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轉型,人們的觀念逐漸發(fā)生變化,中國現當代文學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已由原本的知識傳授轉化為能力的培訓,從而使得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價值和功能更好地凸顯出來。學習現當代文學作品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語言功底,也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從而使學生擁有積極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 教學 大學生 綜合素質
目前,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不斷提升,但仍存在部分大學生道德意識淡薄、閱讀能力欠缺、人文涵養(yǎng)貧乏的問題。對于大學生而言,經過文學的熏陶能夠提高其語言功底、人文素養(yǎng)及審美能力。因此,學習現當代文學作品對大學生素質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含義
文學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等不同體裁。其以語言為工具,將作者的內心世界及現實充分顯現出來,并通過語言描述表達真情實感。按照時間對文學進行分類,主要包括三種: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本文所研究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以郁達夫、魯迅及巴金等作家為代表,是在五四運動后創(chuàng)作出來的現代文學作品及新中國成立之后創(chuàng)作的當代文學作品,即1919年至今的文
學作品。[1]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
(一)提高大學生的歷史積累
初高中的學生學習歷史的內容主要包括:事件、制度和變革,這將使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較為片面化。由于文學具有時代性,作者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離不開歷史環(huán)境,這使得作者的情感、創(chuàng)作類型都有一定的時代性。因此,學生在學習文學作品的時候,能夠對作者語言背景下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人文形態(tài)及人們的思想感同身受,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歷史時期的認知。20世紀20年代的鄉(xiāng)土小說主要是對當時的社會矛盾、社會環(huán)境以及不良情況等進行描寫;20世紀30年代的左翼文學更多的則是描寫民族危機。由此可以看出,年代的不同,其描述的文學內容不盡相同,皆擁有較強的時代感。在這樣的文學作品熏陶下,學生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能夠清楚地了解到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并對此時期的歷史事件進行充分的了解。所以,對于各高校而言,對大學生進行現當代文學教學,學生不僅能學習到相關的文化知識,也能對我國的歷史有詳細的了解,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文學和歷史知識的積累,能夠提高文化涵養(yǎng),在文學上實現更大的發(fā)展。[2]
(二)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
現如今,部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較差,審美能力有待提高,在遇到一些深奧、蘊含深刻哲理的文學作品時,難免讀不懂。即便是中文系的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也會存在一定的難度。而文學與語言是無法割舍的,文學作品所代表的是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只有經過豐富的語言表達才能使文學作品更具藝術性。在優(yōu)美的語言和作品意境的熏陶下,學生更容易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內涵,提高審美意識。此外,對學生而言,進行文學作品賞析也是提高個人審美能力的方法。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不僅要用眼睛看,用心感受,還要多動腦思考,進而于無形之中提高個人的藝術修為和審美情趣。
(三)提高人文素養(yǎng)
學生多閱讀文學作品,對凈化心靈、提升涵養(yǎng)、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等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有積極的作用。目前,學生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多為學校的教育,但是,現如今大學的人文精神往往被覆蓋,若想弘揚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yǎng),則需要重視文字的“育德”作用。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感受積極向上的精神理念,從而豐富學生的精神品質。[3]同時,閱讀好的文學作品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內在氣質。
(四)提高表達與鑒賞能力
量的積累能實現質的變化,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能夠對創(chuàng)作形式、表達手法等各方面的內容進行累積,在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將得到明顯的提升。若是沒有文化基礎的人閱讀文學作品,則很難理解其中的真諦,但若是有知識儲備的人來閱讀文學作品,其將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能夠更真切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也能夠進行相應的學習,將會儲備豐富的詞句和語段,用于自己日后的表達,更有益于自己今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較符合目前的發(fā)展趨勢,所以,對于各高校而言,應重視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育工作,對其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從而與教學目標相適應,使其具有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曉娟,曹海峰.當代文化語境下高校主流輿論陣地建設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34-35+48.
[2]范雅寧,王朋飛.淺析當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6):142+116.
[3]邱詩越.試論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影響[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0(01):78-81.
(作者簡介:張晶晶,女,碩士研究生,四川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