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花,葉善文
(1.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眼科,廣東 惠州 516001;2.惠州市博羅縣人民醫(yī)院眼科,廣東 惠州 516100)
患者女性,58歲,因“左眼反復發(fā)癢1月余”來診,無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眼部檢查:LogMAR視力表檢查患者的裸眼視力,右眼視力0.8,左眼視力0.6,右眼眼壓1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壓20 mmHg,右眼未見異常。左眼上瞼可見大量的灰白色長橢圓形囊狀物附著于睫毛上(圖1A),囊狀物與睫毛的夾角呈銳角,部分囊狀物呈透明狀,部分囊狀物呈空殼狀。睫毛根部可見活動的蟲體和密集重疊的痂皮(圖1B)。瞼緣可見血痂附著,部分可見抓痕,下瞼睫毛正常。結膜輕度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瞳孔圓,直徑3 mm,對光反應靈敏,眼底檢查未見異常。
追問病史,患者有會陰部瘙癢病史,未曾就診,其丈夫無訴會陰部、腋窩、頭部、眼部瘙癢病史。裂隙燈下顯微顳拔除右眼上瞼2根睫毛及左眼上瞼2根睫毛,置于載玻片上,可見左眼睫毛上有蟲體活動。送檢驗科細菌室檢查,顯微鏡下觀察蟲體及睫毛上的囊狀物形態(tài),可見蟲卵呈囊狀物,部分可見有觸角伸出(圖2A)。成蟲棕褐色,形似蟹狀,頭部有1對觸角,胸兩側有3對蟹狀足,體內可見血液流動(圖2B)。右眼上瞼睫毛顯示為正常睫毛形態(tài)。診斷為左眼上瞼陰虱病。予剪除左眼上瞼睫毛,清除蟲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左眼局部,1周后復查,患者訴左眼瘙癢癥狀消失,左眼睫毛及根部的蟲體、蟲卵消失,癥狀好轉。
圖1 左眼眼瞼示意圖
圖2 陰虱形態(tài)學特征
陰虱屬于吸虱亞目陰虱科,是一種體外寄生蟲,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由不潔衣物或床單傳染[1]。睫毛屬于陰虱體外寄生的一個場所,較為少見,近年也陸續(xù)有報道[2-4]。隨著衛(wèi)生條件的不斷提高,眼部陰虱病發(fā)病率并不高,很多臨床眼科醫(yī)生對此病認識尚不明確。在發(fā)病的早期,由于蟲體及蟲卵均較少,繁殖較少不易發(fā)現(xiàn),常被誤認為是瞼緣炎,臨床中有報道將眼瞼陰虱病誤診為瞼緣炎的案例[5]。但瞼緣炎通常為瞼板腺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的瞼緣、毛囊根部及腺體的慢性或者亞急性炎癥[6],而眼瞼的陰虱病除了可見瞼緣炎癥表現(xiàn),還可見血痂、痂皮、抓痕等特征性的瞼緣表現(xiàn)。在陰虱繁殖較快時可見典型的蟲卵附著于睫毛上以及蟲體附著于睫毛根部。治療上應首先剪除睫毛,清潔瞼緣,去除痂皮,局部涂抹抗生素眼膏。另外,還要檢查會陰部、腋下等可能存在陰虱的地方,還需要伴侶的檢查,并結合皮膚科進行規(guī)范的治療。
陰虱病已被定義為“性傳播疾病”[7],隨著性傳播疾病的增多,此類疾病有增多的可能。陰虱在0℃以下不活動,10℃時緩慢爬行,30℃時非?;钴S,44℃則很快死亡[8]。南方春夏之際,潮濕溫暖,比較適合陰虱的繁殖及活動,眼科臨床中碰到類似的病例應引起重視,積極宣教,引導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