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小玲
[摘要]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是預測閱讀單元。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從整體教學目標出發(fā),注重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并借助課文旁批、課文題目、課文留白、勾連作者等方面引領(lǐng)學生進行預測,并引導學生將預測閱讀的策略運用到課外閱讀中,以落實預測策略的語文要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預測單元;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9068( 2020)22-0032-02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進行了閱讀策略單元的編排,有預測策略、提問策略、提高閱讀速度策略等,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具體的閱讀策略指導。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預測策略單元。所謂預測策略,就是根據(jù)文章的題目、作者、插圖以及學生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等,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猜測的閱讀方式。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嘗試續(xù)編故事?!蹦窃谡n堂教學中,如何依托預測閱讀單元,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整體把握教學目標,層層推進要素落實
預測閱讀單元的內(nèi)容,主要是從培養(yǎng)學生預測能力的閱讀目標出發(fā)進行編排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整體的閱讀教學觀,幫助學生建立起單元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讓單元內(nèi)容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層層推進中促進語文要素目標的落實。
教師可以這樣安排單元整體教學。在精讀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的教學中,教給學生預測閱讀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略讀課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結(jié)合課后習題,進行預測的練習;在《小狗學叫》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運用預測的策略預測課文的結(jié)尾,并能夠獨立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預測;在“交流平臺”教學中,引領(lǐng)學生就預測的閱讀方法進行梳理與總結(jié);在習作教學中,著重于預測策略運用的延伸與提升。這樣教學,語文要素就會得到有效的落實。
二、借助單元導讀提示,開啟預測閱讀之旅
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導讀提示是“猜測與推想,使我們的閱讀之旅充滿了樂趣”。導讀的背景是一幅風景畫。在這幅風景畫中,有樹林、村莊、河流等。這其實是對預測的暗示:沿著不同的方向,可以到達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風景。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仔細觀察插圖,再提出問題:“假如是你,最想到哪個地方去?為什么?”有的學生說,我想到河邊玩,可以看到小魚小蝦,還很涼快;有的學生說,我想到樹林那邊去,那邊會有各種各樣的大樹,還會撿到幾片落葉。就這樣,學前熱身活動,為接下來的閱讀提供充分的條件,使學生能夠盡快踏上快樂的閱讀之旅。
三、聚焦文本內(nèi)容,教給學生預測方法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借助課文旁批、課后習題等進行預測,使學生明白預測不是憑空猜測,而是要有一定的依據(jù)。
(一)借助課文旁批進行預測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預測閱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學生初次接觸預測的閱讀策略,學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教材特意以旁批的形式為學生的預測做出提示,指明方向。通過閱讀課文旁批,學生能知道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預測閱讀策略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旁批讓學生就課題進行猜測,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借助插圖引領(lǐng)學生進行預測,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預測的閱讀活動中去。需要指出的是,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預測的結(jié)果可能會與文本內(nèi)容一樣,也可能不一樣,都是可以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預測閱讀有興趣,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二)抓住關(guān)鍵情節(jié)進行預測
對文本的預測閱讀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本單元的三篇課文以由易到難的預測形式出現(xiàn),為學生預測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教學時,教師要引領(lǐng)學生在文本的關(guān)鍵處進行預測,以逐步提升學生的預測能力。
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的排版很講究藝術(shù),上一頁留下懸念,要想知道答案就需要翻到下一頁。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看不到后面的內(nèi)容,就為學生的大膽預測提供了時間與空間,這也是編者的精心設(shè)計與有意編排。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很好地引領(lǐng)學生進行預測。
(三)借助故事留白進行預測
預測是學生在第一次接觸課文的時候最真實的思維活動。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領(lǐng)學生對文本的留白處進行大膽預測,使學生享受到預測閱讀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文的第九自然段是以“……”的形式結(jié)尾的。在教學時,教師可引領(lǐng)學生從省略號人手,對文本中沒有寫到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預測。為使學生的預測更為合理,教師可鼓勵學生結(jié)合課文插圖等信息,對后面發(fā)生的事情進行預測。這樣教學,學生的預測會有根據(jù),并從中感受到預測閱讀的快樂。再如,在《小狗學叫》一課中,對故事的三種結(jié)局教材也沒有明確的說法。這就為學生的預測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就這些空白處進行合理預測,使學生從中感受到預測閱讀的快樂。
(四)勾連作者印證預測
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中,最后老屋是否倒下,文中并沒有明確的交代。對此,教師可以以“很多年過去了……”這樣的形式引領(lǐng)學生對故事的結(jié)局進行預測和續(xù)編。在預測支架幫助下,有的學生這樣預測:“許多年過去了,受到老屋幫助過的小動物們都來了。它們有的帶著蛋糕,有的帶著水果,還有的帶著自己為老屋精心制作的禮物……看著自己幫助過的一個個小動物,老屋心里感到很欣慰。它就這樣帶著幸福倒了下去,沒有遺憾,非常滿足?!弊詈?,教師把這篇童話故事的作者慈琪對故事的續(xù)編呈現(xiàn)給學生看。在自己預測的結(jié)局與作者的結(jié)局進行對比中,學生真正感受到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老屋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渴望以及希望被需求的內(nèi)心體驗。這樣教學,豐富了學生的閱讀活動,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四、課內(nèi)外結(jié)合延伸預測,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在預測閱讀單元中,除了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為學生提供了邊閱讀邊預測的學習經(jīng)歷以外,課后練習也有不少讓學生進行預測的實踐活動。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課有這樣一道課后練習:“讀讀下面這些文章或者書的題目,猜猜里面會寫了些什么。《躲貓貓大王》《夏洛的網(wǎng)》《帽子的秘密》《柔軟的陽光》《團圓》《小靈通漫游未來》。”這些題目都為學生的預測提供了有力的憑借。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內(nèi)容進行預測,并把自己的依據(jù)說出來,使學生明白預測是有根據(jù)的。再如,在學習完《小狗學叫》一課以后,教師可以挑選出一篇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的文章讀給學生聽。在讀到關(guān)鍵的地方時,教師故意停下來,讓學生預測一下后面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樣,讓學生感受到預測閱讀的快樂。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鼓勵學生把課內(nèi)學到的預測閱讀策略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讓學生養(yǎng)成邊閱讀邊預測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在預測閱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把重點放在“一邊讀一邊預測”的閱讀策略的指導上,鼓勵學生自覺運用預測的閱讀策略進行課內(nèi)外閱讀,使學生感受到預測閱讀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責編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