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莎,徐妍妍
(北京市昌平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藥劑科,北京 102200)
冠心病的臨床內科上屬于一種常見疾病,也屬于一種多發(fā)疾病,這種病癥是因為患者冠狀動脈出現(xiàn)粥樣硬化而導致冠狀動脈狹窄而發(fā)病,病癥會使患者心肌缺血并出現(xiàn)心肌梗死,因此對患者的生存質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現(xiàn)如今臨床通過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可以有效發(fā)揮相關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改善癥狀,減少心絞痛發(fā)作的頻率和次數(shù),對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通過丹參多酚酸鹽應用在冠心病心絞痛治療中的效果,并將相關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1.1 一般資料。將2018 年4 月至2019 年5 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52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本文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來我院進行治療的52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做對照組。觀察組中男23 例,女29 例,對照組中男25 例,女27 例,卡方=0.1548,Z=0.3915,P=0.6955;觀察組年齡27-84 歲,平均(48.52±12.51)歲,對照組年齡26-86 歲,平均(48.81±13.44)歲,t=0.1139,P=0.9095。兩組患者均被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經統(tǒng)計學方法驗證一般資料患者的性別年齡方面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為對照組患者選擇采用丹參注射液進行治療,主要將30 mL 丹參注射液混合到0.9%的氯化鈉注射液250 mL當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治療,每日為患者進行一次用藥。觀察組患者則選擇采用丹參多酚鹽觀察組患者則選擇采用丹參多酚酸鹽進行治療,選擇藥物劑量為200 mg,將其加入0.9%的氯化鈉注射液250 mL 中為患者進行靜脈給藥,每日為患者進行一次治療。這兩組患者連續(xù)用藥兩周,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xiàn)急性心絞痛需要立刻應用藥物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1.3 觀察指標
1.3.1 對本文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以后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情況進行統(tǒng)計?;颊呓涍^治療之后評價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心臟指數(shù)(CI)和二尖瓣血流比值(E/A)相關指標。
1.3.2 如果患者治療之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自覺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則說明臨床治療顯效;治療以后,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相關病癥體征得到改善,患者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shù)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少,說明臨床治療有效;如治療之后,相關癥狀和治療之前無明顯差異或者加重,則表示治療無效[2]。注:治療總有效率,為治療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3.3 不良反應:氣短、心悸、胸悶。
1.3.4 血液流變學改變: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酶原時間改變。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IBM SPSS 25.0 對本文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和標本等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本文選擇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對所有的計量值進行表示,對于計量資料檢驗通過t 值進行;同時采用自然數(shù)/百分數(shù)(n/%)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對所有的計數(shù)值進行表示,而對于相關的計數(shù)資料的檢驗則通過卡方值(χ2)進行;等級資料的檢驗則選擇采用Z 值為主的方式進行表示,并且以秩和檢驗與Rididt 分析進行驗證性分析;數(shù)據(jù)和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比較通過P<0.05 進行,表示兩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以后的LEVF、CI 和E/A水平,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更優(yōu)越,P<0.05。本文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后的心功能改善請參見表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6.2%(50/52),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2.7%(43/52),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新功能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新功能比較
項目 n LVEF(%) CI E/A觀察組 52 45.52±6.13 3.12±0.46 1.14±0.29對照組 52 42.18±5.67 2.84±0.41 1.02±0.24 t - 2.8844 3.2767 2.2988 P - 0.0048<0.05 0.0014<0.05 0.0236<0.05
表2 有效率對比[n(%)]
冠狀動脈充血不足導致心肌出現(xiàn)暫時性的缺氧和缺血,引起發(fā)作性心前區(qū)疼痛或者胸骨后疼痛,這就是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要臨床癥狀,患此類疾病的患者年齡>45 歲,并且發(fā)生較多的人群為絕經的女性或者男性。發(fā)病的重要原因是出現(xiàn)冠狀動脈痙攣以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并且還會出現(xiàn)冠狀動脈器質性狹窄。在醫(yī)學中會將冠心病心絞痛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一種是穩(wěn)定性心絞痛。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中一般會用到他汀類或者阿司匹林等藥物,作為基礎,另外再使用有活血化瘀的中成藥,提高治療的效果[3-4]。
臨床醫(yī)學中學者認為冠心病心絞痛疾病的發(fā)生是由于:內膜損傷、痙攣、狹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導致血流減慢、血液黏度增高、聚集性強、血小板激活,從而發(fā)生缺氧缺血,進一步增加心絞痛的發(fā)作。丹參多酚酸鹽是從丹參中提取的藥物,以丹參乙酸鎂為代表的丹參多酚酸鹽類化合物。丹參多酚酸鹽中的丹參具有促進心血管活動的效果,同時可以清楚自由基,對于動脈粥樣硬化、內皮細胞介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丹酚酸還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在抑制的同時,對于膠原誘導的血小板釋放的5-羥色胺也有一定的作用。丹酚酸有纖溶的作用,并且可以保護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組織、減少乳酸脫氫酶從胞體中漏出、促進鉀離子通道開放、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等作用。并且在近幾年的研究中,丹參多酚酸鹽對缺血再灌注損傷組織發(fā)揮保護作用的機制為:減輕鈣超載、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遷移、抑制呼吸暴發(fā)、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改善能量代謝、抑制內皮細胞參與的炎癥反應[5]。
丹參多酚酸鹽對冠狀動脈結扎引起的犬急性心肌梗死有降低心電圖ST 段抬高程度,減少梗死面積,降低血清LDH的作用,對ADP 誘導的血小板凝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動靜脈旁路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綜上所述,臨床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時通過丹參多酚酸鹽進行可發(fā)揮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能夠幫助患者有效改善相關的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