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芳芳
(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發(fā)生巨大改變,同時由于環(huán)境和水質(zhì)的變化,結石性膽囊炎的患病人數(shù)不斷增多[1]。結石性膽囊炎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結石阻礙了膽汁的正常排泄,淤積膽囊而誘發(fā)膽囊發(fā)生炎性改變,治療上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取出結石,使膽汁自然排泄,病情從而好轉(zhuǎn)[2]。但同時由于糖尿病發(fā)病人數(shù)的增多,不少患者在患有結石性膽囊炎的同時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由于血糖的問題,手術操作難度增加,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術后并發(fā)癥增加。本研究則對同時患有此兩種疾病的患者在手術室進行護理干預,探討對患者手術效果及預后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結石性膽囊炎伴糖尿病患者70例,其中35例作為對照組,年齡44~73歲,平均(53.9±5.7)歲,其中男23例,女12例,膽囊炎病程6d~87d,平均(27.7±6.3)d,糖尿病病程2~17年,平均(6.7±1.3)年。另35例作為研究組,年齡45~75歲,平均(54.7±6.0)歲,其中男25例,女10例,膽囊炎病程4 d~93 d,平均(28.4±6.6)d,糖尿病病程2~18年,平均(6.4±1.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包括(1)術前健康教育:使患者對手術流程以及需要注意配合的事項進行了解,列舉成功案例,減輕患者的恐懼,術前告知血糖控制對手術的重要性以及高血糖的危險性,指導患者飲食與運動。(2)麻醉前心理干預: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與患者進行親切交談,轉(zhuǎn)移注意力,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避免因應激反應導致血糖、血壓等指標的波動。(3)術中血糖監(jiān)測:術中實時監(jiān)測患者血糖,利用輸液器及時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4)術后密切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麻醉清醒后協(xié)助患者身體保持半臥位,可有效緩解切口疼痛,且有利于呼吸運動,術后繼續(xù)監(jiān)測血糖,避免應激反應。
應用SPSS 22.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一般資料中性別比較應用x2檢驗,年齡、病程比較應用t檢驗,術后血糖、疼痛評分等指標比較均應用t檢驗。
研究組術后FPG(5.32±1.43)mmol/L,低于對照組(6.27±0.85)mmol/L;研究組術后疼痛評分(2.42±0.93)分,低于對照組(4.33±1.22)分,P<0.05。
表1 兩組患者術后FPG與疼痛評分統(tǒng)計表()
表1 兩組患者術后FPG與疼痛評分統(tǒng)計表()
組別 n FPG(mmol/L) 疼痛評分(分)對照組 35 6.27±0.85 4.33±1.22研究組 35 5.32±1.43 2.42±0.93 t 3.378 7.366 P 0.001 0.000
結石性膽囊炎常以腹部放射痛、絞痛為主要癥狀,患者常因劇烈疼痛產(chǎn)生心理問題,術后依然以疼痛為主訴[3]。因此護理工作應以避免疼痛為重點,同時對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還應積極控制血糖,因為血糖會影響手術質(zhì)量,較高的血糖還易導致術后切口不愈合、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本研究通過對患者給予手術室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術后FPG(5.32±1.43)mmol/L,血糖控制較對照組(6.27±0.85)mmol/L更佳,P<0.05,且疼痛評分(2.42±0.93)分也低于對照組(4.33±1.22)分,P<0.05,充分證明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護理效果,值得臨床借鑒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