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
如今,很多城市的景觀草坪都是標(biāo)配,綠油油的一片,開闊干凈,讓人神清氣爽。假日,草地上都是游戲的兒童,成年人則有搭帳篷的、放風(fēng)箏的、搞團建的、聚餐的,熱熱鬧鬧。然而,養(yǎng)護草坪成本不低,要定期修剪,要補種維護,而且景觀草坪的草種單一,不利于生物的多樣性。
其實,很多野生的植物自帶地被的效果,如地果。地果?地上結(jié)的果么?聰明如你,還真是。地果,桑科榕屬匍匐木質(zhì)藤本植物,全株有乳汁,長達(dá)10余米,匐地而生,觸地易生須狀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被稱“匐地蜈蚣”,還被稱作“野地瓜”“地瓜泡”“滿地青”“地枇杷”“地膽紫”“地石榴”“過山龍”“匐地龍”等。
地果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半蔭,自然生長于低山區(qū)的山坡、田埂邊、溝邊、灌叢邊、疏林下、路邊等地,常成片生長。分布于我國湖南、湖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四川、甘肅、陜西南部,印度東北部、越南北部、老撾也有分布。
我覺得,地果具有作為綠化地被植物的所有要素。它有著寬大美麗的葉片及堅韌而繁茂的莖蔓,濃綠、茂盛,且無毒、無害、無不良?xì)馕叮浅_m于公園或易遭游人踐踏的場所綠化,在園林中可采用多種運用形式,形成較好的園林植物景觀。而且因其觸地易生須狀不定根,莖蔓總是縱橫交錯地生長,可自然“織”成一張“巨型漁網(wǎng)”,將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網(wǎng)住”,再加上有茂密的葉子作為“封面”,酷似加蓋了一張綠色的地毯,防沙固土效果出眾。
地果的葉堅紙質(zhì),倒卵狀橢圓型,先端急尖,基部圓型或淺心型,邊緣有細(xì)或波狀的鋸齒,具三出脈,側(cè)脈三至四對,上面被短毛。其柔韌翠綠的莖蔓瀟灑飄逸,可以做盆栽吊掛起來觀賞,也可做墻體布景。
地果果實成對或簇生于匍匐莖上,常埋于土中,球形至卵球形,直徑1~2厘米,基部收縮成狹柄,成熟時深紅色,表面多圓形瘤點,一般在農(nóng)歷六月成熟。在我國四川、重慶等地有“六月六,搬地果兒”的民諺流傳,其中的“地果兒”就是指它的果實。將這種甜甜的小果子摘回、洗凈、去蒂、去頂,一家人坐在桌邊邊吃邊聊,是很多人美好的童年回憶。地果作水果栽培時適合套栽在果園里,使傳統(tǒng)的單季果園成為雙季果園?;蛘叻N在家里的大院里,孩子們可感受一下摘果的樂趣,那可比種草莓好多了,因為它長得簡單粗暴,容易打理。
地果的全身都是寶貝,都可入藥。莖葉可清熱利濕、活血解毒,用于風(fēng)熱咳嗽、痢疾、水腫、閉經(jīng)等;果實可清熱散寒、祛風(fēng)除濕,用于治療咽喉腫痛;根可用于治療泄瀉、黃疸、痔瘡、遺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