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李敏
摘 要:漫畫作為一種文藝表達方式同樣在“古風”文化圈中產生重要影響。漫畫家們通常取材于古典文化的一個部分,通過現代人的眼光進行解構,對故事加以改造或者重新編撰。本文將圍繞論題“什么是‘古風漫畫”,從內容、文化、技術以及畫面元素四個角度來分析。
關鍵詞:“古風”漫畫;內容;文化;技術;畫面元素
1 從內容題材來看
“古風”漫畫與其他種類漫畫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內容題材上。主要有四大類型題材的“古風”漫畫,第一是以古代志異小說、歷史故事、野史傳說等為背景編撰或改編的漫畫;第二有借鑒使用中國古代時空背景的網絡游戲為故事藍本,創(chuàng)作游戲世界觀里的某一段江湖俠客、男女情仇的漫畫故事;第三類有根據當下小說網站里男生頻道的武俠、仙俠、玄幻下說為題材改編,通常會以畫師和小說作者合作的方式來繪制;第四類有以小說網站中女性頻道的古代愛情、友情等為主線,講述女性視角下的江湖、朝堂、宮廷故事,這類故事的通常主要講述年輕男女或者同性之間的情感。
以第一類為題材的知名“古風”漫畫,例如有許先哲2018年開始出版的漫畫《鏢人》,漫畫以隋朝末年為時空背景,講述了鏢人刀馬接下一個目的地為首都長安的護送任務,卻無意間卷入四伏危機,牽動天下命運的故事;第二類題材有伊吹五月根據網游《劍網叁》劇情改編的漫畫《山河人間》;第三類題材有如時下較為熱門的根據網絡玄幻小說改編的漫畫,具有代表性的如穆逢春繪制的根據唐家三少小說《斗羅大陸》改編的漫畫,講述了異世界大陸中以“武魂”為修煉系統(tǒng),圍繞主角的升級打怪的故事;第四類題材在漫畫網站中也是較為常見,屬于古風漫畫市場里相對熱門的一部分,代表作如以主要描寫同性情感的《魔道祖師》改編的漫畫作品。
2 從文化角度來看
“古風”漫畫的故事背景通常放在中國古代,講述如歷史演義、江湖俠義、廟堂之爭、后宮勾心斗角等故事,表現現代人眼中的中國古人在國家、江湖、官場、宮廷、個人中做的抉擇。既有頌贊為國為民的俠義精神,鞭笞剝削百姓的無良統(tǒng)治者;又有描繪青年之間的美好情感,也有揭露舊時代上層社會的荒誕生活。但需要注意的是,“古風”漫畫的文化屬性仍具有它誕生以來一直攜帶的“亞文化”屬性,除了少數精品作品外也有很多“古風”漫畫是僅僅以作者或者說時下現代人眼中的古人文化生活作為表現素材,并不是以客觀的角度去表現,而是具有較為濃重的主觀性。較多漫畫作品的重心并沒有放在故事表現而是以刻畫“美男子”、“小家碧玉”、“霸道王爺”等的外表上,導致故事內涵流于膚淺,除開男歡女愛之外內涵思想較難有深入挖掘。
當然在漫畫繪制、故事講述以及文化表現俱佳的作品也是不少的。例如許先哲的《鏢人》,創(chuàng)作者以隋末為歷史背景,主線是刀馬護送一行人到長安的故事,而副線主角則是知世郎這位帶領農民起義的人,“知世郎”在漫畫中并不是只是一個具象的人,更多的是一個普通人分期反抗暴動統(tǒng)治者,是隋末社會下固有矛盾的擬人化符號,同時也是對當下時代某些社會現象的一種隱喻。
3 從技術角度來看
“古風”漫畫的繪制通常具有中國繪畫的特點,例如說水墨或國畫等的筆法、留白的構圖技巧、CG繪畫模仿水墨畫等方面,當然也有以現代網絡彩漫的方式表現奇幻中國故事的漫畫,相對而言目前這一類型的“古風”漫畫在畫面和分鏡等表現力還具有較大的進步空間,主要是由于商業(yè)改編的短平快原則導致漫畫作品質量需要進一步加強,例如一些漫畫網站為少女觀眾打造的宮廷幻想情感漫畫,在漫畫繪制技巧上仍有一段路要走。相對而言這部分漫畫是資本公司面向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群體,以他們的興趣為服務點打造的“古風”漫畫。
在技術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如早稻的作品《松風》、《野作》等,將其自成一派的水墨技巧繪制的小漫畫收入其中,講述了以中國古代志怪小說和唐宋傳奇為藍本,講述了一個在怪誕世界斬妖除魔的故事。再如伊吹五月創(chuàng)作的《山河人間》、《蝶瀾》系列漫畫,其作品都是在電腦上使用Photoshop完成的,但畫面風格卻是模仿古代水墨畫的特點,是當下“古風”CG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
4 從畫面元素來看
“古風”漫畫的畫面元素可以分為場景和人物兩個部分。首先其場景通常是表現中國古代建筑,不論是亭臺樓閣、還是陋室茅屋、亦或者瑰麗宮殿,都具有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其次在非建筑場景中更多的以類似國畫山水畫的手法表現寫意山川湖海,戶外景別多以江河、馬道、冷兵器戰(zhàn)場等來描繪。而在人物描摹方面首先習慣以古代服飾來表現人物性格,并且通過不同的著裝風格來區(qū)分不同人物,例如又穿著華貴裘服的王公貴族,宮廷男性一般戴發(fā)簪,女性戴較為繁復的頭飾;江湖俠客的勁裝造型,凸顯出其飄逸、縱情江湖性格;宗教人士的道服,袈裟,喇嘛的密宗服飾;將軍的鎧甲、士兵的戰(zhàn)袍等等方面不勝枚舉。其次道具也是表現人物特征的重要畫面元素,例如俠客帶刀配劍、文人執(zhí)筆、大家閨秀的書籍雨傘、戰(zhàn)士的刀槍盾馬之類的同樣屢見不鮮。
5 結語
“古風”漫畫是近年來“國學熱”之后的網絡媒體誕生的產物,它雖然具有其“亞文化”屬性的一面但也需要看到這一類型漫畫存在對傳播中國民族文化是一定積極意義的。而辨別什么是“古風”漫畫,對“古風”漫畫作概念界定則更是有必要的工作。如本文所述,總結出“古風”漫畫的四大特點,筆者認為,需要同時符合與其他漫畫不同點特征,如內容、文化、技術和畫面元素方面的特點才可以稱之為“古風”漫畫。
參考文獻
[1]徐一哲.中國古風插畫藝術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學位論文(導師:何平靜教授),2016:14.
[2]岳梓月.青年亞文化視角下的中國網絡古風文化研究[D].威海:山東大學學位論文(導師:張紅軍教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