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潔云,王 潔
(上海市長寧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部,上海 200051)
兒童體格生長發(fā)育的指標主要包括骨骼、胸圍、頭圍、體質(zhì)量、身高等,其中身高與骨骼發(fā)育的關系極為密切[1-2]。維生素D作為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在兒童骨骼發(fā)育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4]。為分析探討小兒維生素D缺乏與身高發(fā)育偏離的相關性,選取體檢的5 151例幼兒園兒童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在上海市長寧區(qū)婦幼保健院體檢的5 151例幼兒園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童2 576例,女童2 575例。入選兒童年齡為3~6歲,平均年齡(4.87±0.83)歲。按照入選兒童身高發(fā)育是否正常分為甲、乙兩組,其中甲組為身高發(fā)育正常兒童,共3 689例;乙組為身高發(fā)育偏離兒童,共1 462例。根據(jù)入選兒童的年齡,將每組兒童分為3歲~、4歲~、5歲~、6歲~四個年齡段。甲組中3歲~年齡段843例、4歲~年齡段1 123例、5歲~年齡段923例、6歲~年齡段800例;乙組中3歲~年齡段367例、4歲~年齡段465例、5歲~年齡段365例、6歲~年齡段265例。
排除在入組前3個月內(nèi)出現(xiàn)過急性感染的兒童;排除身體發(fā)育畸形的兒童;排除甲狀旁腺功能異?;虺晒遣蝗膬和?;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肝、腎等功能障礙的兒童。本研究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兒童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所有入選兒童均采集空腹靜脈血4mL,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血清25-羥維生素D3的測定,25-羥維生素D3試劑盒由北京博暉公司生產(chǎn)。采用美國BMD-100型超聲骨密度儀對兒童的骨礦物質(zhì)密度進行測定,參照以色列陽光公司的評價標準:Z值<-2為重度骨礦物質(zhì)缺乏,-2≤Z值<-1.5為中度骨礦物質(zhì)缺乏,-1.5≤Z值<-1為輕度骨礦物質(zhì)缺乏,-1≤Z值≤+1為正常值。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分為5個級別,嚴重缺乏:25-羥維生素D3<27.5nmol/L;缺乏:25-羥維生素D3在27.5~<50.0nmol/L;不足:25-羥維生素D3在50.0~<75.0nmol/L;充足:25-羥維生素D3在75.0~250.0nmol/L;過量:25-羥維生素D3>250.0nmol/L。記錄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并比較兩組兒童的骨密度Z值和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
甲、乙兩組組內(nèi)各年齡段兒童的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乙組各年齡段兒童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均顯著低于甲組同年齡段兒童(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兒童的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3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甲、乙兩組組內(nèi)各年齡段兒童的骨密度Z值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乙組兒童的各年齡段骨密度Z值水平均顯著低于甲組同年齡段兒童(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兒童不同年齡段的骨密度Z值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Z valu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ages
兩組兒童骨密度Z值均隨著維生素D缺乏程度的增加而下降(F值分別為45.382、30.845,均P<0.05)。甲組兒童中維生素D不足、缺乏、嚴重缺乏、過量者骨密度Z值均明顯低于維生素D充足者(t值分別為7.608、10.749、13.558、19.050,均P<0.05);乙組兒童中維生素D不足、缺乏、嚴重缺乏者骨密度Z值均明顯低于維生素D充足者(t值分別為6.783、8.049、11.584,均P<0.05)。乙組兒童中維生素D嚴重缺乏、缺乏、不足、充足者的骨密度Z值均顯著低于甲組相應兒童(t值分別為3.283、3.114、3.028、3.361,均P<0.05),并且骨礦物質(zhì)正常率也明顯低于甲組兒童(χ2值分別為10.545、58.223、269.857、26.491,均P<0.05)。見表3。
表3 不同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兒童的骨密度Z值比較Table 3 Z valu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serum levels of 25-hydroxyvitamin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不低于10種,由于其與骨骼的鈣化相關,因此又被稱為鈣化醇[5-6]。維生素D是機體造骨的必需原料,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進機體內(nèi)小腸黏膜細胞進行鈣與蛋白的合成,從而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進而維持血鈣及血磷的正常濃度,同時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也被人們視為一種作用于磷、鈣代謝的激素前體,具有增加腎小管對磷、鈣重吸收的作用[7-8]。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D,很容易出現(xiàn)佝僂癥,并且嚴重影響其生長發(fā)育情況[9]。此外,在兒童生長發(fā)育方面,除了維生素D外,骨密度水平也非常重要,骨密度能夠有效反映兒童體內(nèi)的骨鈣含量,若維生素D水平持續(xù)下降,兒童體內(nèi)的鈣、磷代謝就會出現(xiàn)紊亂,進而嚴重影響骨礦物質(zhì)的沉積,最終影響兒童的骨骼發(fā)育[10-11]。因此,檢測兒童的骨密度及維生素D水平對于評估兒童的體格生長發(fā)育情況非常重要。既往研究資料表明,甲狀旁腺素和維生素D的共同作用能夠維持機體內(nèi)的血鈣水平保持穩(wěn)定,這對于正常骨骼的礦化非常重要[12-13]。
在本次研究中,甲、乙兩組組內(nèi)各年齡段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乙組兒童各年齡段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均顯著低于甲組同年齡段兒童。由此提示血清25-羥維生素D3的缺乏與兒童身高發(fā)育偏離具有一定關系。骨礦物質(zhì)的形成對于骨骼的生長發(fā)育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維生素D,其骨礦物質(zhì)就無法正常形成,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佝僂病,慢性缺乏并且癥狀并不典型的兒童則會表現(xiàn)為身高生長緩慢[14-15]。此外,在本次研究中兩組組內(nèi)各年齡段的骨密度Z值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乙組兒童的各年齡段骨密度Z值水平均顯著低于甲組同年齡段兒童。由此提示身高發(fā)育偏離的兒童,體內(nèi)骨密度水平會顯著低于正常身高的兒童。兩組兒童的骨密度Z值均隨著維生素D缺乏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乙組兒童中維生素D嚴重缺乏、缺乏、不足、充足者的骨密度Z值均顯著低于甲組相應兒童,并且骨礦物質(zhì)正常的比例也明顯低于甲組兒童,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相符[16]。由此提示了臨床上小兒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患兒的骨礦物質(zhì)密度,進而影響其身高發(fā)育。為了預防兒童佝僂癥的發(fā)生并及時糾正兒童的身高偏離,幼兒需要每天給予400~600IU的維生素D,如果兒童運動不足或飲食不良,還可以給予藥物補充,同時每學期監(jiān)測1次幼兒骨密度和維生素D水平。由于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樣本量較少,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需要廣大專家學者加大樣本量進一步展開研究。
綜上所述,小兒維生素D缺乏會嚴重影響其機體骨礦物質(zhì)的密度,進而使其出現(xiàn)身高發(fā)育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