典型的閱讀點撥操作。學生語言鑒賞能力普遍較低,教師在閱讀鑒賞時需要做好學情調(diào)查,在語言鑒賞角度、鑒賞活動、鑒賞效度等方面做出評估,適時給予干預,形成啟迪促進的力量,幫助學生在質(zhì)疑、釋疑過程中完成頓悟。
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nèi)容,并給學生設計了語言鑒賞任務,指定了鑒賞內(nèi)容,給出了鑒賞方法:在語言鑒賞時,可以從典詞、佳句、結(jié)構(gòu)、主題、情感等角度展開思考,以便形成個性閱讀認知。在鑒賞路線規(guī)劃時,不妨采用“角度或方法一聯(lián)系文本情節(jié)展示表達作用一延伸關(guān)聯(lián)主題或情感”這樣的思路展開操作。學生根據(jù)教師點撥展開語言鑒賞操作,很快就進入實踐環(huán)節(jié)。如有學生找到這樣一段:“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痹谶@個段落中,作者運用了一連串短句,不僅豐富了文本內(nèi)容,也增加了節(jié)奏感,讀起來有一種獨特的氣勢。教師對學生的語言鑒賞情況進行歸結(jié),對其鑒賞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矯正。
教師為學生布設語言鑒賞任務,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感知機會。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能夠快速找到其他鑒賞角度,這個實踐操作促進了學生頓悟。學生離開修辭方法也能夠展開語言鑒賞,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突破,其實踐意義是極為深遠的。
四、讀寫內(nèi)化時點撥,促進學生閱讀頓悟
讀寫結(jié)合是語文閱讀教學最常見的方法運用,教師在具體布設任務時,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法指導,為學生選擇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讀寫操作實踐中完成認知建構(gòu),形成閱讀頓悟。讀后感、讀書比較、仿寫續(xù)寫、課本劇創(chuàng)編、遷移寫作等,都屬于讀寫基本形式,教師在操作方法和執(zhí)行技巧等方面進行點撥,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感悟。
冰心在《憶讀書》中給我們留下九個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九個字呢?如果讓你圍繞這句話寫寫感想,或者是結(jié)合個人讀書經(jīng)歷說說讀書帶來的快樂,你又會如何展開呢?教師針對文本內(nèi)容實際,為學生設計了讀寫訓練任務,學生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教師再深入到學生中間,為學生的讀寫操作做具體的指導,對學生讀寫實踐中存在的一些疑惑做重點解讀。課堂展示階段,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讀寫任務,并給出個性化的閱讀感知。有學生介紹讀書對文化課的支持作用,也有學生談讀書讓自己有了更多見識,積累了豐富知識,還有學生對讀書方法進行介紹,認為讀書需要講究效率,唯有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zhì)的飛躍。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感悟進行分析評價,給學生更多鼓勵。
教師為學生設計讀寫任務,并給予一定的點撥,讓學生順利進入了讀寫操作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學生讀寫表現(xiàn)進行點評,促使學生自然建立起閱讀認知基礎(chǔ)??梢?,在學生讀寫之中引入點撥機制,促使學生順利展開讀寫實踐,其訓練價值是顯而易見的,給學生帶來的閱讀頓悟也是比較強烈的。
小學生閱讀悟性還比較低,教師要在閱讀引導中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體悟的機會,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品質(zhì)。在閱讀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形成閱讀頓悟,需要在學法方面做出積極探索,教師利用問題設計、釋疑講解、閱讀互動、讀寫引導等手段進行點撥,能夠促使學生完成閱讀認知構(gòu)建。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