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馬露露
摘 要: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指幼兒教師和家長采取多種交流方式相結合進行感情、信息及教育觀點的交流,最終達到雙方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兩者相互理解、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民辦幼兒園; 幼兒教師; 家長; 溝通
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個方面的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進行家園合作的基礎,有效的溝通能使教育產(chǎn)生合力和激勵作用,進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一、民辦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存在的問題
(一)民辦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角色意識差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家長與幼兒教師樹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對相互間的溝通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專業(yè)教育者,幼兒教師應該在溝通中,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給予家長更多的指導,但在民辦幼兒園中,幼兒教師更多的是順從家長的意愿,沒有充分發(fā)揮自身專業(yè)知識,對自身的定位不準確。
(二)家長與幼兒教師溝通內(nèi)容側重于幼兒的學習
在溝通內(nèi)容方面,大多數(shù)家長與幼兒教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方面的情況。在幼兒的學習、身體、社會性發(fā)展方面是幼兒教師和家長的主要關注點。相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家長關注點在幼兒的學習方面,在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方面的關注上相對較少,對培養(yǎng)一個完整、全面發(fā)展幼兒有一定的影響。
(三)民辦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時間倉促,流于形式
環(huán)境對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會有一定的影響。相對溫暖、舒適的物質(zhì)和心理環(huán)境對溝通的順利進行有著促進作用。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和家長選擇溝通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幼兒園走廊和門口,環(huán)境比較吵鬧,溝通持續(xù)的時間較短,顯得有些倉促,對溝通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四)民辦幼兒園溝通工作缺乏有效監(jiān)控與管理
民辦幼兒園中,對于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沒有進一步的細化與具體的評價制度,獎懲制度不明確,使得幼兒教師的主動性不強,責任意識不強烈。雙方的溝通,大多由教師自行安排,在溝通的時間和溝通的效果以及溝通的標準方面沒有形成條理性的文件,也沒有相應的管理和監(jiān)管方面的制度等。
二、促進民辦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建立平等合作關系
家長和教師是幼兒成長中的重要他人,雙方溝通中,人格和地位都是平等的。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角色意識,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主動地去跟幼兒教師進行溝通。教師要認識到和家長建立信任,是雙方良好溝通的前提。教師也應該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發(fā)展,促進家長和教師的平等溝通。
(二)提高幼兒教師與家長的素質(zhì),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幼兒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相結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將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幼兒作為自己的教育目標。家長的文化素質(zhì)對溝通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樹立全面發(fā)展的兒童觀,讓幼兒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開心的成長。積極配合幼兒教師和幼兒園的工作,給予充分的信任,不斷去和幼兒教師溝通學習,教育幼兒的專業(yè)知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三)提高溝通的技術與藝術
一方面,提高幼兒教師的溝通技巧。首先,教師在和家長的溝通當中,要時刻關注家長情緒、動作、語言等方面的變化,根據(jù)家長的不同回應和變化采用不同的溝通技巧。其次,雙方在溝通過程中要學會傾聽、接納對方的意見。最后,教師要注意非語言技巧的應用。在溝通中,注意自身的面部表情、聲調(diào)、姿態(tài)等,都要體現(xiàn)出對家長的尊重和熱情。
一方面,提高家長的溝通技巧。首先,家長應該尊重、理解、信任教師的工作。學會換位思考。其次,家長要重視和教師的第一次溝通。表現(xiàn)自己與教師溝通的意愿,主動談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難、孩子的興趣愛好、社會性發(fā)展等方面,為之后的溝通做準備。最后,家長在溝通前要做好準備,想好自己溝通的內(nèi)容,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四)營造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
影響溝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溝通地點的選擇,相對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環(huán)境,有利于家長針對個別特殊問題,與家長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所以幼兒園應該不斷地對溝通地點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加強對溝通場所的構建,激發(fā)幼兒教師和家長溝通的積極性。時間的選擇會影響溝通的效果,因此在進行溝通時,要提前設置合適的時間。如在電話溝通時,教師和家長應該選擇雙方的空閑時間,提前預約。在接送幼兒這個高峰期,幼兒園要靈活安排接送時間,進行分層交流,同時也要將教師和家長溝通的時間安排在教師精力以內(nèi)。
(五)健全幼兒園管理評價制度,規(guī)范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行為
一方面,園所在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規(guī)范時,應詳細、具體地列舉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管理辦法,讓幼兒教師熟悉幼兒園對溝通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健全有關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評價制度,將溝通質(zhì)量列入幼兒教師考核中,增強考核標準的可操作性,將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日常化。另一方面幼兒園要建立溝通主題研討制度。定期組織教師和家長學習溝通評價標準等相關的理論和方法,讓家長和幼兒教師明確溝通工作的細則,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定期進行幼兒教師和家長的交流反饋,合理修改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評價的細則。
參考文獻:
[1]晏紅.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6
[2]鄧玉梅.與不同類型家長溝通的技巧[J]黑河教育,2018(3):76-77
[3]郁健波.良好溝通促進家園合作[J]貴州教育,2018(6)23-25
[4]何紅梅.年輕幼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6):144
[5]黃艷敏.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藝術探討[J]內(nèi)江科技,2019,v.40;29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