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婷
(新沂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新沂 221400)
心胸外科是臨床重要的就診科室,為患者診療時,需要對呼吸功能進行強化,應用呼吸功能鍛煉質量指標,可發(fā)揮明顯作用。本次調查研究選取病例來自所在醫(yī)院心胸外科病房,時間為2017年4月~2019年7月,共66例就診患者,對呼吸功能鍛煉質量指標實際運用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心胸外科66例就診患者作為本研究主要觀察對象,所選患者均滿足本科室就診要求及相關護理操作標準,且患者本人意識清楚,能夠與之進行正常交流。按照1:1比例進行分組,觀察組33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27-78歲,均值(57.58±4.46)歲。對照組33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25-78歲,均值(57.60±4.51)歲。納入標準[1]:(1)無凝血功能障礙者;(2)心肺、肝腎功能正常者;(3)有法定監(jiān)護人陪伴者;(4)無溝通障礙者。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者;(2)存在可預見性嚴重治療風險者;(3)合并全身性感染癥狀者;(4)無法正常交流者。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護理方法開展臨床護理工作,觀察組患者就診期間,構建呼吸功能鍛煉質量指標,并運用到患者護理工作中,詳細方法如下:建立專項呼吸功能鍛煉指標,對護理人員開展系統(tǒng)化培訓,通過討論,成立質量控制管理小組,確定??谱o理指標,旨在最大程度提高護理質量。面對面交流,掌握患者呼吸功能鍛煉認知狀況,了解患者基本需求,進而選擇正確的健康宣教形式,制定詳細執(zhí)行計劃。對患者腹式呼吸、深呼吸、呼吸功能鍛煉的要點進行講解,結合心肺功能檢查結果,對患者呼吸功能鍛煉計劃進行適當修改,確定管理目標,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對比兩組患者呼吸功能鍛煉、腹式呼吸鍛煉、有效咳嗽、有效排痰依從性評分,每項滿分0~100分,分數越高依從性越高。與此同時,對比兩組患者(或家屬代理評價)對護理人員呼吸功能鍛煉指導的滿意度,評分范圍0~100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2]。
觀察組患者呼吸功能鍛煉、腹式呼吸鍛煉、有效咳嗽、有效排痰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評分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評分對比()
組別 呼吸功能鍛煉 腹式呼吸鍛煉 有效咳嗽 有效排痰觀察組(n=33) 93.52±6.23 93.56±6.81 95.23±7.21 94.27±6.27對照組(n=33) 83.47±5.39 81.89±5.89 79.25±5.68 82.36±5.55 t 13.637 10.297 15.634 14.031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對呼吸功能鍛煉指導的滿意度評分為(95.62±6.23)分,對照組患者對呼吸功能鍛煉指導的滿意度評分為(83.78±5.36),觀察組高于對照組(t=10.327,P=0.000)。
心胸外科就診患者受到自身疾病、麻醉及手術創(chuàng)傷等因素的影響,可造成呼吸功能降低,從而增加術后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風險,如肺部感染、肺不張、呼吸衰竭等。本研究結果顯示,構建呼吸功能鍛煉質量指標,并在其指導下開展護理工作,可明顯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鍛煉、腹式呼吸鍛煉、有效咳嗽、有效排痰依從性評分,并且強化患者對呼吸功能鍛煉指導的滿意度。通過上述分析結果總結認為,為心胸外科就診患者構建呼吸功能鍛煉質量指標,指導呼吸功能鍛煉,可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可有效改善病情,并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優(yōu)勢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