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夏洛特煩惱》劇照
多年以前,電影曾經是個奢侈品。
爺爺奶奶那時候需要在露天場地搬板凳占座,爸爸媽媽那時候需要排幾十米的長隊買票,我們小時候想看電影只能等著電影頻道排檔,那是一段給什么就只能吃什么的舊時光……而現(xiàn)在,看電影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變得觸手可及。我們可以選擇去影院、看電視、用各種電子設備充會員看視頻,甚至刷抖音看經典片段的剪輯。然而,當選擇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卻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喜歡看喜劇電影。
2018年國內電影票房首次突破600億,其中國產喜劇就貢獻了超過130億的票房。換句話說,喜劇電影用占比不足十分之一的影片數(shù)量,贏得了超過五分之一的票房。
“其實,喜劇電影能拿下這張成績單,并不奇怪?!辈恢獜氖裁磿r候起,我們都被打包扔到了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終日起早貪黑忙里忙外,沒時間停下來思考.沒時間談一場戀愛,手頭上有開不完的會,寫不完的報告,每天只能都在Excel和PPT里永沐愛河。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人們陷入了麻木和倦怠,所以在短暫的休息時間里,我們順理成章地放棄了那些燒腦和傷感的電影,選擇用一部喜劇電影來放松身心。
畢竟,段子密集的喜劇影片才是最好的下飯菜和消遣品。
“馬冬什么?什么冬梅?馬什么梅?馬冬梅啊。”
“武林中有兩招絕學,一陽指和獅吼功,我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將兩招絕學并成了一整招——你過來?。 ?/p>
多年之后,你即便已經忘了《夏洛特煩惱》和《羞羞的鐵拳》的整體劇情架構,即便你無法認同電影傳遞的某些價值觀,但上面的臺詞和動圖依然會讓你會心一笑。這也正是喜劇電影與其他類型電影的不同之處——它會以爆笑臺詞、肢體語言和劇情發(fā)展刺激觀眾的神經,影片也會以這三種不同的形式儲存于你的大腦皮層中。
有時候,當你躺在床上要花兩個小時換兩百個姿勢,想幾百件事情才能入睡時,身體和精神其實并不是在呼喚一顆安眠藥,而是在呼喚一種焦躁轉移的方式。看似簡單的笑點引爆能讓人瞬間放松,這種效果類似于我們看抖音的一些片段,看了,笑了,哪怕片刻,也是松弛。
喜劇電影總是在嘻笑間,透露出最真實的情感。這也許是我們喜歡喜劇的終極原因,因為那些小人物的笑中帶淚像極了我們自己的人生。
如果提起近些年的喜劇影人,我們腦子里冒出的一定是葛大爺、黃渤、徐崢、沈騰的臉。他們飾演的角色的共同點是有朋友、有親人、有血有肉、有點兒小善良、有點兒小自私,有心的無力,有力的無錢,有錢的無情,有情的無緣,有緣的無分,有分的正鬧著離婚……他們是像我們一樣充滿著煩惱的小人物。當生活心懷歹毒地將一切都搞成了黑色幽默,他們無可奈何的被一個個小磨難推著走,每天醒來都強行告訴自己今天必須又是一條好漢,但卻最終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說到底,無論笑點、劇情還是影人,喜劇電影的最大價值在于帶給人類慰藉。
它用兩小時的膠片,串聯(lián)起一個人一輩子最起承轉合的時刻,用鏡頭隔離出一個讓你沉浸其中的一個悲喜交加但以歡樂為結局的世界。電影最迷人之處就在于.你或許不會記得全部劇情,但在某一個瞬間你想起它時,卻會給你的精神世界帶來瞬間的滿足。
(錢錢薦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