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蓮
摘要:對于小學語文閱讀而言,其主要教學目的是確立兒童的視角。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從童心、想象、真情這幾個方面實施教學工作,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當中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
關鍵詞:童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1. 引言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擁有一顆童心,對世界萬物都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天真無邪。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程而言,其是小學教育過程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良好地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2. 懷著童心解讀文本
一般而言,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課堂過程時,為小學生進行兒童作品講解是一種“為他”式的解讀方式,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大多數(shù)是以兒童的眼光來觀察世界,描繪的語言也是兒童的語言,那么教師只有通過兒童的視角為小學生講解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才能充分讓學生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比如:教師在教學《牛郎織女》這篇文章時,首先問小學生們這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牛郎織女,為什么作者會想象出牛郎織女等這類問題,然后為學生們朗讀一遍課文,結合民間故事的虛構與真實方面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積極探討,這樣就能提高小學生對民間故事游戲規(guī)則的理解深度。雖然部分小學生以前接觸過這種類型的課文,但是以前的課堂并沒有建立良好的探討游戲規(guī)則,那么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的主題思想來建立完善的文章解讀游戲規(guī)則,那么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就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
3. 帶著想象走進文本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開展過程而言,教師應該有效結合多種渠道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在此基礎上就能深刻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小學生相比于成人擁有更自由且更為大膽的想象力,同時,兒童文學和兒童文化的核心在于想象力,那么學生的閱讀方式和閱讀偏重性就與成人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小學生主要通過想象力來與文章的作者進行情感對話,從而才能達到深入理解、與作者情感共鳴的狀態(tài)。因此,在開設小學語文閱讀課堂過程當中,教師要堅持感性化的基本原則,在想象過程中要為文章做好留白,這樣就能確保學生在想象課文畫面和人物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 滿懷真情感悟文本
4.1 語言感染
對于人的感情而言,其存在較強的感染性,在一定環(huán)境和條件下,人們的感情之間能夠相互感染,相互影響,甚至產(chǎn)生情感體驗的共鳴。因此,教師應當表現(xiàn)出愛憎分明的感情,利用真摯的語言以及恰到好處的表情動作來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內容,這樣就能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小學生在對情感有著共鳴的基礎上,就能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題思想。
4.2 音樂渲染
教師在調動學生對課文情感深入理解過程當中,也可以采用音樂渲染這個方式。教師在開設課堂過程當中,播放與課文感情基調一致的音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引發(fā)感情共鳴,在閱讀課文當中傾聽音樂能夠放飛學生的想象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在音樂的渲染下,學生的思想就會自動進入課文描繪的語言文字當中,這樣就能深刻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帶領學生主動進行思考。
4.3 為學生選好書籍
對于課上閱讀而言,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能夠有較大的收。比如:教師可以先將教材上的閱讀內容向學生教授,然后將單元內推薦的讀物介紹給學生,將對這類書籍的閱讀作為學生的課外作業(yè),并規(guī)定閱讀的期限,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課內閱讀需求,還能延伸到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加深學生對單元教學的理解認知度。此外,由于許多名著的內容較為豐富,影響力大,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教材以外的名著和經(jīng)典作品,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想方式,還能對文章內容有著獨特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西游記》《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讀物,同時還必須讓學生閱讀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等,那么學生在完成基本學習任務的情況下,就能自己規(guī)定閱讀的時間,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夠根據(jù)自己所學的知識來有效解決,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
4.4 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
對于課外閱讀而言,其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當下,小學語文閱讀的重要性得到了絕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認可,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學生的閱讀性趣愛好進行全面了解,這樣就能為學生推薦不同類型的讀物。比如:如果班里部分學生鐘愛科幻作品,那么教師可以向這類學生推薦《海底兩萬里》,如果學生傾向于閱讀古典名著,那么可以推薦《三國演義》,同時,如果學生擁有浪漫的性格,喜歡閱讀童話故事,那么就可以推薦《小王子》,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還能確保學生的發(fā)展符合時代發(fā)展需求。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教師要帶著童心進入課堂,合理安排教學的過程,充分了解班上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以及閱讀傾向,這樣就能根據(jù)學生閱讀的傾向推薦不同類型的讀物。在教學過程當中,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外為學生布置閱讀作業(yè),這樣就能在新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秀云. 帶著童心走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兒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07):149.
[2]陸曉琴. 讓書香常伴童心——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新課程學習(下),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