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春
【摘 要】 小學生作文普遍存在情感缺乏的問題,寫出來的文章空洞、生硬,有的學生的作文雖然情感豐富,但都是各種“虛假情感”,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要想改善這一局面,語文教師可以根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在寫作教學中引入生活素材,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夠聯(lián)系真實生活。這樣可以很好地觸動學生情感,讓作文成為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使學生寫出內容翔實且具有真情實感的佳作。
【關鍵詞】 真實生活;真情實感;生活教育理論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可以通過其作文水平得以反映。小學生因為人生閱歷少,認知水平低,寫出來的作文存在很強的形式化問題,不僅內容不夠深入,而且普遍缺乏真情實感,這也是小學寫作教學普遍低效的原因之一。筆者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就如何基于真實生活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闡述幾點認知,旨在為寫作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一、寫作教學中融入真實生活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小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內容之一。這既是語文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很多小學生一提到作文,眉頭緊鎖,不知道從何下筆,也不知道要去表達什么。究其根源,小學生人生閱歷少,而且接受教育的時間短,認知水平較低,知識體系有待豐富和完善。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感覺沒有內容可寫,也沒有表達的欲望,所以經常胡亂編造,或者生拼硬湊,導致文章的內容十分空洞,脫離實際,難以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如果教師能夠根據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論,將真實生活融入到寫作教學之中,就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小學生雖然接受教育的時間比較短,但是生活經驗豐富,每天上下學以及在校期間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交往、和小伙伴之間開展的趣味活動,所有這些經歷的大大小小的事、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而且這些生活場景對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如果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夠聯(lián)系真實生活,表達欲望就會更加強烈,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就會更加充足,更富有情感。
二、基于真實生活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的有效策略
1.引導學生觀察真實生活
生活中有豐富的寫作資源,但是經常被小學生忽略。小學生每天上下學路上的所見所聞,在校期間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在家里的時候與爸爸媽媽相處等,這些都是可以用來填充作文的素材資源。然而,由于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比較貪玩,很少留心觀察生活,導致這些生活素材沒有被很好積累,其價值無法得到有效發(fā)揮。為了改善這一局面,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觀察真實的生活,通過生活經驗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就筆者個人教學經驗而言,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寫日記的任務,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并觀察生活。當然,在引導學生寫日記方面,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強制性要求,否則會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首先,教師在日記要求方面要盡可能放寬限制條件,比如字數限制,內容限制等,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個性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隨心所欲地去寫,比如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一件趣事、上下學路上坐公交車時候看到的一件事、在學校里新認識的一個朋友等。其次,教師可以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比如每天都認真完成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等,還可以定期對優(yōu)秀日記進行評選,在學生同意的前提下對日記進行范讀等。通過這些激勵手段調動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會生活、感悟生活,為學生的寫作積累豐富素材。
2.基于生活引導學生思考
小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普遍存在膚淺化的問題,小學生在分析問題、看待事物的時候往往是“看山是山”,缺乏思考,導致寫出來的文章缺乏內涵與深度,可讀性低。這樣的作文情感比較單一,難以引起讀者共鳴。為了引導學生寫出內容豐富且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教師可以基于實際生活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調動學生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寫出有深度、有內涵、有思想的作文。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社會熱點話題,然后讓學生闡述自己的看法和思考。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在小組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觀點相互碰撞,擦出火花,繼而產生更多新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情感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來,隨著討論的氛圍越來越濃郁,學生從中獲得的感悟和體驗也就越來越豐富。這種情況下,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僅情感豐富,而且具有真情實感,更容易打動人心。這樣的討論還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散,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以此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客觀性、豐富性,實現(xiàn)習作生活化,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面對小學生普遍抵觸寫作、寫出來的文章缺少真情實感等問題,教師可以積極借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寫作教學中融入生活素材,對寫作教學進行生活化處理。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參與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在寫作的時候能夠主動聯(lián)系生活, 摒棄傳統(tǒng)寫作中的假大空問題,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參考文獻】
[1]叢蓉.淺談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64-65.
[2]糜自壯,李貞軍.淺議如何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