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若說人生長路崎嶇,便像極了一個攀登翻越的過程。走過的那些溝溝坎坎,就是越過了一座座山峰,總之是一直向上,向上,向著生命的頂峰進(jìn)發(fā)??傆心菢拥臅r刻,感覺登上了一個高度,便再難向前,即使向前,也是一路向下。于是我們知道,這是走下一座山,向更高的另一座挺進(jìn)。而許多人,就是在下山的過程中迷失,覺得寂寞,甚至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便終生不再登上更高的山峰。
所以,不把那些山峰當(dāng)成是險阻,那只是道路,只是過程,我們要一直走下去。糾結(jié)于上上下下,有時便會四顧茫然。
身邊曾有一個人,近中年時便已事業(yè)有成,曾歷經(jīng)了太多的艱辛磨難,終于迎來輝煌。他卻是煩惱不已,因為他發(fā)現(xiàn),很難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雖然目前仍舊輝煌,可他知道不進(jìn)步就總會衰落下去。于是不知如何去做,在別人羨慕他的時候,卻沒人知道他心底的焦慮。就在這樣的心境中,事業(yè)漸趨平淡,他也日益消沉,雖然在別人眼里依然是成功的,可在他心里,卻是彷徨失落。
我一直想著他的問題,如果是自己,也難以逃脫那樣的命運(yùn)。直到有一天,和一個老者講起此事,老者并沒有評論,只是在紙上寫下九個字:“奮斗過,領(lǐng)略過,嘗試過!”
初看時,似乎明了,可是細(xì)想之下,便有些疑惑,為什么不是先“嘗試過”?不都是先嘗試再為之奮斗嗎?老者卻笑著告訴我,把“嘗試過”放在最后,才是最重要的。當(dāng)你奮斗過,也領(lǐng)略過成功與輝煌,此時,去嘗試才是正確的選擇,才是繼續(xù)向上的道路。心下豁然,有時候,一件事成功,想另起一行去做另一件事,說易行難,總是舍不下曾經(jīng)為之奮斗過且已成功的東西,又怕在陌生的領(lǐng)域里舉步維艱。所以說,爬上一座山相對容易,下了山,再尋找另一座更高的山去爬,就很難。
還有一個同學(xué),大學(xué)畢業(yè)后折騰來折騰去,做過不少事,卻極少有真正能成功的,不過他卻樂此不疲。對此,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其實,這個同學(xué)的做法,無法用對錯去評價,只要他喜歡去做,而且能使自己愉悅,即使不成功,也是有意義的。所謂興盡而返,何必非要登上山頂?只是,若是他把自己折騰得疲累至極,則境界全失。所以,首先還是要看所做之事能否給自己帶來快樂,其次才看結(jié)果。
所以,爬山的意義就多樣化了,也許,這也是生命的意義。
與叔叔談?wù)撨@些事,叔叔卻說:“不管怎么折騰,人這一輩子,總是一個上山與下山的過程,不只事業(yè)上是這樣,心境也是這樣!”是啊,這一生的經(jīng)歷再曲折,都是走到一個最高點,然后歸于平緩平靜。也許人的一生就是一座最為高大的山峰,不管我們怎么走怎么掙扎,都會走上山頂,再走下來,走向生命的恬然與無爭。只是對于每個人來說,那座人生之峰的高度不盡相同而已。
想起叔叔的一生,也是經(jīng)過太多的波折,雖然談不上輝煌,卻是有過自己的成功,有著自己的滿足與快樂,這就足夠。就如他所說,別管上不上得山,也別管這山望著那山高,只要自己的心愜意滿足,處處可是絕頂風(fēng)光。他曾在一首詞中寫道:“人生多少恨,凡塵幾度山。”我想,這里的“恨”,更多的指的是遺憾。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憾事斑斑,其實當(dāng)走到人生的后半程,回望,會覺得那些遺憾也會成為連綿遠(yuǎn)山一般的風(fēng)景。就像迎著朝陽上路,在烈日下跋涉,櫛風(fēng)沐雨,最后走進(jìn)夜色,看到天上一輪滿滿的月。
凡塵幾度山啊,不管怎樣,只要心里有著欣喜,眼前便有一條條路,有山也是點綴,如此,少壯之時便不會累而煩憂,華發(fā)蒼顏時也不會悔恨。那么,就讓那些山在那里,等著它們來溫暖自己的腳步。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