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芳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不同類型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法對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ICU癌癥病人的臨床價值。方法 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ICU癌癥病人中選取50例進行研究,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分別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法,對比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結(jié)果 護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較護理前有明顯提升,同時護理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數(shù)據(jù)對比結(jié)果顯示P<0.05,存在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在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ICU癌癥病人中實施不同類型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同時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ICU;癌癥;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3..01
癌癥是目前我國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屬于一種惡性腫瘤疾病[1]。很多患者在患癌癥疾病后會出現(xiàn)不同心理狀態(tài)。這些不同程度的心理狀態(tài)給患者的治療造成嚴重的影響[2]。在癌癥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為ICU重癥癌癥患者,這些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極差,因此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從而延長生命周期[3]。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0例ICU癌癥病人作為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癌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對于研究中涉及的治療和護理方案表示認可。年齡最大者74歲,年齡最小者25歲,年齡平均值(45.7±2.2)歲,所有患者上述一般資料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在臨床確診癌癥后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的患者分別實施不同類型的心理護理,(1)針對焦慮抑郁型患者,根據(jù)患者的文化水平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告知疾病的相關常識,包括:治療方式、預后等,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加強對患者的鼓勵,給予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針對消極悲觀型患者,此類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治療依從性更差,甚至會出現(xiàn)喪失信心和厭世的情緒,鼓勵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對患者日常情緒進行觀察,多與患者交流給予其鼓勵和安慰,講解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3)針對角色紊亂型患者,此類患者不能接受從正常人轉(zhuǎn)變?yōu)椴∪?,甚至需要接受照顧,要傾聽患者主訴,耐心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講解實際情況是患者能夠接受自身的實際情況,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要求患者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獨立完成日常生活,要求患者適應自身角色,積極配合治療。
2 結(jié) 果
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低于護理后,差異具有臨床對比價值(P<0.05 ),見表1。
3 討 論
隨著我國癌癥患者的不斷增加,人們對癌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越來越重視,相關文獻記載,針對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癌癥患者,采用不同類型的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從而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是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患者患癌癥疾病后,大多會存在焦慮、抑郁、恐懼的心理。針對患者的這些不同心理,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能夠幫助患者更多的認識疾病,改善恐懼,了解疾病的治療過程,從而起到護理的效果,延長患者生命周期。對于存在消極悲觀型的ICU癌癥患者,護理人員要與家屬進行配合,對患者進行鼓勵和關懷,幫助患者提高對疾病治療的勇氣和信心,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案例是患者能夠擺正心態(tài),以一顆積極的心去抗戰(zhàn)疾病。對焦慮抑郁型的ICU患者要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多與患者講解一些疾病相關知識,提高對癌癥疾病的認識,改善焦慮,恐慌的心理。
綜上所述,針對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ICU癌癥患者,應用有針對性的不同類型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 麗,陳學琴,許 華.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ICU癌癥病人應采取的不同類型的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6):113.
[2] 劉 燕,趙 霞,許華.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ICU老年癌癥患者癌性疼痛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6):88.
[3] 寇宗梅.ICU腫瘤重癥患者應用營養(yǎng)支持療法治療的護理效果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8,24(9):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