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平
在我們這兒,八月是最熱的時期,所以知了叫得特別響,就像一直在叫:“熱死啦!熱死啦!”那時候,我們新村里有好多樹,知了就躲在樹上的繁枝密葉間,不知疲倦地歌唱,歌聲響徹天地。我們這些男孩被吸引住了,都想爬到樹上捉一只知了回家養(yǎng)著。
可是,不是人人都有爬樹的本事。班里塊頭最大的“大模子”拍著胸脯說:“你們看我的!”說著,他往兩個手掌里各吐一口唾沫,然后手臂和腳掌緊貼樹干,試圖做出青蛙蹬腿那樣輕巧而敏捷的動作,可他試了幾回都沒成功。
這時,我們班最瘦弱的“老病鬼”站出來說:“其實,捉知了用不著爬樹?!薄袄喜」怼被加羞^敏性哮喘,這病一年四季說發(fā)作就發(fā)作,根本不知道過敏源是什么:吃了魚會發(fā)作,聞到油漆味兒會發(fā)作,摸摸鵝卵石也會發(fā)作。哮喘發(fā)作起來時,他的喉嚨里就像拉風箱一樣,咝啦咝啦地響。因為生病,他來上課的時間不多,所以大家不大想得起他來。他雖然不大來上課,可很想讓我們告訴他班里發(fā)生了些什么事情,語文、數(shù)學(xué)都教到哪里了,但我們對他心不在焉,不太搭理。
有件事我不太明白,“老病鬼”看見我吃冰棒的時候,兩只眼睛會盯著我。我問他:“你想吃嗎?”他搖搖頭說:“我不能吃冰棒,一吃就要哮喘發(fā)作。”但他央求我,不要把冰棒棍扔掉,讓我吃完后送給他。
我們問“老病鬼”:“不爬樹那該怎么捉知了?”沒想到,他居然講得頭頭是道,說面團反復(fù)水洗后能得到面筋,只要在晾衣服的竹竿上粘上面筋團,然后去粘停在樹上的知了就行了。我們連忙問:“怎么去弄面團呢?”因為那時面粉是定量供應(yīng)的,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他想了想說:“我去找我奶奶。”因為平時他發(fā)病時不想吃飯,只吃些饅頭,所以他奶奶用秈米跟別人家換了一些面粉。他說,他回家去讓奶奶和面做饅頭,到時,趁奶奶不注意,將面團偷出來一些分發(fā)給大家。我們吩咐他現(xiàn)在就回家去,纏住他奶奶做饅頭?!按竽W印边€說:“要是你奶奶不肯,你就立刻假裝哮喘發(fā)作,倒在地上,嘴里吐白沫?!蔽艺f:“他患的是哮喘,又不是羊角風?!?/p>
我們將信將疑地跟著“老病鬼”一起走了。他走進自己的家里,而我們則蹲在他家的窗臺下面。他家的窗子外面,長著一叢車前草。這時的車前草還沒結(jié)籽,正在開花。車前草的花不是那種大花朵,沒有一片片的花瓣。說是花,不如說是粗粗的草,看上去讓人想到女孩子的小辮子。車前草的花也不是五顏六色的,而是淡淡的綠色,草色青青。我們一邊撫弄著車前草,一邊豎起耳朵聽窗子里面的聲音。
一切順利。不多會兒,我們已經(jīng)每人拿著一根晾衣服的竹竿,在新村里的樹上撲來撲去。竹竿頂頭都粘著小面筋團,一看到樹上的知了,立刻粘上去。這個捕知了“神器”真是非常管用,不消多時,我們個個都捉到了知了。
我到家后才想起來,還沒有給知了準備好窩呢,于是,只好把它放進了飯罩里。我一動不動地守著知了,期待它發(fā)出嘹亮的嗚叫??墒?,這只知了一聲不吭。
傍晚的時候,“大模子”到我家來了,他手里提著一只小竹籠,里面放著他先前捉到的那只知了,知了正在鳴叫?!按竽W印笨戳丝次曳胖说娘堈郑挥傻么笮?,說我是用炮彈打蚊子。接著,他又將手伸進飯罩,抓住知了看了看。這下,他笑得更響了,甚至還彎下了腰?!肮?,你捉了一只不會叫的知了!”“你怎么知道它不會叫?”“哈哈,它是雌的,不是雄的!”我這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會鳴叫的只是雄性的知了?!按竽W印毙χx去,而我驀然間淚水上涌。
那天晚上,“老病鬼”來了,他佝僂著后背,臉色灰白,喉嚨里“拉著風箱”。他告訴我說,他哮喘又發(fā)作了,他奶奶說一定是對知了過敏,隨手就把他的知了連籠子扔到了窗外。他不顧奶奶阻攔,跑出去撿了回來?!袄喜」怼边€說,他一直希望我能多跟他說說話,在他聽到“大模子”說了我的事后,他想把自己的知了送給我?!袄喜」怼闭f,他一直在等候,希望這是一次機會。他將一只精致的四四方方的籠子放在我的面前?;\子咀的知了在大聲歌唱。忽然,我瞪大了眼睛——那只籠子竟是由三四十根冰棒棍疊架起來的,然后用橡皮筋綁緊,上面還沾有車前草的葉子。
許多年過后,我才知道,車前草原是有“花語”的。車前草的“花語”是“留下足跡”,它太不起眼了,所以期望人們能夠注意到它的存在,并在它身邊留下足跡。我想,其實車前草自己也留下了足跡,它的足跡便是耐心的等候,只是我們不知道這份等候有時太過艱難和漫長。
(選自《新民晚報》2019年8月24日,有改動)
【導(dǎo)讀】
文中的“老病鬼”,雖患有哮喘病,但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渴望得到真摯的友誼,在朋友心里留下自己的“足跡”。你能賞析一下文章的標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