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樂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需要我們教師精心引導和耐心栽培,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樱瑥亩聣殉砷L。就小學來說,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開好道法課,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在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
那么,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出發(fā),我們應該如何推進思想政治課的有效開展,進而落實好、貫徹好“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呢?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方面:
一、重要基礎:為人師表、以范育人
一所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得好不好,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教師隊伍的自身素養(yǎng),如同放射性多米諾骨牌效應,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學生素質的高低,因此我們的教師應當努力做到“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改變、教育孩子。
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說明我們教師一定要在各個方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身正為范、以范育人。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求學生不遲到,自己更是要提早進教室,等等??此茀^(qū)區(qū)小事,實則細微之處見真章,這遠比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說要有用得多!正是如此,身正為范是當好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們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礎。
二、落實途徑:把握特點、以法鑄魂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道德與法治》,這不僅僅是名字的改變,更應該是教育思想的進步、教育理念的更新。將道德與法律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是應當追求的,什么是做人、做事的底線。因此,我們要加強思政教師的配備,抓好隊伍培訓,建立思政課科研共同體,落實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
近幾年來,我一直擔任六年級的《品德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親自帶頭上示范課、主動邀請其他老師推門聽課,這樣一來,給全校老師樹立了榜樣作用,大家對道法課也越發(fā)重視起來,主動、積極參與課程建設。而針對六年級的學生特點:個性心理日漸成熟,獨立、自主意識空前增強,思想狀況復雜。我都會及時補充、修正內容,相關的主題輪番上陣,杜絕傳統的說教式教學,而是充分利用情境式、體驗式等新型教學模式,將學生置身于真實情境之中,輔之以適當的法律知識,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接受思想政治洗禮,堅定理想信念。在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下,學生自然會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提高自己。
三、先決條件:適時滲透、以情動人
為了尋找思政教育的最優(yōu)解,我將思政課內容自然融入到所有學科,讓每個學科的老師、班主任在課堂上自然融會貫通,進一步延展思政課堂,落實全面育人的目標。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不僅僅是思政課堂,而應該是所有學科、所有課堂都要體現育人功能。我們每個學科都可以抓住巧妙的時間點,圍繞學科特點去適時滲透。
例如語文科在學習愛國主義的文章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紅色電影,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氣節(jié);在數學科應用題教學的時候,可以適時補充中國的最新科技成就,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聽到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心聲,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為報效祖國而奮發(fā)讀書的熱情;音樂課上,學唱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則要及時教育學生熱愛、尊重辛勤工作的人民教師……
四、必備要素:潤物無聲、以愛暖心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蔽蚁雽W生也只有在師愛的沐浴下,才能輕松快樂地學習、生活。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我們在嚴厲批評時,也要記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們懂得: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因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正是有了老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春天播下師愛的種子,秋天必定結出尊師的碩果。更重要的是,“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孩子們如何去愛別人。我想,這才是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
做好思政教育,可以堅定同學們的理想信念;做好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同學們解疑釋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做好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自我管理能力,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逐漸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接班人。思政教育與你我息息相關,這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更關系到我們中國夢的偉大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總而言之,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多方合作和努力。在新形勢下,學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著很多新挑戰(zhàn),我們要不斷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創(chuàng)造新辦法、積蓄新經驗,豐富社會價值觀教育內容;要加強針對性和藝術性,構建完整的思政工作機制,增強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斷去學習和研究,一定能開創(chuàng)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費維忠. 小學思政教育現狀及對策[J]. 亞太教育, 2015(36):25-25.
[2]王進. 新時期小學思政教育現狀與改革策略探析[J]. 新校園(中旬), 2016(11).
[3]周琴琴. 新媒體對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 安徽農業(yè)大學.
(作者單位:梅州市梅江區(qū)五洲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