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昭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河南省傳染病醫(yī)院) 鄭州 450000
對保守治療無效,四肢麻木無力、僵硬、雙足踩棉花感,束帶感,雙手精細動作障礙,以及Hoffmann、Babinski征陽性的脊髓型頸椎病(CSM)患者應實施手術治療[1]。我院是傳染病專科醫(yī)院,收治有艾滋病患者,其中伴CSM的患者經(jīng)過長時間抗病毒藥物治療后,病情相對穩(wěn)定,但CSM的癥狀得不到控制。收集2015-01—2019-06間我院收治的38例CSM的艾滋病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比較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術(ACDF)與頸后路椎板切除單開門減壓術(CLF)的療效。
1.1一般資料本組38例患者中,男28 例,女10例;年齡42~65歲,平均51.65歲。均依據(jù)癥狀、體征及X線片、三維CT和MRI影像學檢查結果確診[2]。頸椎管狹窄部位于C3~7,頸椎管/頸椎體矢狀徑比值<0.75。均為艾滋病或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雖經(jīng)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情相對穩(wěn)定,但實施骨科保守治療無效。將行ACDF的20例作為ACDF組,將行CLF的18例作為CLF組。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3-4]
1.2.1 術前準備 (1)影像學檢查:行頸椎過伸、過屈側位動態(tài)X線攝片,確定責任椎體及目標節(jié)段。(2)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肝腎功能、丙肝、梅毒等常規(guī)檢查,及HIV、HIV抗體和免疫功能檢測。(3)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給予支持治療,使CD4+淋巴細胞總數(shù)恢復正常,CD4+/CD8+比值>1。(4)心理支持:與患者誠心進行溝通,掌握患者的負性情緒及誘因,針對性予以疏導;動員家屬、親朋好友,以及志愿者給予患者關心和幫助,使其感受到家庭、社會及親人溫暖,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1.2.2 手術方法 2組均在全麻下施術。(1)ACDF組:取頸前右側胸鎖乳突肌與帶狀肌間責任椎體水平4~6 cm橫切口,逐層切開至責任椎體前。C臂X線機透視定位,切除目標節(jié)段的椎間盤組織。椎間隙內切植入自體髂骨,鎖接骨板固定。C臂X線機透視滿意后,縫閉切口。(2)CLF組:頸后8~12 cm 正中切口,逐層切開至椎板及側塊,咬除棘突過長部分,將側塊螺釘打入目標節(jié)段的椎弓根,固定連接棒,切除目標節(jié)段的單側椎板、同側黃韌帶。單開門減壓,將硬膜外粘連帶松解,小關節(jié)間植入自體髂骨,留置負壓引流,縫閉切口。
1.2.3 術后處理 術后24 h 在頸托保護下坐起或床邊活動。頸托固定保護3~4個月。靜滴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防止脊髓水腫。謹防發(fā)生感染和氣管水腫、喉頭水腫以及椎管內血腫等并發(fā)癥。繼續(xù)應用抗病毒、營養(yǎng)神經(jīng)等藥物。定時檢測患者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以及CD4+淋巴細胞總數(shù)。
1.3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1) 術中出血量、手術、住院時間和醫(yī)療費用。(2)依據(jù)疼痛程度數(shù)字評估量表(NRS)[5]評估術前及術后3個月的疼痛程度。分值為1~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劇痛。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價術前及術后3個月的負性情緒??偡志鶠?00分,評分越高表明負性情緒越嚴重。(3)采用JOA評分法[7]評定患者術前和術后3個月的神經(jīng)功能。(4)術后12個月行頸椎X線攝片,評估手術椎體融合率。
2.1術中出血量等指標2組術中出血量、手術和住院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手術前后的NRS、SAS、SDS評分2組患者術后3個月VAS、SAS、SDS的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但ACDF組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CLF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術中出血量等指標比較
表2 2組手術前后的NRS、SAS、SDS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2.3手術前后的JOA評分2組術前JOA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JOA評分均較術前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手術椎體融合率ACDF組術后1 a手術椎體融合率為95.00%(19/20),CLF組為94.4%(17/18),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6,P=0.939)。
表3 2組患者手術前后JOA評分比較分)
CSM是由于頸椎退變結構壓迫脊髓或供應脊髓的血管而引發(fā)的一系列癥狀,包括四肢感覺、運動、反射及二便功能障礙的綜合征[8]。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嚴重傳染性疾病。我院系傳染病醫(yī)院,臨床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艾滋病在得到有效控制后,部分并發(fā)CSM的患者常有頸肩、背部疼痛,肢體功能差等運動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在藥物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往往會引發(fā)焦慮、抑郁負性情緒導致生活質量下降,而需手術治療。
我們近年來對收治的38例CSM的艾滋病患者,在充分術前準備及嚴格把握適應證的前提下,分別實施ACDF和CLF。經(jīng)過3~6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2組術中出血量、手術和住院時間無顯著差異,而且均有良好的VAS、SAS、SDS、JOA評分改善效果和手術椎體融合率,生活質量等均較術前明顯改善。充分說明,手術對CSM的艾滋病患者是積極可行的。但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對頸椎間盤突出、椎體后緣增生骨贅突入椎管、頸椎后縱韌帶骨化壓迫脊髓,以及單節(jié)段受壓頸髓≤2個節(jié)段的患者,宜行ACDF。而對于黃韌帶硬化突入椎管壓迫頸髓、多階段椎管狹窄,以及混合因素導致頸髓受壓需行后路打開椎管減壓的患者,宜選用CLF。另外,要做好關于艾滋病圍手術期的治療和護理,尤其應加強心理護理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積極預防術后并發(fā)癥,以保證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